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低盐度地下卤水对南美白对虾仔虾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东营地区低盐度地下卤水对南美白对虾仔虾存活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仔虾的存活率与地下卤水中的Na /K 比值有关,当地下卤水的Na /K 比值过高时添加适量的K 可显著提高仔虾的存活率;南美白对虾仔虾对盐度突变的适应范围很广,盐度从30突变到5对仔虾存活率无显著影响,但当盐度由30突变到0时,仔虾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施用某些抗生素类药物后,药物在虾体内代谢时间长短进行论述,对下药后多长时间其在虾体内代谢至安全水平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不同维生素组合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我国海水养殖种类中的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采用均匀设计法,在相同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配比的维生素组合,其中有VE(X1)、烟酸(X2)、肌醇(X3)、泛酸钙(X4)、VB6(X5),经过45 d的试验,以相对体重和相对体长为指标,建立了多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并利用SAS软件在计算机上拟合,用求极值的方法给出南美白对虾不同维生素组合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4.
对南美白对虾营养组合进行综合研究.试验采用均匀设计法,经过42d的试验,在相同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的营养组合,其中有蛋白质(X1)、植物油(X2)、胆固醇(X3)、维生素+胆碱(X4)、矿物质(X5),建立了多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并利用SAS软件在计算机上拟合回归模型,用求极值方法给出了南美白对虾营养平衡的最优配方,求得各个因素与相对体重及体长增长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5.
利用PCR定性和定量检测对100尾南美白对虾做了研究,发现致病虾在定性检测中成阳性,健康虾成阴性或者弱阳性;致病虾在定量检测中WSBV含量大于103个病毒粒子/mg,健康虾小于等于103个病毒粒子/mg,由此可以得知白斑病爆发的临界值为103个病毒粒子/mg。  相似文献   

6.
周粤 《巴州科技》2007,(2):23-24,30
南美白对虾(Litoqenaeus Vannamei)又称凡纳对虾,分布于西太平洋沿岸,是北美和中南美洲重要的养殖虾种,是目前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我国于1988年引进该虾,并于1994年开始人工育苗获得了成功,1995年在淡水中试养成功。南美白对虾生长速度快、抗病力较强、对饲料蛋白需求量低,对温度和盐度适应范围较广。该虾养殖周期短、收益高,为广大养殖户所接受和青睐,为探索南美白对虾在本地区的养殖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处于2006年进行了南美白对虾的淡化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7.
采用热水、热蒸汽两种工艺对南美白对虾进行干燥前热预处理,对不同预处理虾的干燥过程及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以虾干制品的硬度、弹性、复水率等为指标,研究预处理对干制后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预处理得到的虾含水率不同,相比热水预处理方式,经过热蒸汽处理虾的初始含水率更低,干物质量损失更小。南美白对虾的干燥过程仅经历降速阶段,水分扩散起主导作用。干燥前预处理有助于虾干制品品质的提高,经过热蒸汽处理后的虾干制品复水率更高,色泽更加鲜亮,肌肉组织更加紧密有弹性。  相似文献   

8.
南美白对虾幼体消化酶活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不同发育期(Z1→P1~2)幼体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的活力,并观察了几种饵料(虾片、桡足类、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对仔虾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南美白对虾幼体发育过程中,这5种消化酶活力表现3种变化模式,其中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力从Z1到M3期逐渐增大;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呈逐渐下降趋势;脂肪酶活力很低.在食性转化过程中,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呈现较明显的变化.南美白对虾幼体消化酶对饵料中的营养物质有着明显的适应性,并受饵料和各发育阶段能量需求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采用细胞化学方法研究南美白对虾卵子发生过程中核酸、蛋白质、糖类及酶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从卵原细胞到卵母细胞的发育过程中,核酸逐渐分散,蛋白质大量沉积,糖类递增,酶类物质也在慢慢积累.在成熟的卵母细胞质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糖类和酶,为以后的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做好了物质准备.还初步探讨了引起上述变化的原因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讨臭氧流冰及低温保藏对南美白对虾的保鲜效果。分别使用3mg/L、5mg/L和10mg/L3种浓度的臭氧流冰对南美白对虾进行处理,浸泡时间为20min,低温0℃下贮藏。对贮藏过程中自对虾的水分、pH值、灰分值、蛋白质、脂肪、细菌总数及TVB-N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浓度为10mg/L的臭氧流冰保鲜效果最好,比对照值延长了6天。  相似文献   

