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八三五年至一八四一年,马克思先在波恩大学,一年后转到柏林大学,都是攻读法律。大学时代的马克思,不仅研究法律、哲学、历史,还醉心于文学。马克思在中学时已扎实地掌握了希腊文和拉丁文,此后一生孜孜不倦地研读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他每年都要读一遍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希腊文的《被绞的普罗米修斯》,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晚年。十分有趣的是,培养马克思对十八世纪德国古典文学和法国启蒙主义文学的爱好是他父亲亨利希·马克思,他能背诵伏尔泰、卢梭的作品,他特别举出席勒让儿子欣赏。而后来成为马克思的岳父、特利尔的枢密顾问官路德维希·  相似文献   

2.
1845年马克思写成《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开始形成他的新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马克思新世界观之新,首先是哲学新视域,马克思在《提纲》中实现了他的哲学视域从解释视域向实践视域的根本转变;其次是哲学新体系。即初步形成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再次是哲学新特点,即新唯物主义体现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一个伟大人物的成长,决定于他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和主观条件。马克思青年时代的思想发展,同样离不开马克思青年时代所受的社会、家庭的影响,更离不开马克思本人的主观努力。客观是基础,主观是条件,历史最终造就出了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德国特利尔城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一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著名律师,他非常崇拜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马克思从小就深受父亲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12岁时,马克思进入特利尔中学,这时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派和人民大众掀起了要求经济、政治统一,要…  相似文献   

4.
今年的三月十四日是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 马克思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今天我们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纪念他,是因为他用强有力的思想哺育我们,没有马克思的学说,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因此,认真学习他的著作,研究他的思想,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这是对马克思的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5.
一、马克思、列宁的读书方法给我们的启示马克思曾经说过,他喜欢做的事情是“啃书本”。(见《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57版,第304—305页)马克思终生有个从未间断的读书和做笔记的习惯,他说,除了写文章外,我只做笔记,但是花费的时间很多……。马克思在学习和进行科学研究时,总是细心地写读书笔记、作批判的摘要。他认为作读书笔记和摘要是掌握丰富  相似文献   

6.
哈贝马斯用劳动和交往行为、系统和生活世界取代了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作为社会发展的两对基本矛盾;用道德实践意识取代了马克思提出的生产方式作为决定社会进化的主要动力和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准。哈贝马斯在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上有失偏颇,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实质上就是要用交往行为理论取代马克思建筑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基础之上的社会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7.
哈贝马斯用劳动和交往行为、系统和生活世界取代了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作为社会发展的两对基本矛盾;用道德实践意识取代了马克思提出的生产方式作为决定社会进化的主要动力和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准。哈贝马斯在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上有失偏颇,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实质上就是要用交往行为理论取代马克思建筑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基础之上的社会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早年除了在德国求学和编辑报纸外,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在伦敦度过,法国、比利时、荷兰等许多国家也留下了他的足迹,这是许多人所熟知的,但他三次到过捷克,却很少有人知道。不久前,笔者参观了捷克斯洛伐克西部温泉城卡罗维发利的马克思博物馆,才知道马克思1874年至1876年曾三次到卡罗维发利,还参观了布拉格。青年时期的马克思体质本来是很强健的。但由于长期的流亡生活和艰辛劳动,到了晚年,他的健康每况愈下,肝病、浮肿越来越严重。从1870年起,医生一再建议他到温泉休息、疗养,而他却一次又一次  相似文献   

9.
<正> 革命导师马克思曾说:“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谈到马克思的科学研究时说:“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着重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为异化劳动给出了四个规定:一是人的劳动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二是人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三是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四是人同人相异化。其中,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是前两个规定的结果,也是人与人相异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1843年3月,马克思退出了《莱茵报》编辑部,这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他继续以顽强的毅力向“新世界”探索。1844年初,在法国巴黎,他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论文,这是他在这几个月里进行探索的成果。此时,马克思驾驶的思想之帆到达了“新世界”——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了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当西方世界沉浸于一片反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中时,德里达挺身而出,发表了《马克思的幽灵》,极力为马克思辩护。在对他的非凡勇气和胆略赞叹之余,我们仔细阅读解析他的文章就会发现,德里达为马克思辩护的真正意图并非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而是借之来阐释和宣扬他的解构主义政治观——幽灵学。  相似文献   

13.
正卡尔·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毕生投身于革命事业,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奔走呼号。《圣火点燃者马克思》是一部关于马克思的著作,介绍了马克思不寻常的一生,讲述了马克思一步步达到思想高峰的过程。这本书首先介绍了马克思的生长环境。马克思出生于德国莱茵省的特里尔市,这里盛行民主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提供  相似文献   

14.
国旗狗屎案     
欧里希是德国西南部特利尔市人,住家离马克思故居仅一公里之遥。每到周末,他便带着自己的狗来到马克思故居,义务帮助馆内服务员打扫卫生,或协助工作人员维持游客的秩序。当他见到人们排着长队购买门票时,从内心深处感到由衷的喜悦,他为自己的故乡有马克思这样伟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无产阶级立场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逻辑嬗变而逐渐形成的科学立场,马克思本人并没有单独就立场问题进行过系统论述,而是内含于他的学术研究过程。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无产阶级立场,赋予马克思无产阶级立场时代性特征,并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了马克思无产阶级立场。面向新的征程,只有科学准确地把握马克思无产阶级立场和人民立场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旨,才能不断争取更大光荣。  相似文献   

16.
约瑟夫·狄慈根(1828年12月——1888年4月),德国人,是一位杰出的工人哲学家。他依靠自学,注意哲学理论的研究,在未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前,独立地得出了许多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极其相近的结论。马克思称狄慈根为“最有天才的工人之一”,是“我们的哲学家”。列宁也认为狄慈根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发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工人哲学家。”  相似文献   

17.
唐玲 《科技信息》2009,(6):58-59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容。由于马克思在不同的时期对人的本质有不同的表述,学术界对马克思人的本质论的理解也有不同。对此,我们应该深入马克思的原著,结合他当时的写作背景从整体上找出不同历史阶段关于人的本质观的内部联系,从而更完整更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是以寻求无产阶级的解放为己任的,因而必须要把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都纳入他的研究范围;另一方面,从方法论的观点来看,作为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之精髓和核心的唯物史观在研究方法上有一个从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到一般的科学论证过程。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政治伦理思想虽是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于他的许多著述中,但其政治伦理的理论旨趣、方法论选择和价值诉求的转变有着自身的逻辑和轨迹。考察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对于历史、完整地把握马克思政治理论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驱,他对马克思劳动思想的接受和运用,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中国化的起点。李大钊着重接受马克思的雇佣劳动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并自觉运用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来服务于中国劳工运动的实际,努力使马克思关于劳动的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劳工运动找到了正确的出路,指引了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