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文轩在他一系列的少年小说创作中都表达了苦难的主题,他努力寻求苦难意识与少年小说创作的完美结合,苦难意识融化于其诗性唯美的少儿文学作品中,构成作家创作直面当下的一种精神立场。这种苦难意识具体表现在直面苦难的勇气和信心、苦难中的神性升华、从苦难走向成长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叔叔的故事》是重建新生活的倡议书,是对现实、历史以及小说自身的全面反思。作家不能光在小说中编造文本故事,更应在现实中耕耘自己的生活故事。忽视审美(游戏)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将生活彻底艺术化,便会陷入审美的迷津。苦难主义是对苦难历史的炫耀。如果不能很好地从苦难中吸取经验教训,而是遗忘历史,苟且偷欢,那么终将遭遇到历史的无情愚弄。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未来的期许,能否改变我们对过去的记忆呢?答案是能。最新发表在《实验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期刊上的一篇论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人们认为在未来还会经历与现在相同或者类似的不愉快或者苦难,那么人们对正在经历的不愉快或苦难的记忆就会更负面、更深刻。  相似文献   

4.
人类在饱受心灵痛苦的折磨后,便会萌生一种解脱的潜在欲望,便会去寻找解脱或冲淡痛苦的灵丹妙药。并且,这种寻求解脱的欲望与人生的苦难几乎是同时产生。生命觉醒了的中国古代文人,在承受着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情感折磨时,也在自觉不自觉地寻找适当的途径来延长生命的长度,增加生命的密度,使自己从人生虚幻与尘世苦难的双重困惑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5.
赵玉娇 《科技信息》2009,(32):I0007-I0007
现代社会的进步似乎以生态的苦难和人类的困境作为代价,如果这些苦难和困境得不到有效地解决,那么,现代性将会走向它给人类承诺的反面.从而将人类社会带入不可预知的更为深重的苦难的渊薮。  相似文献   

6.
严歌苓小说蕴含着浓厚的悲剧感,这种悲剧感与她的苦难书写密切相关。她笔下大量的苦难书写是构成其作品厚重深刻特点的重要因素。其苦难书写的内容可以归纳为放逐之苦、离乱之苦、生存之苦和压迫之苦,从这四个方面展开分析,解读严歌苓对人类苦难处境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7.
苦难在西部诗歌中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即具体化的苦难,而西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及诗人个人的经历和对命运的理解影响着西部诗人对苦难意识的领悟。与经典作家的比较表明,对生命价值的终极确认使得西部诗歌未在生命价值方面表现苦难意识,且民族苦难意识在当代中国西部诗歌中没有得到表现。  相似文献   

8.
苦难叙事赋予了墨白的创作以深刻的思想强力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其创作区别于其他作家的重要标志。生命体验与责任感所合成的内在驱动力,二元对象的表象与永恒困境的人性隐喻所构成的叙事内容,悲悯与审视所交织的叙事角度共同建构了墨白独具一格的苦难叙事。对其苦难叙事的总结,既是对作家个体的探索,也涉及当代文学创作与苦难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苦难叙事赋予了墨白的创作以深刻的思想强力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其创作区别于其他作家的重要标志.生命体验与责任感所合成的内在驱动力,二元对象的表象与永恒困境的人性隐喻所构成的叙事内容,悲悯与审视所交织的叙事角度共同建构了墨白独具一格的苦难叙事.对其苦难叙事的总结,既是对作家个体的探索,也涉及当代文学创作与苦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世界知识》2008,(22):70-70
对许多日本人而言,倘加以回顾,紧随战败之后的那几年,的确构成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混乱而充满生机的年代。当时,对美国式政治模式的采纳,看上去似乎比国家主导的资本主义更有希望,至少人们可以梦想未来日本将会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而不是在美国的核保护伞下悄悄地重新进行军备扩张。往日的苦难往往能勾起回忆,而有时怀旧的感伤会使回忆变得甜蜜。  相似文献   

11.
苦难意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苦难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和理性的反思,追问其苦难的根源并进一步孕育出直面和救赎苦难的勇气.这种苦难意识在新世纪贵州散文中得到凸显,对贵州苦难历史的审视和山地恶劣环境的深刻体验成为了贵州散文作家关照、体验人生的重要内容.他们对严酷自然环境的书写浸染着深深的苦难意识,但是,在高原之上生活的祖祖辈辈的生命激情让他们更加致力于表现环境的强大力量,这让作家们在深刻体验到人本困境的同时,超越苦难,并对自然的伟力产生膜拜和崇仰,充分显示出贵州散文作家的崇高情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英国文学家曼斯菲尔德《园会》的解读、分析,展示了作者对于生死哲学这一人生重大问题的探讨以及对于死亡的真诚感受和超然态度。体现了只有亲身体验生活的多样性以及现实世界的苦难.人类才能真正实现精神上升华。  相似文献   

13.
鬼子作为一名以书写“人民当下的苦难”见长的作家,其小说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情绪。从小说文本的语言入手,分析研究鬼子蕴藏在小说语言中的情感情绪及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略谈中学生挫折心理之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随时会遇到挫折,产生挫折的原因也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首先是家庭因素。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宠爱孩子的父母。他们希望把世上的一切幸福都给孩子,把一切不幸和痛苦都揽到自己身上,让孩子们看不到失败,不知道烦恼、苦难为何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姜雪 《青年科学》2008,(5):52-53
苦难,在人的一生中是总会遇到的。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一次次战胜苦难,赢得幸福与快乐的过程。没有苦难,人生也就没有了动力,没有苦难,也不会有战胜苦难以后幸福的微笑。苦难的积累,是成功的基石。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5月,冲绳将迎来“回归”日本5 0周年。然而对于很多冲绳民众而言,这并不值得庆贺,相反只会勾起他们对苦难历史的回忆和对严峻现实的苦闷心理。面对美军基地的沉重负担、东亚安全格局的变化以及新冠疫情的冲击,当前冲绳民意呈现出极为复杂纠结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论悲剧美     
人们在欣赏悲剧时止不住流泪,因为在悲剧中美受到摧残的同时,又更显其光辉品质,这不仅使人在道德情感上受到陶冶,更使人在典型人物的苦难和毁灭中认识到真理,它能唤醒人们,鼓舞斗志。  相似文献   

18.
苦难是新世纪以来底层文学关注的主题,这其中底层女性的情感困境得到有力的书写,但有批评者指责底层文学夸大苦难及缺乏文学性。对此一些创作者和论者则提出各自反驳的理由。底层文学主要问题在于思想资源的匮乏。强化现代性眼光,并且结合形式突破,这是新世纪底层文学的关学出路。  相似文献   

19.
无数个体的生命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和现实。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和余华的《活着》都真实地表现了人生的苦难,而两个民族对苦难的承载却呈现出迥异的生存方式和不同的文化样态,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命哲学意蕴,对现实人生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当下课程教学的需要,进行英语语言学教学及其考评模块的协调是必要的。这需要首先明确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的自身特点,其理论性比较强,内容比较庞杂,理解起来也比较苦难,其应用课时也比较少,这需要按照本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的改革,保证课程教学效益的提升,进行考评体系的健全,实现其内部各个模块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