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丽  艾纯琳  袁赫  刘勇 《科技信息》2012,(24):373-373
框架结构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实际震害表明,设计所倡导的“强柱弱梁”屈服机制却几乎没有实现,设计中对填充墙对整体框架结构的影响考虑不足。因此,本文对以往开展的有关“强柱弱梁”屈服机制和有关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影响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薇  刘晋松 《科技信息》2011,(23):347-347,289
震害表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很难做到强柱弱梁的设计理念。本文从作者多年的设计经验出发,对导致强柱弱梁不能顺利实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根据作者的理解,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可供从事结构设计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绵竹市建筑震害分析和设计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在绵竹收集的灾害调查资料,简要介绍汶川地震中绵竹市震害的基本情况,针对中小学建筑结构体系、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的楼梯间、混凝土预制空心板楼盖、圈梁和构造柱、强柱弱梁等问题,着重介绍震害的典型特征,分析建筑在地震中的破坏原因,并在总结震害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抗震设计建议,供实际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设计满足“强柱弱梁”标准的装配式预应力高强箍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以5层装配式预应力高强箍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设计此结构梁跨度,依次是3 m、5 m、7 m,轴压比依次是0.7、0.8、0.9,极限弯矩比依次是0.9、1.1、1.3.在OpenSees平台上通过Push-over分析方法,绘制多种条件下结构的荷载-顶点位移变化、塑性铰变化,以此分析所设计装配式预应力高强箍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否符合强柱弱梁的设计标准.分析结果显示:梁跨度是3 m、轴压比与极限弯矩比是0.7、0.9时,装配式预应力高强箍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荷载-顶点位移变化最为稳定,此时塑性铰主要分布于梁端而非柱端,满足强柱弱梁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5.
韦国防  谭潜  徐虎 《工程与建设》2012,26(1):51-53,56
“强柱弱梁”作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实现梁铰机制的基本抗震手段和重要的结构措施已经存在多年,但是,“强梁弱柱”的柱铰机制在每次的地震中都大量存在。这种柱铰机制在汶川地震中尤其明显,该文考虑了现浇楼板对框架梁的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通过SAP2000对混凝土框架进行Push—over分析,可以知道现浇楼板对框架梁的承载力和刚度有增大作用,是导致强梁弱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设计中楼板的影响应更加重视。  相似文献   

6.
影响框架结构设计中实现“强柱弱梁”机制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续 《定西科技》2009,(3):37-38
汶川地震后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主要震害现象表现在:1)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严重开裂和破坏;2)几乎没有看到设计规范所要求的“强柱弱梁”破坏机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0-2001)(2008年版)6.2.2条文说明指出,框架结构的变形能力与框架结构的破坏机制密切相关。试验研究表明,梁先屈服,  相似文献   

