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荞麦生产状况及新类型栽培荞麦育种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栽培荞麦生产状况、荞麦育种现状、新类型荞麦育种及远缘杂交突破等方面的综述,提出:从野生甜荞中导入花柱同长自交可育基因,可提高甜荞的结实率;将地方苦荞特殊种质薄壳基因导入常规苦荞,可提高苦荞的加工性能和品质。由于栽培种品种间的变异有限,故通过栽培和野生荞麦的种间远缘杂交,可培育出双二倍体杂种并用于生产。另外,笔者将不同于花柱异长自交不亲和甜荞、不同于常规厚果壳苦荞的栽培荞麦类型称为新类型栽培荞麦,并指出新类型栽培荞麦将代表着荞麦产业的未来。此外,笔者还详细介绍了新类型荞麦育种的突破和应用,以便为荞麦品种更新、新类型荞麦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甜荞和苦荞是两种主要的栽培荞麦,为探讨果皮对荞麦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传统生物学测量法测定了不同荞麦品种种子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同时,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比较了不同荞麦品种去果皮和未去果皮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甜荞种子比苦荞种子大,具有更高的千粒重和萌发率,不同品种间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存在差异;不同甜荞(赤甜1号除外)和苦荞品种未去果皮种子的最终萌发率均显著高于去果皮的种子(P0.05),并具有更高的最高日萌发高峰,但不同品种间的萌发动态存在差异。可见,甜荞和苦荞果皮的存在有利于其种子的萌发,实际生产中可直接播种。  相似文献   

3.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荞麦属(Fagopyrum Mill)的甜荞(F.esculentum)和苦荞(F.tataricum)共19个不同收集系子叶期幼叶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共10条,其中甜荞有5条带,而苦荞为6条.酶带及聚类分析表明:甜荞和苦荞各收集系内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  相似文献   

4.
将甜荞、苦荞粉碎后乙醇浸提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其黄酮粗提物的得率分别为1.39%和2.76%,粗提物中黄酮含量分别为0.589%和3.22%.以BHT和Vc为阳性对照,研究两种荞麦黄酮粗提物对植物油和动物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两种荞麦黄酮粗提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性能,其中苦荞黄酮粗提物在两种油脂中的抗氧化性高于BHT和Vc.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荞麦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荞麦(Fgopyrum esoulenlum Moench)为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抗旱耐寒的粮食作物.在食品和医药工业领域日益显出重要价值.国内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荞麦逐步有所研究.但发现作为栽培长荞麦的核型,随研究者的不同、所用方法和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1~5].因此,我们利用5种不同类型荞麦且采用独特的预处理技术比较研究了荞麦的核型,为养麦的分类提供细胞学依据.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甜荞种(F.sagittarum Gilib.)凉山乃托;苦荞种(F.tataritcm …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育时期野生荞麦主要器官的黄酮含量与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苗期、现蕾期、盛花期和成熟期测定苦荞野生近缘种、金荞麦、细柄野荞麦、齿翅野荞麦、甜荞野生近缘种和硬枝万年荞主要器官的黄酮含量.结果表明:6种野生荞麦叶片从苗期至盛花期,黄酮含量表现为由低到高逐渐增加并达到最大值,盛花期至成熟期黄酮含量呈现逐渐递减的低—高—低变化规律;从苗期、现蕾期、盛花期到成熟期茎的黄酮含量在一定程度上略显低—高—低的变化趋势,且各种野生荞麦峰值出现的时期不一致;苦荞野生近缘种花和种子中黄酮的含量最高,分别为7.11 g/100 g和2.41 g/100 g.  相似文献   