11.
利用欧开牌微胶囊饲料(Microencapsulated diet)分别以70%、80%、90%和100%的比例与卤虫活饵料配合来培育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幼体,通过对各育苗池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整个育苗期间NH3-Nt、NH3-Nm、NO2^--N含量呈上升趋势,但各期的浓度均低于安全浓度,水质变化与管理方式和饲料搭配比例有关。80%欧开牌微胶囊饲料和20%卤虫配合使用育苗效果最好,各项出苗指标均明显高于只投喂天然饵料的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2.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w=20%的葡萄糖、小麦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蔗糖、糊精,饲养初始质量为(0.78±0.01)g的南美白对虾,经过56 d的生长试验,观察不同糖源对于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成活率、机体营养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对不同糖源的利用表现出差异性,蔗糖组的成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均最高;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不同糖源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依次为蔗糖>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糊精>葡萄糖>马铃薯淀粉;对南美白对虾成活率的影响依次为蔗糖>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糊精>葡萄糖.不同糖源对南美白对虾全虾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含量的影响差异不大,但是糊精和马铃薯淀粉组的全虾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各组,蔗糖组的全虾灰分与其他各组都没有显著性差异,葡萄糖组最高,糊精组最低.  相似文献   

13.
为开发渤海滩涂对虾养殖业,研究盐度(30‰和45‰)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仔虾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周的室内养殖,除斑节对虾外,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在不同盐度下生长无显著差异(P>0.05).凡纳滨对虾无论是在盐度30‰或45‰,其生长和成活率均显著高于中国明对虾和斑节对虾(P<0.05),表明凡纳滨对虾更适于高盐环境养殖.  相似文献   

14.
池塘循环海水南美白对虾高产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池塘封闭式循环海水养殖新模式进行南美白对虾高产养殖试验。新模式有集约化程度高,人工调控能力强,饵料转化率高,单位面积产量高,能有效预防虾病,对海洋环境可实现无污染零排放的高环保要求等特点。宁海县越溪点0.933hm^2试验塘,平均产量11401.5kg/hm^2,创我省对虾养殖历史上单位面积产量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15.
南美白对虾虾苗淡化期间发光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年,浙江某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苗种场在虾苗淡化过程中发生了发光病.通过对典型发光病虾的镜检、细菌分离,结果从濒死病虾体内分离到4株细菌,其中菌株Pv-1在TCBS和TSA培养基上均能发光,用此菌株浸泡感染健康南美白对虾,可复制出发光病虾,且有较高的死亡率。对Pv-1进行了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鉴定,确定Pv-1为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呈直杆状,大小为1.5μm×0.8μm,极生单鞭毛运动,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对弧菌抑制剂0 129(150μg)敏感,经鉴定为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由此表明哈维氏弧菌为此次南美白对虾虾苗淡化期间发光病的病原.  相似文献   

16.
用人工饲料:CAR、ARA、ARA、ARA2、DHA、CD和活饵;蓝藻粉(Spirulina)、中肋骨条藻(Skeletomemacostatum)、扁藻(Tetraselmischuii)和卤虫(Artemia)分别在取自实验室供水系统和自然海区的海水中喂养印度对虾(Penaeusiducus)幼体。结果表明,投喂鲜活铒的印度对虾幼体,在取自实室供水系统的海水中,平均成活率是55%,在取自自然海  相似文献   

17.
日本对虾仔虾相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相残死亡率为指标,研究了幼体密度、饵料密度、体长和光照等4个因素对日本对虾仔虾相残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本对虾仔虾的相残率随饵料密度的上升而下降,饵料密度对相残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2)不同放养密度下,日本对虾仔虾的相残行为有显著差异(P<0.01),但在超过100ind.·l-1后相残率的增幅显著变小(P<0.01);3)不同体长仔虾(0.7cm和1cm)单养时相残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大小混养时相残行为比较严重(平均增加58.2%);4)光照条件的改变会影响日本对虾仔虾的相残行为,自然光照下比黑暗时仔虾相残率平均降低36%,差异显著(P<0.05).此外,本文还就日本对虾仔虾相残的发生原因、机制以及预防措施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