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人口的规模、质量、结构等状况除了受人口自然变动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还受到人口迁移变动的影响。杭州市区的非农人口1985年即已叩开百万大关,跨进了我国特大城市的行列。1988年末杭州市区的非农人口超过105万,提前12年突破了国务院批准的总体规划确定的本世纪末的远期目标。面对这一严峻现实,如何控制杭州市区的人口增长,使人口的变动与杭州城市性质(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地位与功能(浙江的经济,政  相似文献   

2.
所谓人口迁移.就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内发生的移动,即人口在国与国之间、国内省区间、省内地区间、城乡间以及城市间,乡村间的迁移迁居现象。人口的迁入与迁出跟人口的出生、死亡一样,都是制约人口变动的基本因素,涉及人口的再分布,改变人口的构成,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要做到合理地有计划地调节和控制自身的运动,不仅要研究人口在生育、死亡问题上的自然变动,而且还要研究人口迁移这种人口在地域空间上的机械变动。关于建国以来广西人口迁移问题的文章,目前还很少见;本文着重从广西人口的(省)区际迁移、区内迁移,以及与港澳台、国外之间的人口迁移三部分进行初步的考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澳门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其人口主要是中国大陆迁入,迁入人口占澳门总人口的大多数,因此研究澳门人口迁移状况,对澳门的社会经济发展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澳门人口迁移的历史回顾和迁移人口的特征的分析,寻求人口迁移的规律和特点,并研究其对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走出城市人口迁移调控管理的困境(下)杭州市区人口迁移增长研究课题组三按照1980年国家确定的“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基本方针和1983年国务院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批示意见的精神,杭州市专门成立了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国际人口迁移规模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人口迁移选择指数表示人口迁移规模,划分人口迁移中心;在ArcGIS软件支持下,对世界各国的人口迁移、迁出规模进行空间可视化,发现空间规律。结果:(1)国际人口迁移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发达国家和传统移民国家为主要迁入区,亚太地区为主要人口迁出区;(2)按照人口迁移吸引中心的强弱可将吸引中心分为3类:强势吸引中心(综合迁入指数/综合迁出指数gt;10)、次级吸引中心(综合迁入指数/综合迁出指数为5~10)和弱势吸引中心(综合迁入指数/综合迁出指数为1~5);(3)发达国家和石油生产国为主要的人口吸引中心,人口数量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为人口迁出中心;(4)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差距、世界政治环境以及迁移政策都会影响国际人口迁移特征。结论:国际人口迁移中迁入地与迁出地表现不同的规模特征与空间特征,影响迁入、迁出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人类行为的复杂性源于系统内部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和外部影响,而对受资源等自然因素制约的人类决策行为是少数被关注的人类动力学研究新方向.本文考虑资源受限下的农业人口迁移,结合"推-拉理论",在二维网格上建立了受粮食产量影响的人口迁移模型.通过模型模拟了不同区域人口及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引入信息熵对其人口分布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基数与经济水平相适应,资源才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信息熵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说明人口迁移行为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通过不同时刻人口规模斑图的对比,进一步展现了人口分布变化的趋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西南边疆今天的民族构成与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绵延不断的人口迁徒有密切关系,这些迁徒活动有五大特点,与今天的人口流动有异亦有同,文化和生态环境是西南地区历史上人口迁移特点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艾敛菲 《世界博览》2010,(17):72-73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在进行,这使人口问题再一次成为社会焦点。历史上看,中国人口分布一直在南北之间游移,但却难以跨越一条神秘的"胡焕庸线"。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历史上最主要的人口迁出区。历代的人口迁徙,基本上都是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离心状运动"。规模不一的人口迁移始终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9.
一种人口迁移行为的动力学模拟与结构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行为研究一直是复杂系统关注的焦点,其动力学研究主要用以揭示人类行为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人类行为的发生既有个体性也有群体性,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前者.本文在一个二维网格上构建了受自然因素制约的人口迁移模型.结合“推拉理论”,模型中侧重考虑了不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迁入地数量及区域间距离对迁移人口规模的影响.利用模型模拟了迁出及迁入区人口及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探讨了迁移发生过程中的熵变.结果表明,熵变呈先增后减趋势,说明系统人口迁移行为的发生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进程.结合人口规模斑图进一步说明人口理性回迁是引起熵减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层层深入和区域不均衡发展,人口迁移流动成为我国"新常态"之一.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研究东北三省人口迁移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辽宁(简称辽)、吉林(简称吉)、黑龙江(简称黑)三省在迁入、迁出的人口规模演变方面呈现各不相同的变化特征,但迁移人口的分布均呈现分散化态势.②从迁入人口数量分布看,除人口迁出大省四川外,辽、吉、黑三省份均基本遵循距离衰减规律;从迁出人口数量分布看,东北三省人口迁出目的地除了东北三省内部省份外,迁往北京、天津、山东3个省级行政单元的人口规模最大;不论迁入、迁出,东北三省与西藏、青海、宁夏、贵州、重庆等西部、南部和少数民族区域省级行政单元的人口交流数量均为最少.③旅游发展与外资利用是影响东北三省人口迁移众多因子中仅次于距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条件下影响人口迁移最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人口迁移对迁入区和迁出区的经济发展都有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口迁移对缩小地区差异的积极作用可以通过三方面得以体现。根据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之关系。本文提出了引导我国人口合理迁移的区域模式和政策措施,以期为加速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建国以来河南人口迁移类型、方向、规模与分布,人口迁移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合理布局人口和国民经济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迁移流动人口特征及其形成的社会背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迁移流动人口在空间上表现出了不同特征,而山东省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又是一个人口大省。在人口的迁移流动上表现出了自己特有的方式,本文主要以“五普”数据为资料对山东省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分布、构成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山东省人口迁移特征作了进一步的社会背景剖析.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太原科技》2015,(2):3
人口迁移,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现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迁移日趋活跃。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化大然导致其他要紊的重新配置和组合,迸而对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人口在空间的流动本质上是迁移人口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反映。作为  相似文献   

15.
老龄人口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老龄人口地理的研究对象和性质,认为老龄人口地理的内容体系应包括影响老龄人口数量的因素、老龄人口分布、老龄人口结构、人口迁移、老龄人口生活环境和老龄化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16.
老龄人口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阐明老龄人口地理的研究对象和性质,认为老龄人口地理的内容体系应包括影响老龄人口数量的因素、老龄人口分布、老龄人口结构、人口迁移、老龄人口生活环境和老龄化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不同地区通过不同的代用资料恢复的小冰期气候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小冰期我国气候演化的区域分异特征.小冰期气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自然灾害加剧对农牧业生产造成危害,加速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迁移,对政权变更和政治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人口迁移是区域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人类迁移行为的研究,可为公共设施的选址、惠民政策以及交通布网等提供参考,是关乎社会民生的重要课题.本文对美国170个城市2012-2017年的人口规模(L)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其概率分布分别满足高斯和指数关系.为揭示分布规律形成机制,预测人口与经济发...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的全局优化搜索算法——人口迁移算法(I)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对函数全局优化和人口迁移的比较研究表明,两者存在相似之处。文中通过模拟人口迁移机制建立了一种新的全局优化搜索算法-人口迁移算法(PMA)。它模拟了人口随经济重心而转移、随人口压力增加而扩散物机制,前者促使算法选择较好的区域搜索,后者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点。数值实验表明了PMA的全局优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人口迁移对人口发展的过程产生影响,本文对一类考虑到移民因素的人口模型,运用特征线法得到解的递推表达式,并证明了整体解的存在唯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