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2012年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镇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权重矩阵、空间自相关性检验和空间计量模型,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镇建设用地及扩展的驱动因素进行空间计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展存在着空间正相关性,且在郑州、新乡、焦作、济源存在"高-高"集聚的局部空间正相关;(2)城镇化率、第二产业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第三产业产值是河南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因素,说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是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主导因素,其中前三个因素对河南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起着正向促进作用,而第三产业产值起着一定的抑制作用,说明河南省应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走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闽东南地区1996—2001年城镇建设用地变化趋势和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建设用地的综合扩展系数将闽东南地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划分为4种类型,即剧变型、缓变型、相对稳定型和稳定型,总结不同扩展类型的特征,研究工业化阶段与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类型的关系。结果显示,处于不同工业化阶段的县市,其城镇建设用地扩展也明显不同,且与工业化进程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最后对各县市的城镇建设用地扩展与产业非农化的耦合系数进行研究,发现其与城镇建设用地的综合变动系数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过程的深入,城市群建设已成为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发育程度最高的城市群,研究其城市扩展的时空规律对于政策制定、合理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作用。本文利用长三角城市群1990—2010年间5个时期的城镇建设用地监测数据,选取首位度指数、年均扩展量、土地利用效率等指标,对比分析不同城市扩展随时间变化的过程特征。结果表明:20年来该城市群内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量超过8000 km2,各时段中2005—2010年扩展最为剧烈;城镇建设用地首位度指数逐步降低,该城市群建设用地规模呈现多中心化的趋势且正在强化;各城市城镇建设用地年均扩展量及土地利用效率随时间的变化轨迹呈现出明显的省内相似性和省际异质性;绝大部分城市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995年以来各城市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普遍显著降低,说明粗犷低效蔓延仍是该地区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4.
运用1991年、1999年、2004年三个时期的广西都安县城土地利用TM影像图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提取四个时段城镇用地空间数据,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对都安县城城镇用地扩展面积、扩展速度、扩展强度指数、城镇用地弹性系数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1—2009年间,都安县城镇用地扩展明显。都安县城镇建设用地扩展以交通—河流主轴线状城镇扩展模式为主。都安县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政策因素、交通条件改善。  相似文献   

5.
城镇建设用地控制模型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内在机理,提出城镇人口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城镇建设用地需求的两大因素-据此对城镇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体系建设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构建了建设用地控制模型,提出了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城镇建设用地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6.
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城镇土地利用的范围、形态、结构、功能等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探讨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和驱动机制,有利于针对性地调控城市土地资源。以典型喀斯特河谷型城镇思南县2000年、2009年、2014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应用统一分类标准解译提取出土地利用专题信息再进行叠加分析。结果表明:1)城镇扩展具有阶段性:2000—2009年,城镇扩展速度较缓慢,扩张范围大部分位于河东片区,扩张的建设用地主要来自耕地和草地转化,其占建设用地的面积百分比分别约为5.24%和17.97%;2009—2014年,建成区进入高速扩张阶段,扩张以乌江河西和城北为主。2)喀斯特河谷城镇扩展方向及形态布局严格受地形和交通条件的制约,由于建成区地处河谷,城镇空间拓展难度大,用地结构具有绿地、交通用地比例低,建成区人口密度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以重庆都市功能拓展区之一的北碚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08,2009,2012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借助SPSS统计软件和GIS空间分析手段,探讨了2000-2012年以来建设用地的时空扩展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北碚区建设用地扩展明显,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有所提高,并且城镇用地、交通用地的增加是其重要原因.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城市化、区位因素、政策因素是建设用地扩展的驱动因素,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为北碚区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力.与都市功能拓展区其他区域类似,国家一级平台开发开放区域如蔡家组团、水土组团为扩展主要空间,高度发展的经济对建设用地的强劲需求与有限的规划建设用地剩余指标这一矛盾明显.  相似文献   

