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出了自熵权,最大可能性的概念及其表达式;将矿井开采系统看成一个随机模糊的动态发展过程,提出多阶段,多目标,多层次随机模糊熵权的新方法,以工作面接续为例解决矿井生产计划的编制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矿井在生产后期为缓解水平接续紧张需重新规划的问题,通过结合某煤矿的具体情况,分析了上、下山相结合的开采方式在该煤矿生产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原有开采水平的井巷和设施,节省了开拓工程量和基建投资,延长了水平服务年限,缓解了矿井接续紧张的局面,并为高瓦斯多煤层矿井采用上、下山相结合开采方式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地质条件复杂化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矿井水平接替和生产采区向新水平过渡期,为保证回采工作面接续,特别是综采面的接续和矿井逐年产量的完成。采用上行开采法在煤矿设计有一定现实意义,很有必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城市轨道交通末班列车的列车运行时刻表编制与线路接续优化,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为研究对象,在既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线网的空间复杂性和列车衔接的序列性,增加结构化的换乘时间和运营时段等实际场景条件,以各条线路末班列车时刻的组合优化为决策切入点,分析换乘线路接续成功的场景数量;基于列车运行时刻表编制要素构建集成的优化模型,应用人工鱼群算法进行启发式求解,并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局部干线区域为对象进行算例研究。结果表明,与现有的优化方法相比,所提出的优化模型与计算流程在线路接续成功方向数量、线路接续成功率、平均富余时差、运算执行时间和初次迭代中央处理器使用率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朱霄  郑楠 《科技资讯》2012,(11):156-156
采矿与掘进是矿井生产中的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在矿井生产中必须保证这两个环节的协调与配合。生产矿井要采掘并举,掘金先行,同时要保证矿井采掘关系正常,即矿井的采煤工作面、采区和开采水平的采掘接续正常。本文对这三方面的接替计划进行了说明,同时阐述了掘进工程安排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复杂地质条件煤层群开采矿井合理生产能力,将采煤工作面煤层地质条件开采工艺性综合评价结果与计算机模拟的工作面单产相结合对工作面进行可靠的单产预测,基于工作面预测产量对可能满足矿井生产能力的多种方案进行接续方案的比较分析以得出矿井合理生产能力。以燕家河煤矿5-1,5-2和8煤层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矿井未来开采的83个工作面进行开采工艺性综合评价;其次,基于综合评价结果对各工作面进行了可靠的单产预测;再次,提出了2种工作面配置方案并进行工作面接续编排;最后,分析了矿井合理生产能力。研究表明,矿井合理生产能力为180万t/a,产量波动范围为156.5~208.7万t,平均年产量为178.5万t,产量波动系数为0.114,矿井持续稳定开采25 a.  相似文献   

7.
罗凤臣 《科技资讯》2005,(22):14-14
一、前言 矿井在进行开拓布置时,一般均采用上山开采方式,这是因为采用上山开采时,矿井运输能力,掘进工序,通管理和排水系统等比较简单。但是随着提升设备的发展,开采强度的逐渐加大,造成矿井服务年限缩短,水平接续方式紧张,而采用上、下山相结合的开采方式,可以加大阶段垂高,减少井田的水平个数,增加了水平储量和服务年限,延缓了水平接续,节省巷道和硐室工程量,降低了开拓掘进率,有着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煤矿瓦斯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而瓦斯防治工作是涉及面广和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因此,研究和分析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的分布变化及规律,对矿井科学合理地进行工作面接续和接续工作面的瓦斯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矿床模型是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和编制生产矿井采掘计划的基础,本文探讨了地下矿井近水平煤层群矿床模型的建立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为矿井设计和生产管理的科学化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矿井巷道支护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煤矿的采掘接续平衡、经济效益和生产安全。本文分析了巷道支护领域知识的特点,介绍了所研制系统采用的推理方式、控制策略以及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与预测方法,完成了系统的流程设计与程序设计。系统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并高度模块化,便于对系统进行修改和扩充,为完善矿井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为提高薄煤层开采过程中的回采率,缓解矿井接续紧张局面,在工作面实施沿空留巷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计算机模拟理论建立了矿井采掘接替模型,介绍了通用模拟程序的编制方法,给出了模型的应用实例,模型既可用于编制矿井年度计划,也可用于编制矿井长远规划.图3,表1,参2。  相似文献   

13.
王永海 《科技资讯》2013,(35):146-147
矿井进入回来末期,资源枯竭,产量降低,效益下滑,安全管理难度加大,本文针对这一特殊时期的特点,明确了安全管理重点及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从而才能保障矿井安全闭坑,为矿并平稳接续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为对南山矿煤与瓦斯突出现象进行分类,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规律与特点,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矿井进行了突出危险性评价,提出了南山矿煤与瓦斯突出分级管理原则,实现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解放生产能力。结果表明:南山矿矿井瓦斯突出为一般级别,可以按照一般级别突出矿井进行管理和制定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兴矿东翼、西翼生产布置相对集中,全矿有一采区、三采区两个生产采区,本文针对矿井通风阻力偏高、通风设施设置不合理及部分用风地点供风不足的问题,在对全矿井通风系统阻力实测基础上,接合矿井生产接续运用矿井通风决策支持系统软件对矿井现状及各方案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矿井通风阻力大大降低,对矿井安全生产及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城郊矿东翼、西翼生产布置相对集中,北翼采掘即将结束。本文针对矿井东翼通风阻力偏高、通风设施设置不合理及部分用风地点供风不足的问题,在对全矿井通风系统阻力实测基础上,结合矿井生产接续,运用矿井通风决策支持系统软件对矿井现状及各方案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矿井通风阻力大大降低,对矿井安全生产及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市场需求为主确定矿井未来三年的产量状态变化过程,以此为依据提出可行的工作面配采方案,然后根据技术可靠性,经济及煤炭质量指标对每个方案分别进行计算,在众多的方案中用目标决策方法选择最 优配采方案,这种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技术可靠性,经济效益及煤炭质量诸因素确定矿井回采工作面配采接续方案,对提高煤矿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针对马莲台煤矿地质构造复杂的特点,结合矿井开拓现状,通过详细分析矿井最新提交的生产补充勘探报告,提出矿井原批复的采区划分及井田开拓方案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采区划分和开拓方案的思路,从技术、安全等方面分析比较,确定了本次矿井采区划分及井田开拓优化设计方案。该方案对矿井中、后期的生产和接续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矿井设计的基础,包括准备工作、设计参数、设计依据和原则,重点探讨了矿井设计方案的优化,包括内容优化、方法优化和步骤优化,并给出了通用矿井设计优化模型的编制步骤。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计算机模拟方法为基础.建立了矿井短期生产计划计算机编制与动态调整的模型。通过动态调整使计算机编制出的初始计划能随实际生产的变化而及时调整,使生产计划与实际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