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中专业选修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有考试和考查,不同考核方式的课程,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也不尽相同。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学中课程考核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几种可行的课程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师范生传统物理实验考核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普通物理实验课考核模式,采取了多样化的量化考查手段全面考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能力,并进行了长达两学期的课堂实践.结果表明新的考核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结果能够为高校师范类专业实验课程考试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ACM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实验教学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计算机程序设计类实验课程当前的教学现状、课程特点,建立一种基于校园网络平台的实验教学新模式,提出了实验环节的考核评价新方法,设计了基于ACM的实验课程教学新体系,基于系统自动生成实验报告,智能考核评价系统能为日常教学提供良好的考查效率和质量监控,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4.
课程考试可以当作是教师的教学效果评定,并不仅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测试。在进行教学考核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同时要辅之以一定形式的考试成绩。高校课程考核对学生管理有重要作用,笔者针对此展开一定分析。课程考试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进行考核,同时借助结课考试的题目来引导学生借助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课程考核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不断提高。本文结合高校课程考试方式改革与考试管理展开研究,希望对促进课程考试方式改革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现行考核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围绕高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可从课程的考核内容、考核形式、考核主体、考核反馈等几个方面探索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路径,明确考核模式改革对提高学生学习动力、专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必要性,以期更好地实现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6.
程序设计实习类课程如何准确考查学生学习情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序设计实习类的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平时编程作业的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很高。然而,即使在学风良好的大学,编程作业的抄袭现象也比较普遍。因此,如何准确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合理的考查手段督促学生学习,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了。笔者即从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能够较为准确地考核学生在程序实习类课程中学习情况,并有效督促学生认真学习的方案。该方案括以下3个方面:通过在线评测系统安排现场集中上机考试;严格考查学生对所编程序的熟悉程度;合理设计期末笔试卷及期末考试50分否决制。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环境监测课程的培养目标,从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实验训练和考核形式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该课程现存的问题如下:学生对课程内容偏好严重,学习方式习惯于教师"填鸭式"的讲解,学习实验课程后的实践能力一般,考核方式偏向单一的卷面形式.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改进措施:增加水污染监测实验课程比重、调整土壤污...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针对《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如较多的理论考试,较少的技能操作和实践能力考查,考核方式简单,传统考试的题型主要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单编程题等,缺少基本操作题、设计题和综合应用题,这使得老师很难考查学生的上机操作及有关的设计问题,导致重考试结果轻学习过程和知识点考查不全面等问题,于是提出此门课程的无纸化考试问题.  相似文献   

9.
课程质量的考核是检验教学质量、考查课程教学效能的必要手段。立足高职教育课程质量考核,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质量考核案例为样本,在考核标准、考核方式、考核管理、考核主体等方面依据调查资料形成调查结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通识课是本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工具"课程,合理的考核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实践能力。针对计算机通识课考核形式单一的弊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过程性考核评价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应用能力。课程通常包括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Microsoft Office软件应用、图像处理、程序设计基础、动画设计等课程。  相似文献   

11.
多媒体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软件工程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以计算机领域的各种媒体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性质很强的课程,但由于传统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验课程设置方式无法使学生及时深入地了解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应用中使用的方法和意义,很难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文章以多媒体技术当前教学过程存在的理论学习与实验教学环节脱节、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实验设计、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作为切人点,详细分析其弊端并针对性地提出使用案例教学组织教学过程,加大实验考查力度,转变课程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获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通过与国际知名院校的交流合作在国内开设了国内外联合培养的计算机相关专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是这些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由于国内外院校针对C++这样实用性强的课程培养方式和考查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给学生出国后继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造成很大困扰。以C++课程在当前联合培养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课程知识点设置与先导课联系不够紧密、课程考核方式片面考核力度不足、课后作业题目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作为切入点,详细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背景,在学时设置、考核方式、成绩评定等多个方面贴近国际教学方式,力争使学生熟悉国外教学考核方式及理念,能够更快的适应国外学习生活。实际教学反馈结果表明,采用新教学体系和课程考核方式后使学生国内外专业知识学习做到了零对接,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多维考核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多维考核方式,在基于利用出勤、作业、考试来考查学生的成绩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收集材料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这些重要的职业能力进行考核。  相似文献   

14.
曾林 《科技信息》2010,(21):306-306,350
根据机械设备与维修专业学习“零件数控铣削”的课程要求,针对该课程以往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对其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既增加了每个学生的实际操机时间,又激发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C语言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入"对分"的概念,在对"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与探索的基础上,将其引入C语言实训教学中,对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监控过程与考核方式进行改进。首先将讲授内容分为若干基础知识块,每次课程由教师进行指导性的讲解,学生课下查阅资料完成相关作业后进行课内讨论,其次通过网络答疑与开放实验室完成日常学习的过程监管,最后将平时考查与期末考核有机结合。实践结果表明:"对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教学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应用型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而不是一个层次,因此改革课程考核模式不是单纯地将考试难度提高或降低,而是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变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为多元的形式,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适应未来人才市场的需要。《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推动了该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而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成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总之,只有转变应用型本科院校中《高等数学》课程考试的观念、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才能使学生真正从中获益、促进学生自身的专业学习,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做贡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模式对经管类统计学课程进行考核改革,探讨形成性考核体系的构建。加强教学过程考核,采用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包括学习表现、作业、课堂讨论、上机操作、统计调研报告等,系统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调动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李静 《科技信息》2010,(35):I0287-I0287
如何来适应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我们教师应该好好反思,本文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程,探索思想政治课程改革,逐步改革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形式以及成绩考核形式,变被动学习为开放、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知行统一"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9.
提出对计算机课程进行考教分离,采用多元考核、过程考核、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考核以及开放式全程考核等考核方式来考查学生对计算机理论及上机操作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最后提出新型考核方式的应用与体会.  相似文献   

20.
巨灿 《科技咨询导报》2014,(18):229-230
传统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以终结性考核为主要考核方式,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效性,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制约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该文立足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从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过程性考核的意义和原则入手,重点从思想道德、学习效力、学习效果三个维度对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过程性考核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索与构建,以期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并为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课程学习评价标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