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运用辩证法,对中外大量档案等资料进行深入分析,重新考察了甲午战争时期清军发动的五次收复海城战役,否定了清军统帅准备不足,指挥无能,军队纪律松弛等片面结论。肯定了清军官兵的爱国行动和巨大的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2.
乌兰布通之战是一场胜负未明的战争。此战清军伤亡多于准噶尔军,而且在形势对清军有利的情况下,致使噶尔丹逃逸,失去一举歼灭的机会,导致康熙三次亲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相似文献   

3.
1900年对中国各阶层,无论是当权者,还是普通民众,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当再次回到那段屈辱岁月,我们却发现一个令人不解的事情——义和团与清军几万人围攻西什库教堂两个月有余,却最终没有攻下。义和团与清军,无论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占据着很大优势,却为什么没有迟迟攻下西什库教堂?  相似文献   

4.
晚清新授督抚的年龄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官制度是清代督抚年龄结构偏老的主要原因,晚清军功、洋务督抚的崛起改善了这种状况,却又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文官制度是清代督抚年龄结构偏老的主要原因,晚清军功、洋务督抚的崛起改善了这种状况,却又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博士生导师陈清军教授简介  相似文献   

7.
随着晚清军事近代化进程的发展.清军武器装备样式驳杂、型号各异的弊端开始凸现,并逐步演变为晚清一大顽症。清政府曾数次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武器装备的制式化.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在于晚清武器装备的生产和进口缺乏统筹,军工产品不能自给。  相似文献   

8.
由于战略失误,太平军未能持续开辟补给基地,根据地受战乱破坏大;天国领导人对发展生产重视不够,在后期又不能摆正生产与税收间的关系,没能把辖区建成巩固的根据地;清军的封锁、破坏以及天国辖区内的灾荒、瘟疫等等,以上种种因素导致了太平天国日益严重的粮食危机。  相似文献   

9.
张强 《龙岩师专学报》2001,19(2):43-45,54
由于战略失误,太平军未能持续开辟补给基地,根据地受战乱破坏大;天国领导人对发展生产重视不够,在后期又不能摆正生产与税收间的关系,没能把辖区建成巩固的根据地;清军的封锁、破坏以及天国辖区内的灾荒、瘟疫等等,以上种种因素导致了太平天国日益严重的粮食危机。  相似文献   

10.
在当时,同情义和团的清军,只有裕禄、李秉衡等人。其他奉命镇压的,都与义和团结下了深仇大恨,残杀义和团数千人。赞成对外宣战的只有裕禄、李秉衡、董福祥,不赞成的则有李鸿章、荣禄、宋庆、袁世凯等。宣战之后,宋庆、聂士成等与列强激战之后归于失败。只有袁世凯未受损失。清军共计十万余人,烧杀淫掠,民怨沸腾,归于失败。历史的教训,值得深思和汲取!  相似文献   

11.
太平军在与清军作战过程中,广泛运用心理战这一战争特殊手段,在分化瓦解作战对象、凝聚己方军心士气、争取各方力量支援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胤 《青年科学》2010,(5):21-21
谜案七:李自成的生死之谜 李自成,陕西米脂人。他当过驿卒,当过边兵,最后加入了反明的农民起义军,南征北战,不断壮大,几十万大军所向披靡,终于推翻了政治腐败、经济崩溃、摇摇欲坠的明王朝。但因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勾引清军入关,李自成领兵退出北京,转战河南、陕西、湖北等地,最后不知所终。  相似文献   

13.
清军入主中原后,全盘接受了明朝的政治体制,并大量吸纳明朝的文武官员,为清朝迅速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同时也把明末官场中的陋习继承了下来。多尔衮摄政时期,由于军事斗争频繁,未能对这些陋习大力整顿。顺治帝亲政后,反清势力局限于东南,西南一隅,清朝统治日趋稳固,顺治帝开始对明末陋习进行大力整顿。  相似文献   

14.
太平天国最高领导层的内讧,埋下了洪、石矛盾的种子。石达开被迫出走安庆,主要责任在洪秀全。当天京局势危急时,石达开没有移师救援,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手中兵力不足,二是针对当时的军事形势,他有了更为深谋远虑的挽救天国的战略构想。进军江西、浙江,牵动清军大局,事实证明比直接赴援天京效益更佳。"分裂主义"的罪名无论如何也不能强加于石达开头上。  相似文献   

15.
释虚谷《松鹤图》的艺术观唐建初(苏州博物馆苏州215009)释虚谷,俗姓朱,名怀仁,字虚白,是紫阳山民。安徽歙县人。生于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青年时即入清军行伍,曾任参将之职。太平军起义揭开了中国社会的层层疮疤,震动了虚谷的灵魂,他远离了功名...  相似文献   

16.
在清朝同治年间的西北回民起义中,李得仓率领“南八营”起义军转战于陇东南一带抗击清军。最终由于形势所迫,接受招抚,客观上达到了维护民族权益、削弱封建专制压迫的目的。李得仓成为地方官员之后,向清延争取回民的正当权益,促进回汉团结,支持民族宗教事业,为近代张家川地区的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研究李得仓,不仅有助于客观看待回民起义尤其是对研究近代张家川的形成与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金田起义之始,太平军武器极为落后,主要为刀、矛等冷兵器,并杂以农具和少量的旧式火器。胜利进军武汉、南京途中,太平军缴获清军装备甚多,武器得到较大改善。定都天京后,太平军通过购买、缴获及设厂制造等办法,开始采用西方近代化武器。武器装备的改善使太平军的战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相似文献   

18.
清代同治、光绪年问,新疆动乱,浩罕、沙俄相继入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曾先后担任帮办、领队、参赞、将军的锡纶在准噶尔盆地沙漠南缘的莫索湾洛克伦河南岸三岔口要道当道平地修筑了锡营,锡营以南修筑了义安堡。北岸在嘉庆年间已有的公安堡以东依次排列修筑了同安、必安、攀安堡,形成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相互可以策应的军事堡垒群。它在清军阻止沙俄东侵、防止窜匪北窜蒙古高原的军事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威慑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三日,是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的第三天。太平军采取了全军转战东距金田二十多华里的大湟江口的战略行动,一举占领了大湟江口圩及附近地区。洪秀全置大本营于江口圩北郊的石头脚村达二月之久,这期间太平军与清军主力在江口地区曾发生多次激战,至辛开元年二月初六日(一八五一年三月八日)才突破清军重围,转战金田、紫荆山西撤武宣。东出江口是太平军揭竿而起后首次重大军事行动。关于其战略意图所在,史学界也曾有所论,至今大概有如下三种看法。其一,澳大利亚学者黄宇和先生所持的东下图粤说认  相似文献   

20.
1861年太平军在浙江之役中取得了大胜,这次胜利对于太平天国政权的延续起了很大的作用。胜利的原因主要是入浙太平军实力强大、措施得力、百姓拥护;而清军的腐败无能、实力弱小也加速了太平军胜利的进程。两兵相争强者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