7.
荞麦RAPD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在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9个荞麦品种的幼苗叶片提取DNA,使用CTAB和PVP并结合纯化过程中在高盐(N aC l)下沉淀DNA,可除去样品中影响DNA纯度的多酚类化合物和多糖.共使用13个随机引物,扩增的DNA片段大小为3.0K b~0.8 K b.从9个材料的13组RAPD指纹图谱上可以看出甜荞和苦荞的图谱差异很大(相同条带数占总条带数的比例为21%).在13个引物中有10个引物(占全部引物的77%)在甜荞的RAPD图谱上显示了品种间的DNA多态性,而苦荞只有6个引物(占全部引物的46%)产生了这种多态性.从荞麦RAPD指纹图谱上得到的特异带可以作为品种鉴定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8.
以甜荞、苦荞、金荞为研究材料,利用生物信息学在荞麦转录组数据中鉴定种子蛋白相关基因,结果一共鉴定21个种子蛋白相关基因,通过PCR技术可以成功扩增出20个基因,其中包含1个13S球蛋白基因(Unigene.10815),1个11S球蛋白基因(Unigene.34090)和1个谷蛋白基因(Unigene.39749)。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鉴定这些基因在甜荞、苦荞和金荞种子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在同一材料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不同,同一基因在同一时期不同材料中的表达情况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养麦花器外形结构和开花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培麦的花均为单被花、两性花。但其花粉的形态结构和开花生物学,在不同类型之间各有差异。甜荞和有翅甜荞具有雌雄蕊不等长的花朵异形花株。即一株上全是雌蕊长于雄蕊的花呆或反是,自花和同形花株之间很难受精结实,而在异形花朱之间能正常受精结实,属异花传粉。但顶端为伞房总状花序、花多而排列紧密,自然接受外来花粉的能力差。所以,传粉媒介和外界气候条件对传粉、结实的影响较大,一般结实率仅5%左右,最高才15%。苦荞和有翅苦荞为松散总状花序,只有一种雌雄蕊等长花,且花粉成熟早、有闭花受精现象、自交结实率高,达80%以上,属自花传粉。但因外界自然气候和营养条件因素的影响,通常结实率仅60%左右。不同荞麦类型之间,开花顺序基本相同,都是由下而上、先内后外。甜荞和有翅甜荞开花需要气温在16℃以上,相对湿度在70%以上。一朵花开放11到12小时。花开后7至8天子房开始膨大。苦荞开花温度是17℃,相对湿度是70%。一朵花开放需12到13小时。甜荞开花早、花期长。而苦荞开花迟、花期较短。同类型之间花期长短差异不大,开花早迟差异明显。早开花的品种早成熟。开发数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形成花蕾数和气温、湿度。通过观察,为养麦育种和生产栽培提高结实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野生荞麦齿翅野荞和金荞麦与栽培苦荞川荞1号在四种不同肥力土壤上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野生荞麦是耐瘠植物,能在贫瘠的土地上正常生长,但更适合在肥力好的土壤中生长;野生金荞与栽培苦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光合速率值低于对照且高峰值出现时期较迟,叶绿素含量变化幅度较大且出现高峰值的时间比对照早。  相似文献   

11.
以苦荞通荞一号(T1)和甜荞通荞二号(T2)为实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3个播种密度(60、90、120 kg/hm2)和4个施氮水平(0、90、270、360 kg/hm2),研究了氮密互作对荞麦花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旨在探究一个提高荞麦产量的最优氮肥水平和种植密度的平衡点,为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实现高产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氮肥和密度显著影响荞麦的籽粒产量,两者之间存在互作效应.荞麦在花期的光合速率与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提高荞麦的光合速率能增加籽粒产量.该实验条件下,通荞一号和通荞二号适宜的播种密度均为90 kg/hm2,适宜的施氮量为270 kg/hm2.因此,在荞麦的高产培育中,可通过调节施氮量和种植密度,提高植株的光合从而获得籽粒产量的高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栽培苦荞与野生苦荞的分布与遗传理论两个方面讨论了栽培苦荞的地理起源.中国是栽培苦荞的地理起源中心,云南西北部可能是栽培苦荞的初生起源中心,西藏东部和四川中部与南部、云南滇西和滇中可能是次生起源中心.  相似文献   