8.
长春市的发展处于高速城市化阶段,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与产业拉动机制是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原因.从长春市建设用地扩展的速度与效率入手,对长春市建设用地扩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1年—2010年长春市建设用地扩展基本满足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建设用地投入处于报酬递增阶段;(2)建设用地对长春市经济发展的贡献低于资本和技术投入,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3)建设用地面积-GDP弹性系数不断上升,建设用地的边际产量开始下降;(4)主要经济指标增长1个百分点所消耗的建设用地过多,城市边缘区出现城市蔓延现象.最后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提出抑制城市蔓延的长春市建设用地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人多地少的中国,开展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地处丘陵区的璧山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适用于丘陵区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聚类分析对璧山县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寻求针对性途径提高璧山县土地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璧山县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较低,呈现出中部地区高,南、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2)经济因素是影响璧山县城镇土地利用集约水平的主要因子;(3)加大城镇单位土地面积上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等要素投入是提高丘陵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基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增长边界作为一种控制城市蔓延的技术手段和政策工具,成为管控城市空间扩展的首选措施.本文首先基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确定土地开发建设的空间格局,然后叠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允许建设区范围,利用基于CA-Markov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的建设用地扩展区域,最终确定城市增长边界.研究结果表明:建设用地适宜性高值区位于西南部区域,多集中在新城建设区内.低值区分布在生态、水源敏感性较强的湿地保护区、河流沿岸和东北部山区;根据建设用地适宜性初步划定城市增长刚性边界和弹性边界,其中弹性增长边界与研究区土地开发建设实际情况相符;在弹性边界基础上确定的城市增长边界表现为城镇开发建设范围局限于中部、西南部区域.未来可以依据城市增长边界所确定的空间范围指导顺义区城市建设,促使城镇建设在合理的掌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海牙规则》确立了海运承运人对航海过失造成的货损免责,航海过失可分为驾船过失和管船过失。但承运人对管货过失造成的货损应承担赔偿责任。区分航海过失,尤其是管船过失与管货过失,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近百的来,有关于此的争议不同涌现,国际上要求废除航海过失免责的呼声日益高涨,《汉堡规则》虽废除了航海过失免责,但亦未被国际社会所接受。文章探讨了航海过失与管货过失的区分标准,并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承运人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2.
纳米技术的发展正如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必然给人类带来“双刃剑”效应。政府与企业、科学家都肩负着建立一个纳米技术发展的职业道德规范和约束的责任;在纳米技术开发中应坚持以人为本,这样才能保证纳米技术始终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服务。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西部村落生态智慧的理性阐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西方,提前消费观念的无限扩张和虚拟经济规模的毫无节制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在东方,人口快速增长给自然生态造成了不堪重负的压力。在虚拟经济泡沫不断破灭和持续发展推进艰难的现实峡谷之中,我们看到曾经被称为落后典型的"自给自足"乡村经济与民族文化的勃发生机。以"村落生态智慧"为代表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方式,其理论意义和承传价值理应成为支撑人类持续、健康、和谐发展不可缺少的智慧。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中学教师师德修养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中学教师应结合中学教师的角色特点,加强师德修养,诸如以身作则,以自己优良的品行教育和影响学生;热爱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伦理学意义上的尊严主要指社会行为主体人的尊严或者生命的尊严,与生命不可分割。人不仅是感性的肉体生命的存在,不仅是超越了自然理性的精神生命的存在,而且是牵涉肉体和精神的又赋予某种普遍性的社会生命的存在。在社会中,以人为主体便是生命尊严构成的必要条件,主体所承担的道德责任是人的尊严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乌兹别克人穆罕默德·昔班尼于16世纪初期率其部民从钦察草原南下,在中亚建立了昔班尼王朝.经过几年的征服,该王朝包括河中地区、呼罗珊和花剌子模在内的大汗国.在昔班尼政权之下,中亚乌兹别克民族开始形成.昔班尼王朝在中亚乌兹别克族形成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与职业道德质和高层次的现代化知识素质,并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侵犯网络隐私权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应综合考虑目前的立法状况和网络时代侵犯隐私权的特征,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完善我国网络隐私权立法,全面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  相似文献   

19.
萧红的《小城三月》和汪曾祺的《徙》分别塑造了翠姨和高雪两位女性形象,她们一个住在江南小镇,一个住在哈尔滨的乡下小城,一南一北,共同经历着人生的不如意,且都在最美好的年纪,忧愁而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省界线形成的地理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对中国省界线形成的地理背景进行了分析,得出分界线的形成是自然,政治,历史,民族,经济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分析在某些因素影响下省界线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