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施俊  历星 《咸宁学院学报》2012,(12):152-15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对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进行分析,探讨采用传统养生中的情志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起居养生等方法,分别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进行干预.旨在使大学生早日走出“亚健康”这种不适状态.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课发展传统体育养生的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文林  陈钢 《科技信息》2007,(28):217-218
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学生存在普遍,通过传统体育养生锻炼,150例大学生中,85%的存在亚健康状态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实验证明:传统体育养生锻炼对改善亚健康状态具有良好的效果,高校体育课应广泛发展传统体育养生。  相似文献   

3.
苏北高校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对苏北高校1128名大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的发生率为33.2%.运动不足,睡眠质量差与睡眠时间的不足,营养的过度或缺乏,不良生活方式,个人的心理失衡,经济压力以及来自社会的压力都是引发大学生产生疲劳性亚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建议通过加强体育锻炼、科学睡眠,科学饮食,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大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引导大学生正确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状态,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高知识人群亚健康预警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久 《科技信息》2009,(14):318-320
目的:了解高知识人群的亚健康现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相应的预警系统,为高知识人群健康生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浙江省15所高等院校7662名教师和953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知识人群亚健康发生率为35.86%。以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多梦,休息不好、记忆力减退、焦虑及注意力难以集中等为主;女性亚健康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促使亚健康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感觉生活没有意思、工作不开心、工作进展不顺利、缺乏运动等。结论:目前高知识人群的亚健康现状不客乐观,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开展针对高知识人群的保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宁波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情况及体育锻炼对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群体是亚健康状态的高发人群,特别是中年教师,是亚健康高发生年龄段.亚健康状态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女性教师亚健康发生率高于男性教师,亚健康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亚健康发生率与学历成反比.缺乏运动是导致亚健康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坚持科学、合理的运动对于预防亚健康的发生有一定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周帅 《科技信息》2009,(6):342-342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一年的开始,人们应特剐注重日常的调理和养生。本文通过调节人们的饮食、情志、运动、起居等几个方面,向读者提出了养生为用的合理化建议,使读者从中了解春季养生的一些方法,为今后的身体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养生益寿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高校教师亚健康与运动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亚健康状态是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为了解安徽省高校教师的亚健康状况,采用问卷法和统计法调查研究安徽省高校教师的亚健康与运动现状,结果表明,亚健康的症状和发生机制与机体运动不足有关,造成机体运动不足的主要因素为无时间和无兴趣。因此加强亚健康与运动的宣传教育,提高教师运动的兴趣和热情,让更多的人进行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控制亚健康,恢复健康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科技大学教师身体亚健康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教师较多,大部分是处于轻度身心失调阶段;从年龄上看,三四十岁教师的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最高,是由亚健康状态过渡到疾病状态的高发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教师绝大多数心理健康状态不佳。造成教师身体亚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工作压力大,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缺乏体育锻炼等。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这对人们的心理及机体适应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由此而产生的亚健康状态者与日俱增。亚健康状态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单纯依赖医学手段治疗并不能达到良好效果,而运动是消除亚健康状态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可明显地改善亚健康状态,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0.
何畅 《科技信息》2012,(28):306-307
本课题根据实验对象的实际健康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科学运动处方和营养处方,指导其进行科学锻炼,调整饮食结构,以探讨运动和饮食的干预对公务员高脂血症的影响作用,为指导高血脂人群科学锻炼、合理安排饮食提供实验性依据,为推广运动处方和营养处方提供思路,探讨运动和饮食干预对男性高血脂公务员血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该院大学生目前的体质健康状况越来越受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同时大学生存在体质的个体差别大的情况。但是就其原因是更多的学生并不是不健康,更多的学生是处于一个健康与不健康的中间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对于解决亚健康状态有很多的锻炼方式可以加以解决,可是就运动本身来说都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因此,体育工作者急需找到一个可以参与度更高的项目运动来缓解目前学生的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2.
李海旺  韩丽 《科技资讯》2012,(9):209+211-209,211
目的是探讨中学生亚健康人群的现状及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及时提出相应对策和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学生的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中学生亚健康人群比例较高(70.66%),其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长期持续疲劳、记忆力减退、经常感冒、烦燥不安、失眠多梦等。造成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心理负荷压力大,饮食起居不规律,人际关系差,缺乏运动等。结论对如何预防和降低学生亚健康人群比例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科技大学教师身体亚健康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教师较多,大部分是处于轻度身心失调阶段;从年龄上看,三四十岁教师的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最高,是由亚健康状态过渡到疾病状态的高发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教师绝大多数心理健康状态不佳.造成教师身体亚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工作压力大,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缺乏体育锻炼等.  相似文献   

14.
健康文摘     
《科技潮》2008,(3):61-61
“春捂”得当保健康;睡眠也可以养生;防亚健康从办公室开始;春季当心“精神异常”;抓住3大最佳生育时机。  相似文献   

15.
毛宇畅 《科技资讯》2014,(27):219-219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七成左右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那么有什么办法让教师在亚健康状态中解脱出来呢?教育家孔子培养君子的"六艺"中,有"射"和"御"两项身心保健课程,可见身心活动在孔子心中的地位。然而,当今中小学中传统国学和养生健身技术的作用与地位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却没有被充分彰显。事实上,传统文化养生健身技术对中小学教师的身心成长都有深远影响。优秀传统养生健身文化技术,不仅能成就中小学教师健康的体魄,还能培养其积极的精神面貌,顽强的意志。下面介绍以八段锦为例的养生健身操对提高教师身体素质实用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亚健康是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低质量状态.中小学教师的亚健康问题不仅影响自身的生活,而且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调查表明:重庆市中小学教师的亚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笔者通过分析中小学教师亚健康状态形成的原因,研究和制订亚健康的运动处方,以期促进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赵启民 《甘肃科技》2009,25(9):185-186
通过了解全省体育运动学校学生食堂的管理制度、工作人员构成和食品原料采购、加工程序,总结了甘肃省运动学校餐饮供应和管理的现状,分析了食品由原料到餐桌各个环节中存在的从业人员素质低;食品原料采购漏洞大;膳食营养不够平衡;食品加工过程中卫生要求不严等问题。提出了保障体校学生饮食安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亚健康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贵州省部分高校的60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回收心理亚健康与生活方式的有效问卷544份,运用spss19.0中文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生活方式各自变量与因变量心理亚健康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6-0.8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生活方式各维度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影响度大小不一,对心理亚健康影响权重从大到小的生活方式依次是人际支持行为、生活规律行为、健康责任行为、健康危害行为、饮食营养行为、运动锻炼行为、生命欣赏行为和压力管理行为,其中人际交往、生活规律、健康责任和健康危害等4个维度对心理亚健康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P〈0.01)。结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对于心理亚健康状况具有较强的解释作用,改善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从生活方式入手将会起到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谨防“亚健康”状态发展为躯体疾病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最新资料表明,社会群体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正在急剧攀升,尤以管理干部,企业家,科技工作者,律师,医师等突出,“亚健康”状态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边缘状态,从“亚健康”状态的具体表现,影响“亚健康”状态的社会心理因素,提出了预防“亚健康”状态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了解大学生亚健康的现状,分析在校大学生发生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提出消除大学生亚健康的可行性措施,促进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济南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和山东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访问法.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对亚健康的概念了解甚少,对亚健康状态的内外表现认识不全面.学业负担重、不规律的生活节奏、网络的诱惑、就业压力等是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结论:大学生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多发群体.学校和社会以及其它各个阶层应对大学生的健康给予更多的关注,正确引导大学生预防和消除亚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