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玉米不同垅作及群体结构对产量影响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三种垅作形式为主要内容,研究不同垅作的增产机制及相应的群体结构,提高玉米大面积连片种植的单产水平。试验表明大垅和大小垅种植方式具有保持和提高土壤温度、水分、抗旱抗涝的作用,同时适于密植,光能利用率高等老年,吡常规小垅玉米增产14.0%-22.85。适宜密度6-7万株/hm^2。图3,表2。  相似文献   

2.
同一营养面积不同群体结构对玉米形态性状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大小垄连片种值方式为主要内容,研究不同群体布局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在相同营养面积的条件下,不同群体结构对玉米形态性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一穴单株和双株无明显差异,单、双株比一穴三株增产8.72%。  相似文献   

3.
以宽窄行种植方式为处理,传统均匀垄种植方式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宽窄行处理对玉米不同叶位叶片从叶尖伸出直至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处理间随着宽行距的增加,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a含量均增加;叶绿素b含量在基部叶片和下部叶片中随宽行距增加而增加。不同叶位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宽窄行处理和均匀垄处理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可见两种宽窄行种植方式可延缓玉米叶片衰老,特别是基部叶片和下部叶片,促使中下部叶片功能期延长,从而增加产量。图3,表6,参18。  相似文献   

4.
在黑龙江省甘南县种植玉米,研究坐水种、苗期补灌和垄向区田保水技术集成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全生育期对土壤水分指标及玉米生育动态进行观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坐水、补水及区田对产量影响都显著,但水分与区田的交互作用不明显;区田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起到了较好的效果。3项技术集成在东北半干旱地区起到了增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图6,表5,参7。  相似文献   

5.
一种可通过计算机模拟、监测、预测庄稼种植、生长、品质、质量等全部生产过程的“小麦—玉米连作智能决策系统”日前在京通过专家鉴定。 应用这一系统可获得连作种植的最佳品种搭配和种植方案,实现智能决策。由中国农科院科技文献中心诸叶平研究员主持完成的这一智能决策系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模拟可视化技术、数据库技术来分析这两大农作物地区的农业资源利用、合理搭配作物品种、选择播期、优化水肥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模拟技术,首次建立了小麦—玉米连作系统模型、开发了其应用环境,应用者可在计算机和网络上…  相似文献   

6.
通过带型、品种和种植方式组合筛选了适于绿洲灌区应用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了不同模式的生产能力和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小麦/玉米‖洋芋(-洋芋)和新型小麦/玉米模式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三大模式平均产量高于传统"吨粮田"11%,其中"三种三收"模式增产增效更为显著,推广价值较高。试验同时得出影响复合群体产量的因子顺序是小麦品种>玉米品种>种植方式,组分产量的突破口主要在生理特性方面。参试模式中最优组合是A3B1C3。表5,参3。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是产粮大省,也是畜牧大省,种植青贮玉米发展奶牛事业,是黑龙江省在调整种植业结构中的重大举措。种植青贮玉米对品种选择比较严格,不仅要求品种的生物产量高,还需抗病性强、病叶少,并能在乳熟期收储、品质好。在黑龙江省的西北部地区引进了高油115等8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测定生物产量、成熟期、抗病性、品质等多项指标,经综合评价,筛选出较好的青贮饲料玉米品种主要有高油115、龙辐208,此品种适合在该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表4,参2。  相似文献   

8.
绿洲灌区节水型种植模式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农业可持续发展受限、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现实,以武威市凉州区为例,运用综合评价方法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方面对现有主要种植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日光温室蔬菜、玉米/豌豆、制种玉米、小麦/玉米、大田玉米、马铃薯6种模式综合效益较好,但从水资源安全、高效利用、农业产业发展的更高层次要求来看,日光温室蔬菜、玉米/豌豆、制种玉米3种节水高效模式更为理想,适宜于西北内陆绿洲灌区应用,有利于实现节水、增收以及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利用灰色关联投影法对黑龙江西部风沙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综合评价。试验区选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一心乡,保护性耕作措施处理包括行间覆膜、行间覆膜与垄向区田的集成、垄向区田、秸秆覆盖,以常规耕作处理为对照,目的在于研究建立适合于当地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为黑龙江西部风沙土区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4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均有不同程度的节水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不同措施的综合效果为:行间覆膜与垄向区田集成措施〉行间覆膜措施〉垄向区田措施〉秸秆覆盖措施〉常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种植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新中国成立后吉林省的种植业历史可以分为4个阶段,即恢复调整阶段、波动发展阶段、"玉米型"结构形成阶段、"玉米型"结构完善阶段;形成"玉米型"种植结构的主要驱动力可以概括为国家政策调控力、科技进步推动力、社会需求拉动力、经济效益驱动力、自然条件支撑力等。今后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方向是形成以优质玉米为主,优质水稻、优质大豆为辅,其它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在小区域内各具特色的种植结构。图1,参9。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近50年粮食产量及作物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分析吉林省近50年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及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可以看出吉林省近50年来粮食总产量呈"波动式"迅速增加;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大豆、玉米、谷子和高粱四大作物"四足鼎立"的结构模式演变为目前以玉米占绝对优势的"玉米型"经济。分析了粮食总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和影响粮食作物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指出吉林省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图3,参10。  相似文献   

