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述 ,既继承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述的基本原则即公有制观点 ,又是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深化和发展。第一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 ,反映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马克思在 19世纪中期 ,通过他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揭示 ,根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他在立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 ,对未来社会——社会主义的基本轮廓和发展方向提出了…  相似文献   

2.
在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思维行程中,邓小平同志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为指导,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把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结合起来考察社会主义,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运用历史的方法,以生产力为基点,动态地再现了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和内在本质联系;运用逻辑的方法,对历史进行科学合理的“修正”,排除了偶然的、次要的和非本质因素的干扰,抓住了主流和本质。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结合在揭示社会主义本质过程中,既克服了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和现实关系的平铺直叙的经验主义;又克服了排斥历史方法的纯粹、空洞的逻辑推演的唯心主义。坚持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使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具有历史感、现实感和理想感。  相似文献   

3.
在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思维行程中,邓小平同志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为指导,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把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结合起来考察社会主义,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运用历史的方法,以生产力为基点,动态地再现了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和内在本质联系,运用逻辑的方法,对历史进行科学合理的“修正”,排除了偶然的,次要的非本质因素的干扰,抓住了主流和本质,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结合在揭示社会主义本质过程中,既克服了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和现实关系的平铺直叙的经验主义;又克服了排斥历史方法的纯粹,空洞的逻辑推演的唯心主义,坚持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使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具有历史感,现实感和理想感。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表明:社会主义有着自身独特的质,它既不同资本主义,又区别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个既与资本主义社会对立,又不从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独立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蕴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前提;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动力;坚持质的规定性和过程性的统一是实践社会主义本质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本质是分层次的 ,几代人对此作了不懈的探索。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常规 ,是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科学 ,既要坚持也要发展 ,使社会主义本质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本质是分层次的、几代人对此作了不懈的探索。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常规,是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科学、既要坚持也要发展,使社会主义本质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认识已成为世界社会主义思潮的大趋势,众多国家的左翼政党和左翼学者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都从传统的体制特征本质论转变为价值目的本质论。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是由于体制特征本质论越来越不能作为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依据,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了严重的恶果和价值目的本质论更为科学,这种转变必将对社会主义运动、理论和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放在世界社会主义思潮的大趋势中来观察,有利于加深对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长期未能找到正确答案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经过深邃思考,第一次作出了科学的回答,并作了完整的总结性的理论概括,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这一概括有四大特点:①去掉了过去对社会主义认识中不科学的内容,突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作概括,突出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全面认识;③将“本质”与“特征”相区别,突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目的;④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0.
实践性是社会主义本质论所体现出来的最基本的哲学原则。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因为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也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无论是从其形式还是从其内容本身,都体现出实践性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看其实践性原则。首先,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出发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和教训的科学概括和总结。中国的社会主义又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到…  相似文献   

11.
杨东云 《菏泽学院学报》2001,23(3):65-68,79
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历程表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邓小平同志准确把握了世界局势大转折下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苏联解体之后,当代国外学者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了全面反思: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从体制特征转变为核心价值;强调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有益文明的吸收;强调不同所有制的功能,强调市场的工具性;对计划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强调不仅要实现政治民主,更重要的是实现经济民主,强调分配平等和社会主义必须更多地关注人们的福利等。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离开人的主体性追求历史必然性,是传统社会主义的重大误区。虽然这种社会主义强调两种制度的对立,但又有与资本主义共同的理性至上思维。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突出人的地位和价值,既从根本上与资本主义划清了界限,又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上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出了新的实践要求,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蔡和森对社会主义的探索,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揭露与批判;第二,对中国社会主义蓝图的构筑与设想;第三,指出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与方法.蔡和森社会主义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已初步具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萌芽,不仅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今天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的现代化事业,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严复译介的进化论及其对西方和中国社会的译述,在中国思想界开一代新风,使人们对理想社会的探讨从歌颂过去转向了追求未来。同时,他对传统理想的解释,对资本主义的判断和对社会主义的译介,也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认识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为世界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现实客观基础。尤其是目前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主导和制约、资本主义弊端的全球扩张及其对人类发展构成的危害,正在使社会主义的价值凸显出来。人类社会的现实表明,资本主义在本质上同全球化是不相容的,作为资本主义矛盾产物和资本主义替代物的社会主义仍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计划”继续把“以人为本”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的要旨。从思想史上对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及西方的“人本”思想进行了梳理,论证了“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原则,同时也是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对现代化本质的把握,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和升华,科学发展观体现社会主义观念的创新,这种创新可以集中地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二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状态;三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措施。探讨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观念创新的关系,有助于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来,我国理论界的一部分人把马克思关于俄国"可以不通过卡夫丁峡谷"的思想简单理解为俄国以及中国等东方落后国家能够"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实际上,"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提法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而是对马克思"卡夫丁峡谷"设想的一种误解和误用。马克思的"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对象只是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仅仅是指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生产的某些产生"可怕的波折"的阶段,并不是跨越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20.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早结束给后来的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遗留问题。如何认识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关系 ,如何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等问题引入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