13.
荞麦系蓼科荞麦属一年生植物,它起源于亚洲中北部,目前世界上以独联体栽培最多,其次是中国、法国、波兰和加拿大.在我国的古籍中,把它视为一种保健粮食,也是备荒、救灾、补闲、饲用、绿肥及蜜源等多功能的作物.荞麦最大的特点是生育期特别短,只有60天~80天,合理栽培亩产可达200kg.  相似文献   

14.
我国荞麦高产栽培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荞麦起源于中国,是一种极具保健价值的杂粮作物,具有很高的研发价值。目前我国荞麦的单产较低,如何实现高产已成为我国荞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从灌浆机理、根系形态生理、光合生理、激素生理等方面阐述了当前我国荞麦高产栽培生理研究的进展,并对播期、密度、肥料、水分、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调控荞麦高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据此提出我国荞麦高产栽培生理今后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荞麦菜中黄酮类物质和维生素等含量较籽粒均有显著提高,其营养价值增加,药用功效增强,有利于开发新型保健食品。荞麦菜的产量、品质及生长受栽培基质、密度、温度、光照和水分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就荞麦菜营养药用价值和最佳栽培方法及栽培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邢杰 《科技园地》2004,(4):13-14
荞麦是我市传统的优势作物,其栽培历史悠久。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广大农民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种植和食用加工经验。荞麦对土壤要求不严,旱地、坡地、瘦地均可栽培,且生育期短,一般60~70天即可成熟。因此,我市六、七十年代将其视作主要的备荒救灾作物,往往在春旱特别严重,其它作物无法播种的情况下雨后抢种或原播种作物受灾毁种后改种之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述了用荞麦秆为原料,栽培平菇的研究试验过程。结果表明:荞麦秆栽培平菇的生物效率为84.5%,经方差分析,与木屑对照差异不显著。荞麦秆可以作为栽培平菇的原料。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宜青海东部农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甜荞品种。选用7个甜荞麦品种作为供试材料,测定其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当地品种"六桥1号"的产量最高达1 709.53 kg/hm~2,引进品种"香甜2号"的产量最低为557.17 kg/hm~2,经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品质和产量表现较优的是"六桥1号"和引进品种"贵甜荞2号"。"贵甜荞2号"相比其他引进品种的品质和产量表现最佳,可在青海地区推广种植;"香甜2号"的品质和产量表现最差,但多个农艺性状优于其他品种,可为甜荞育种提供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9.
从8个荞麦野生种中选取23份荞麦种质资源提取DNA,并根据类蛋白激酶基因(RLKs unigene)序列设计特征引物,进行PCR扩增,对获得的扩增片段进行基因测序与序列分析。结果发现:23份荞麦种质间RLKs基因片段的多态位点数占21.53%,11份野苦荞间RLKs基因片段多态位点数占3.42%,4份野甜荞间多态位点数占1.66%,说明荞麦属植物种内RLKs基因序列高度保守;对扩增序列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发现,左贡野甜荞与野甜荞种间遗传距离最小,野甜荞与金荞麦种间遗传距离最大;聚类分析发现,野甜荞与左贡野荞亲缘关系近,与毛野荞和大野荞次之,野苦荞与金荞麦、硬枝野荞和细柄野荞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20.
一提起贵州省毕节地区的高寒山区“纳威赫”(泛指纳雍、威宁、赫章县等地),就不觉联想到那黄兮兮的“苦荞粑”。但且慢,劝君切莫小瞧苦荞麦! 苦荞麦和甜荞麦是所有谷类作物中不属于禾木科的两种蓼科植物,我国南北皆有分布,但更以西南高寒山区为主产,并为山民们世代相传的主食之一。例如我省黔西北山区彝族等同胞,世世代代都将苦荞麦制成苦荞粑和苦荞酒等食物,并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苦荞粑是一种奇妙的食品,其有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