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10):110-115
马克思的自然观破除了旧哲学自然观的抽象性和非现实性,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马克思克服了传统旧哲学在观念范围内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局限,探讨了造成生态危机的世界观、认识论和社会历史根源。在马克思看来,传统哲学的观念建构论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世界观根源;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错位的认识论根源;资本生产方式是导致生态危机发生的社会历史根源。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当代价值,它为破解当代生态危机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导引。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在批判神学自然观和机械自然观的基础上构建了生态自然观。在恩格斯看来,自然界是自我生成、自我修复、自我发展的生态系统。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工业革命后成为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变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自然生态恶化的根源,无产阶级是生态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实现人类与自然的真正和解,需要超越资本主义,走出人类需求与资源消耗的恶性循环;超越主客对立,促进人类发展与生态平衡的有机统一;超越消极无为,充分认识和利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下半叶,生态观念开始从理论向现实转换.本文从自然观角度,通过分析各时代建筑观的历史特点,论证生态建筑观的合理性及现实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梳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对待自然态度的历史演变,突出强调"敬畏自然"对于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着重指出,敬畏自然作为生态文明自然观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对于建设生态文明而言,回归敬畏自然,不是要把自然重新"神圣化"或"神秘化",更不是对内在价值的抽象认同,而是要从根本上消除文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立,切实保证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的自然观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形态,它开启了各种可能。在此我们要审慎地看待希腊哲人的超越性(他们也同样首先是内嵌于文化传统的个人),要对逻辑化的结论保持健康的怀疑:古希腊自然观并非物化地看待自然的开端,它为人类超越地审视自然提供可能,但同时也为人类蒙蔽于自然之内的宗教信念提供支持;古希腊自然观并不系统,在不同理论之中所表现出的丰富差异,是孕育此后诸多生态观念的温床。古希腊自然观所表现出的极强的可塑性,根源于自然哲学家们尝试性地探求自然的秘密,但并不对象性地究诘自然;他们以经验现象作为依据和起点,但总是回归到形而上学之中去。总而言之,从生态思想史的角度考察古希腊的自然观会发现,它是促发生态思想发展的无限可能的最初构架,是生态思想生长的亦此亦彼的源泉。  相似文献   

6.
生态经济学的范式——生态、经济与德性之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经济学的出现是人类自然观从机械论转变为现代有机整体论的标志;生态经济学本质上是一种人本主义经济学,生态经济是一种德性的经济,它的实现关键在于自然观、价值观、伦理观和发展观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莱布尼茨虽生活在被机械自然观逐渐"祛魅"的时代,但他超越了时代的局限,认同机械自然观的解释力的同时也认识到这种自然观的不足,并且他指出了目的论用以解释自然的积极价值。他将机械论与目的论在其自然观中调和起来。在这种调和的视角下,莱布尼茨通过一系列的原则:个体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和谐原则、最佳原则建构出一幅有机的自然图景。今天,人们仍然在机械自然图景中继续着祛魅的进程,所造成的结果是人类生态家园惨遭破坏,人类精神无处安放,而机械自然观无法应对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这种危机。莱布尼茨的有机自然观对自然的返魅以及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具有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自然观变革中的因果性和目的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的自然观是一种自组织生态自然观。目的性概念的引入,从根本上改变了因果观念的机械论性质,引起了哲学观念的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9.
“无情有性”与“众生平等”是佛教的基本理论,其中所蕴含的保护自然、尊重生命的思想与当代生态伦理学有诸多契合之处。但同时也不应忽视佛教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在理论建构和伦理实践上存在着的重大差别。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作为一种先进的生态世界观,以人与自然界关系为基本问题,提供认识世界的新的理论框架。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理论基石,根据循环经济发展过程的现实,力图站在新的理论高度把握循环经济发展的本质与核心,探究循环经济发展的四重维度;科学技术范式的生态转向(知识维),经济增长与发展模式的生态转向(生产维),政治制度的生态转向(制度维)和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生态回归(文化维),从而揭示循环经济发展的动态模式。  相似文献   

11.
历史生存论:马克思的新自然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新自然观是历史生存论的自然观。这种新自然观为人类对自然的解释提供了生存论的价值基础和历史主义的解释原则。在当代人类面对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等人类新的生存问题的历史条件下,近代理性主义主体性哲学的自然观已经失去了合理性,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2.
研究范式之争及其对研究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我国研究领域存在的有关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范式上的争论,本文将根据近年西方英语文献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及论述,阐述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特点及各自的优势与缺陷,从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探讨范式之争的性质,最后提出范式之争对具体研究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道家科技观随着后现代主义科学观的兴起,越来越引起学人的再估价。道家“重技轻器”的思想充分关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朴散为器”的思想呼吁人们在器具的使用上应适可而止;“道进乎技”的思想全面考虑了技术实践对个体、自然和社会的影响,坚持以实现“养生”为根本目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注重对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自然状态的维护,以“自然”作为包括科技活动在内的一切行为的准则,从而有助于保护生态。此外,道家认为化解自然、科技与人之间冲突的关键在于培育“真人”。因此我们认为道家的科技观对于当今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之争以及科技异化的理解与把握,都可以提供弥足珍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4.
学习自然辩证法是领导干部完整、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党政领导干部尤其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  相似文献   

15.
经济的视角:现代西方发展观的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男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6):76-79,F004
现代发展观是在西方工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在本性上是不可持续的。由于商品经济超越了需要和使用价值,因而虽然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率,但却是以挥霍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背离自然”是现代发展观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埃吕尔和温纳相继提出技术"效率"本质观和技术"政治"本质观,分别揭示了技术对人类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重大影响,但却忽视了技术在其他社会领域的作用;他们的技术观在对技术的理解、技术的自主性、技术批判思想、技术与政治的关系诸方面存在异同并有各自的认识根源;树立正确的技术本质观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严格区分技术与技术物、技术的活动与非技术的活动,二是要坚持"人"的技术性本质,揭示技术的"属人"本质。  相似文献   

17.
人工自然向生态自然的演化需要人类的生态实践,生态实践的实质就是经济生产活动向自然的嵌入。文章首先分析了人工自然的价值向度与生态尺度,进而提出了人工自然中经济行为的生态嵌入性问题和工业生产的生态界面概念,并从嵌入性的视角探讨了社会物质生产的性质及其与自然生产的关系,以及嵌入性生态生产方式、循环经济及其合理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We put forward a new view of relativity theory that makes the existence of a flow of time compatible with the four-dimensional block universe. To this end, we apply the creation-discovery view elaborated for quantum mechanics to relativity theory and in such a way that time and space become creations instead of discoveries and an underlying non temporal and non spatial reality comes into existence. We study the nature of this underlying non temporal and non spatial reality and reinterpret many aspects of the theory within this new view. We show that data of relativistic measurements are sufficient to derive the three-dimensionality of physical space. The nature of light and massive entities is reconsidered, and an analogy with human cognition is worked ou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