12.
土壤微生物对不同作物根系活动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为平台,研究了不同作物(大豆、小麦和玉米)根系对根际微生物种群(细菌、真菌和放线茵)组成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作物根际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细菌的数量显著多于放线茵和真菌的数量,作物之间的微生物总数量多少表现为大豆〉小麦〉玉米,各作物间差异显著(P〈0.05)。根际三大微生物种群的变化情况为真菌、放线茵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均表现为大豆〉玉米〉小麦,细菌数量的变化情况为大豆〉小麦〉玉米。不同施肥处理中,玉米根际微生物总数变化情况为NPK〉NK〉PK〉CK,且施NK和NPK处理极显著增加根际微生物数量(P〈0.01),增幅为54.9%和243.2%;NK处理下,大豆根际真菌数量表现为显著性降低(P〈0.05),而细菌显著性增加(P〈0.05);小麦根际微生物数量在NK处理下极显著增加,增幅为64.9%(P〈0.01)。图4,表2,参19。  相似文献   

13.
分带交替灌溉小麦间作玉米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陆河绿洲灌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在限量供水条件下,交替灌溉小麦间作玉米与单作小麦、单作玉米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和利用效率,以期为能否将交替灌溉技术集成到间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交替灌溉小麦间作玉米全生育期120cm土层内的土壤平均含水量低于单作小麦和单作玉米;间作群体内,玉米带内的土壤含水量始终高于小麦带。与单作小麦和单作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耗水量的平均值相比,交替灌小麦间作玉米的产量分别提高了32.2%~38.9%、WUE提高了27.8%~36.0%,耗水量增大了4.2%~5.4%。  相似文献   

14.
对东北典型黑土区,比较研究了保护性耕作在坡耕地和岗平地对作物产量、土壤密度、水热状况的作用差异,以及保护性耕作在坡耕地的水保效应。结果显示:在大豆玉米轮作制下,实施免耕(NT)和少耕(RT),较传统旋耕相比,坡耕地种植大豆,NT增产12.56%,RT减产0.94%;种植玉米,NT处理增产1.10%,RT减产14.80%。岗平地种植大豆,NT增产9.23%,RT增产4.80%,玉米NT、RT处理分别减产为22.60%和10.02%。坡耕地NT增加了耕层的土壤密度以及土壤质量含水量,降低了土壤耕层的温度,各处理之间的差异均小于岗平地。NT还降低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径流量和径流系数。  相似文献   

15.
结合梅河口市商品粮基地1980—2007年的农业统计数据及气象站点近30a的气候数据,分析了梅河口市粮食生产的各类影响因子,结果发现粮食总产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平均单产的波动。1980—1995年,在粮食总产量构成中,水稻和玉米所占比例变化较大,玉米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995年以后玉米产量占据了主导地位,占了50%以上;单产的波动也较大,各种粮食作物单产基本呈逐步增长的趋势,玉米增幅最大,达到41.21%,其次为水稻,为39.78%,大豆为34.93%。同时通过对近30a的粮食单产量与当年4—9月的平均降雨、积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化肥的消耗量等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影响梅河口市粮食产量丰歉的主要因子是4—9月份的积温、化肥的消耗量及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图6,表3,参16。  相似文献   

16.
免耕对黑土蚯蚓数量和土壤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自2001年秋在吉林省德惠市中层黑土上进行的耕作定位试验小区为研究对象,对比免耕和常规耕作对东北黑土蚯蚓数量和土壤密度的影响.试验设计为裂区随机区组设计(免耕和常规秋翻两个处理),4个区组,种植作物为玉米和大豆.在玉米6叶期和8月末或9月初两次测定蚯蚓数量,土壤密度秋收后测定.采用SAS软件对2004~2006年的蚯蚓数量和土壤密度进行方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耕作方式、作物类型和采样时间对蚯蚓数量的影响较大,均达显著差异(P《0.05).免耕处理的蚯蚓数量是秋翻处理蚯蚓数量的2.4倍,种植大豆的蚯蚓数量是种植玉米蚯蚓数量的1.6倍,第1次的蚯蚓数量是第2次蚯蚓数量的1.9倍.耕作方式和作物类型对土壤密度没有显著影响.虽然免耕处理使5cm~10cm的土壤密度略有增加,但免耕的土壤密度与秋翻的土壤密度相比,并无显著差异.因此,同常规秋翻相比,免耕明显增加土壤中的蚯蚓数量,而且不会引起土壤的板结.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调查和分析了根腐病生防颗粒剂对重茬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和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根腐病生防颗粒剂可促进大豆出苗,增加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指数,根瘤回氮作用增强,两年大豆根腐病防效分别为37.5%和58.74%,分别增产5.43%和25.86%。图6,表1,参13。  相似文献   

18.
长期连作对大豆根际真菌主要类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豆长期定位试验区,取生育期内大豆连作16a、轮作、米豆迎茬和大豆连作1a根际土壤,调查真菌总数及其主要类群数量,探讨长期连作对大豆根际真菌主要类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轮作系统大豆根际真菌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大豆连作1a〉米豆迎茬〉轮作〉大豆连作16a;青霉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大豆连作1a〉轮作〉米豆迎茬〉大豆连作16a;木霉数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变化规律相差较大,木霉数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米豆迎茬〉连作16a〉连作1a〉轮作;连作16a在苗期(V3)时镰孢菌数量最高,以后均低于轮作处理,鼓粒期(R5)和成熟期(R8)轮作镰孢菌数量最高。图4,参24。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西部地区农业专业化生产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引入单产比较优势、区位比较优势、综合比较优势,对西部各省区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油菜、棉花、糖料、烟草、蔬菜和瓜果11类主要农作物在全国的比较优势进行了衡量,并对在全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进行了排名,为地区作物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表5,参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