7.
现浇楼板和框架梁一般具有良好的共同协调能力,楼板可显著提高框架梁的抗弯刚度和抗弯承载力.考虑楼板对框架梁抗弯刚度增大以后,在进行承载力设计时,研究板内与梁平行的板筋影响成为解决“强柱弱梁”问题的必要环节.通过采用ADINA软件对框架结构的中节点进行非线性分析,对比梁、板、柱受力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并深入研究现浇楼板对框架梁实际承载力产生“超强”影响方式,提出楼板有效翼缘宽度的取值,从而提出考虑板内纵筋影响的“强柱弱梁”的设计验算方法和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Pushover方法,并通过大量的Monte Carlo数字模拟,对强柱弱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的失效和失相关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得出了框架结构梁在小震和大震下的失效及相关性规律,并验证了“在小震下框架结构截面约束的失效服从独立性假设”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强柱弱梁"是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梁铰机制的重要结构措施,但是要达到这种良好的梁铰机制,现浇楼板配筋的影响最为重要,不仅增大了框架梁的刚度,而且对框架梁的极限承载力有不可忽略的贡献。同时与美国规范ACI318-02相比,我国对现浇楼板的研究不充分。通过采用ADINA软件对框架结构的节点进行非线性分析,对比梁、板、柱受力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并深入研究现浇楼板对框架梁实际承载力产生"超强"影响方式,提出楼板有效翼缘宽度的取值,并以框架中节点为例核算节点的强柱弱梁配筋情况,从而提出考虑板内纵筋影响的"强柱弱梁"的设计验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欧抗震设计规范关于“强柱弱梁”设计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5·12汶川大地震的震后房屋震害调查发现,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框架柱比梁更易遭到破坏,出现了非设计预期的柱铰破坏机制.从抗震设防目标、地震作用水准、结构分析模型、构件抗震计算与构造措施等多角度出发,对比分析了我国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和欧洲抗震规范EN 1998-1在实现强柱弱梁上的差异.研究表明,保证抗震等级为一至三级的梁、柱局部延性的构造措施不足,以及对于楼板对梁刚度和承载力的贡献考虑不充分是造成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铰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梁端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震害的经验,我们进行了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梁端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其中包括整浇节点、装配式齿槽节点和明牛腿节点。节点的设计均按“强柱弱梁”的原则进行,使所有的塑性铰在梁端产生。为了使梁的延性充分发挥,试验研究了梁内主筋在节点核芯区的不同的锚固方案以及装配式节点中梁内主筋的坡口焊焊接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运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的参数化设计语言功能分别对带楼板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不带楼板的纯框架结构进行了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得到了在地震作用的各个阶段,框架结构的裂缝发生和发展情况.通过将两种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楼板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破坏模式会产生影响,带楼板的框架结构更难实现“强柱弱梁”.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对框架建筑结构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继华 《工程与建设》2009,23(5):678-680
文章结合汶川特大地震的震害实例,对框架结构的震害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造成框架结构破坏的原因,阐述了框架结构震害的启示.对抗震设计框架结构提出相关建议:房屋建筑设计要更好实现"强柱弱梁"机制;薄弱层设计要加强;楼梯要做严格的抗震设计;条件许可,可采用隔震技术.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汶川地震中大量框架结构出现"强梁弱柱"的震害状况,文章对比了2001版和现行2010版《抗震规范》对实现"强柱弱梁"的相关规定,分析了楼板对结构实现"强梁弱柱"屈服机制的影响并指出了规范在该方面的不足.结合欧、美、新西兰等国规范,给出了我国框架结构为实现"强柱弱梁"屈服机制而在楼板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建议、措施,并为我国今后在该方面的研究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简单分析框架结构延性对抗震的重要作用以及影响框架结构延性的主要因素,帮助工程设计人员理解我国规范对抗震混凝土结构使用的"能力设计"思路,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6.
金荣荣 《工程与建设》2023,(4):1148-1151
文章依托“宝山区顾村镇‘城中村’改造10-02地块顾村中学改扩建工程”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设计,为实现设计合理、制作方便、高效施工,提出采用“大直径,少根数”的思路进行节点连接设计,通过利用套筒灌浆、预埋插筋、纵筋端锚等方式实现柱柱节点连接设计,基于“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强剪弱弯”结构设计原则,提出以腰筋抗剪的方式承担剪力,采用机械接头、纵筋端锚等方式进行梁柱节点设计。采用腰筋后连接的方式进行主次梁节点连接接头设计,可保证次梁搭接位置框架梁腰筋有效连接,不削弱框架梁本身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对地震灾后的建筑物进行快速灾害评价与预测,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震害类比预测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选取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的5个影响因子,基于结构薄弱层层间位移角的统计分析,得到各抗震性能影响因子的属性值;再通过熵权法计算各震害影响因子的权重;最后应用相似度加权计算公式计算不同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相似度,从而对群体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震害进行快速评估.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选取典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震害预测并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所提方法仅需从房屋普查资料中获取主要影响因子的信息,即可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群体进行快速、准确的震害预测.  相似文献   

18.
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中位移模式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地震强度、地震波、结构层数与跨度、强柱弱梁系数等影响水平位移模式的主要因素,通过大量算例分析,提出了确定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中水平位移模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强柱系数的大小和不同定义形式对典型多层钢框架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以不同强柱系数值(0. 9~1. 5)和不同定义形式(结构层定义、结构的柱梁节点定义)为研究参量,设计柱脚刚接的典型多层钢框架结构模型,通过强震下的动力时程分析,研究结构模型的最大层间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集中率及构件的塑性变形能量等变化规律。通过研究发现,随着强柱系数的减小,各模型最大层间位移变形及构件塑性变形能量呈现向首层集中的趋势,强柱系数≤1. 2且按柱梁节点设计的模型尤其明显,其位移角集中率也较大;而强柱系数≥1. 5的模型塑性变形能量基本分布于梁,且分散于1~6层。各模型的地震输入能量速度换算值和塑性变形能量速度换算值大小取决于结构模型的基本周期,与强柱系数大小和定义形式无关。  相似文献   

20.
结合抗震规范中有关"强柱弱梁"规定,分析了影响"强柱弱梁"破坏机制实现的各类因素,指出按照现行抗震规范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无法保证"强柱弱梁"破坏机制的实现,探讨了实现"强柱弱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