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求,坚持贯彻“扎根红土、立德树人、以生为本、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结合“水文地质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利用BOPPPS有效教学结构和对分课堂,结合特色教学案例库建设和课程思政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模式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了大的调整,以促进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改革后的课程模式不仅提升了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也为其他院校地学类课程提供了资源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学学科作为研究地球科学的学科,其范围广、内容丰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地学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提高地学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地学高层次人才,意义重大。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四个方面内容融入地学学科课程思政建设中,构建地学学科课程思政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3.
郑湘湘 《科技信息》2009,(28):195-195
课程分为两种,正规课程和潜在课程。课堂中的潜在课程对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课堂中的潜在因素如下:课堂物质环境、教师自身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班级学习因素及教材中表现出的价值观、道德观。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学环境研究主要涉及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和地理环境、地壳和地表运动、水环境、大气环境等方面及其相应的灾害潜在性的研究、防护,其中也包括了人类活动对地学环境的影响,其范围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在人类活动中,直接和间接移动地球物质的量。文章强调了在城市,特别是在特大城市的持续发展中,要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减少城市对抗地学灾害的脆弱性,同时阐述了对城市地学环境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理论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只有在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努力,在良好的互动教学环境下,在充分发挥了学生专业兴趣以及特长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展开,本文针对《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中文系学生的学习、思维习惯特点,结合实际授课过程中的教学改革尝试,提出了对《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从作业形式到课堂授课方式的思考以及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经验,从学生主观意识、教学方法和课堂环境三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相似文献   

7.
创建应用性数学选修课程是地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助力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次探索。而非确定性数学方法在地学问题中的应用课程的创建,是创建应用性数学选修课程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8.
针对工科院校大学物理课程课时少、内容多等问题,笔者提出了应用于翻转课堂的在线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实践.文中借助超星泛雅网络平台,构建大学物理在线课程资源并将其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实现"翻转课堂"或"混合式教学",实现了学生直接在网上进行课前预习、课中应用、课后思考与反思.该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与学的时间、空间限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有很大促进作用,并反思了在线课程资源应用于教学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创建应用性数学选修课程是地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助力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次探索。而“非确定性数学方法在地学问题中的应用”课程的创建,是创建应用性数学选修课程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0.
MOOC课程不是传统课堂的录像上传,而是专门为网络学习者设计的在线视频课程。MOOC通常有作业,有期末考试,有课程结业证书。而且上同一课程的同学们可以在课程论坛上互相帮助和交流。该文选取了大学物理中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各部分对应的几门国外名校大学物理慕课,分析其特点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对课程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翻转课堂和MOOCs 3种单一以及3重教学方法的可行性方案进行了探讨和比较分析,并对实施效果从兴趣、成绩、知识面、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学习习惯5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彻底摆脱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模式。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研究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课堂教学改进和优化,打造全新的课堂模式,成为一线教师必须认真的面对的教研课题。该文就是对高中数学新课堂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3.
吴婷 《科技信息》2013,(3):203-203
根据环境化学课程的本身特点和教学的规律,本文主要从更新教学理念、整合课程内容和完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三个方面,阐述了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本文分析了我校现阶段文科物理课程的教学状况.对我校文科生的物理基础做了问卷调查,并针对学生所反应出的课堂情况和接受情况对我校文科物理课程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隐性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中对显性课程的重要补充,其对于学生知识结构形成以及素质能力的综合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以北航沙河校区"博雅课堂"建设为例,对高校隐性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的化学基础课程设置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相适应,分析我国普通高校地学类专业化学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在高等教育深入改革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更新基础化学教学内容的一种途径,构建了地学类专业基础化学分层次教学的框架,建立了地学各类专业化学教学内容的体系,同时介绍了成都理工大学按照此改革方案的实践和取得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7.
董爱娟  张宝明 《科技信息》2011,(33):174-174,182
本文针对工科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枯燥、内容繁多、课时少等特点,讲述了如何营造活跃愉快的课堂氛围,改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和全球资源竞争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对培养地学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学行业教育应顺应社会要求,改变地学专业的现状,以国家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建立政产学研会多方协同构建多平台支撑地学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该支撑体系有助于在新的形势下保持并提升地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地学创新人才,确保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近代地学的主要开创者中,竺可桢以学术权威和学术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了创造一个适当的发展环境,竺可桢在地学体制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他创建的第一个地学系———东南大学地学系,培养了几代中国早期的近代地学人才。中国地理学界和气象学界的奠基者,多出自竺可桢门下。中国学者在引进西方地学的同时也在努力创造一个适合中国的近代地学体系。竺可桢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正是近代地学在中国形成、发展的一个缩影。文章通过对竺可桢所受教育背景和学术思想形成过程的分析,研究了近代地学在中国的发展及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20.
物业管理课程是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注重课堂讲授,忽略实践环节.本文以西昌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物业管理课程为例,站在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着力从课程的实践教学意义、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模式转变以及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