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摸清当前中职学生自主学习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通过对福建经济学校在校学生的实地问卷调查,运用描述统计、单因素方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中职学生自主学习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职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率不高,学习依赖性较强;人口统计学因素中的性别、年级、专业类别、月均消费水平、月均学习费用5个变量对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产生了显著影响;同时,专业满意度、学习动机、学习目标、教师教学水平4个变量对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产生了显著影响。依据研究结论可知,有必要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学习目标和端正学习动机、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深化专业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改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措施来更好地提高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了宿州学院大学生太极拳认知水平等情况。结果表明,学生认知太极拳情况良好,大多数学生对太极拳怀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受到宣传力度小、太极拳专业教师相对匮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太极拳运动开展和普及受到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3.
方秀娟 《科技资讯》2009,(34):204-204
职专生毕业后接受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他们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再接受高层教育的很少。所以在职专体育教学内容安排上要突出终身体育理念,而太极拳是终身健身教育手段中首选项目之一,对促进人的健康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具有锻炼身体、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作用。但它那动作缓慢柔和与职专生热情奔放的性格及时代节奏的特点格格不入。因此,学生学习时,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不能持久,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为了解决好这“教与学”两方面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对职校10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以情境教学法改变职专生兴趣太极拳而不想学太极拳的现状,使职专生加深对太极拳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从而产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结果研究表明,以技击为核心的情境教学法能够提高职专生对太极拳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黄杰 《科技信息》2007,(9):212-2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安徽省高校太极拳开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了解学生学习太极拳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这对太极拳的发展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社群氛围的角度出发,研究影响社群成员参与价值共创意愿的前置因素。以顾客间共创的服务体验为中介变量,提出支持性社群氛围正向影响成员参与共创意愿的假设。研究结果显示,支持性社群氛围正向影响顾客参与共创意愿,顾客间服务共创体验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创新氛围对顾客参与意愿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有关太极拳健身作用的研究综述,揭示了太极拳对不同人群所具有的不同的健身作用,指出了太极拳作为大众健身手段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应把认知和情感两方面统一起来;实施情感课堂教学,营造宽松教学氛围;优化课堂教学教法,激发学生情感兴趣.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育中,人们过于强调语言的认知因素,忽视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文章就情感与认知的关系进行了剖析,谈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促进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8.
王晓虎 《科技信息》2010,(30):I0262-I0262,I0261
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有形载体太极拳因其拥有卓越的健身机理越来越受广大的健身爱好者的喜爱,太极拳已成为了全民健身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综述法和资料分析法对太极拳的健身机理进行阐释。研究目的在于通过解析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揭示太极拳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锻炼者健康长寿、辅助医疗和保健等独特的健身机理。随着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太极拳的锻炼人群呈现萎缩趋势,本文意义在于通过揭示太极拳健身机理的本质促使更多的人了解太极拳,在从事太极拳健身的同时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9.
 身心调节技术是一种整合心理训练和有氧运动的综合性干预技术,能够促进身心健康,改善临床症状。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梳理了太极拳、健身气功等身心调节技术在改变与人脑认知和情绪相关的脑区或大脑网络中的作用,介绍了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将健身气功引入太极拳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法、实验教学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太极拳教学班级进行了引入健身气功的教学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在练习中可以互补,结合起来教学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动作套路和健身原理,从而有利于提高太极拳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相似文献   

11.
审美是人类高级的精神活动.从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和传统美学的角度入手,通过太极拳基本动作、美学艺术、音乐融合以及多媒体"视听觉"欣赏手段等方面深入地对大学生在太极拳学练过程中的审美情趣进行引导,使大学生对太极拳文化蕴含的美学内涵有更深刻的了解和体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培养自学能力,为达到终身体育意识习惯的目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是全民健身特别是老年人群健身最重要的健身项目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欢迎。近20年间,太极拳发展迅速,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健身符号”。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南京市部分社区240位老年人习练太极拳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揭示南京市部分社区老年人习练太极拳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为老年人更合理更有效的习练太极拳提供建议,为相关人士制定太极拳传播路径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太极拳的传播和老年人科学的习练太极拳,对增强老年人体质和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和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教学是高等院校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特色内容,但由于其枯燥的表演式的套路学习,加之缓慢平稳的运动节奏,很难激起现代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大力倡导教学改革创新的今天,如何使广大学生能更好更准确地掌握太极拳运动的基本锻炼方法,使其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教师应进行有益的教改尝试,教师可合理地运用诱导、启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锻炼的兴趣,采用诱导式教学法,探索出一套太极拳教学的新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太极拳课程教育都是采用体育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于太极拳这个特殊的项目而言,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Siedentop的"运动教育模式"从它建立起,就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且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得到了成功应用,为我们武术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运用Siedentop的"运动教育模式"理论,结合太极拳目前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建构了新的太极拳课程教育模式———"太极拳课程运动教育模式",旨在为太极拳教育课程改革开辟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5.
杨式太极拳作为武术拳种的一个流派,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影响力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武术拳种或者太极拳对外交流传播的成功典型.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杨式太极拳的成功传播进行调研,运用传播学等相关理论对其传播成功之处进行阐述,分析其成功之道,为其他武术拳种的传播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规律太极拳练习对下肢机能的影响,为预防或延缓老年人下肢功能衰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40名普通健康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6周24式简化太极拳练习)和对照组(无规律运动),完成16周前、后下肢本体感觉、肌力、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等测试.结果:与实验前相比,1两组受试对象下肢肌力均有提高,但太极拳练习组等长60°肌力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变化.2实验组受试对象左、右膝关节运动觉有显著改善,对照组左、右膝关节运动觉均没有显著性变化;两组受试对象膝关节左、右侧三维位置觉实验前后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变化.3两组受试对象左右侧闭眼单腿站均有提高,但实验前后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变化.4实验组受试对象下肢闭眼走直线偏离中线长度实验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变化.结论:1 16周规律太极拳练习能够明显改善中老年人下肢肌力和本体感觉机能.2 16周规律太极拳练习能够改善中老年人下肢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但对平衡机能的影响不显著.3 16周规律太极拳练习能够改善中老年人下肢机能,应科学应用到大众健身中,预防老年人跌倒发生.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蕴含中华民族传统的和谐人生哲理,在其动静、虚实、阴阳、刚柔、起落和开合之间,体现了深厚的传统和谐生存心态,完全可以减缓当下人们由于紧张、忙碌、竞争而产生的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18.
对我校高一年级1000名学生进行普及太极拳的认识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认识、兴趣、效果、组织形式、考核是学生学好太极拳的主要因素。另外,很多学生对太极拳能增强体质、充实生活、加深友谊、提高自身的精神修养认识不够,不少学生对太极拳的体育意识和养生意识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19.
太极智慧是中国古老的智慧,在"太极智慧"的指点下,用"阴阳相生"的设计激活中国文化产品的创作,用"动静相成"的思路推动文化产业基地的建构。把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提高到一个"系统论"、"方法论"的哲学高度,在从容主动和全面有序的"统筹规划"下,将为把成都建成中国文化产业基地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干预社区中老年人亚健康状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太极拳干预中老年亚健康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方法,将符合亚健康诊断标准的受试者100例,随机分为太极拳干预组和一般运动干预组。两组受试者分别进行每周三次,每次30min的太极拳锻炼和一般体育运动锻炼,疗程均为16周。临床疗效观察采用SF-36生命质量评分。结果:太极拳干预组生命质量干预前后评分差值与一般体育运动组比较显示:在总体健康和生命活力两个维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太极拳较一般运动能更好地改善中老年亚健康人群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