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漳州市河口污染物输入对近岸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3~2005年对福建省漳州市入海河口(漳江口、东溪口)和近岸海域(东山湾、宫口湾)的监测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入海河口污染物输入对近岸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河流陆源的有机、氮、磷污染物入海通量越大,所对应的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越差,富营养化趋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敌草隆、石油烃对舟山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调查分析了2011-2013年舟山主岛西部近岸海水中敌草隆的含量,同时调查分析了2011年至2012年间该海域中表层海水中石油烃的含量.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海水中敌草隆检出浓度范围为<3~52.1 ng/L,平均浓度为<11.1 ng/L.表层海水中石油烃检出浓度范围为0.019.~0.244 mg/L,平均含量为0.066 mg/L,未超海水水质四类标准,符合海洋功能区划要求.连续3年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域中敌草隆的含量呈现缓缓上升趋势,对调查海域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有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研究海域水环境容量是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础,控制和减少陆源污染是改善近岸海域环境状况的根本之策,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该文选择福建省湄洲湾海域为研究区域,通过调查湄洲湾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环境质量状况监测,估算该海域环境容量,得到该海域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为该海域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保护和进一步改善近岸海域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常规监测点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岸海域常规监测布点中应用总体均值μ区间估计法处理调查监测资料,通过确定代表性海域达到保证布点代表性的目的,并讨论了这种方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4年~2008年兴化湾近岸海域的监测调查资料,采用水质单因子质量指数评价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水平法对兴化湾近岸海域水体营养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并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对兴化湾近岸海域近5年的富营养化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已受到有机污染,并呈现出高富营养化状态,同时受到氮限制;有机污染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富营养化指数呈不显著上升趋势,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具有高度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涂子欣 《科技信息》2012,(18):373-374
本文根据2008~2010年对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入海河口(漳江河口)及其输入海湾(东山湾内)的监测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入海河口污染物输入对近岸海域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河流陆源相关污染物输入量越小,所对应的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越好,水质状况有明显变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石臼港近岸海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变化情况,探明该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本研究根据2016年11月(春季)在石臼港区近岸海域进行的游泳动物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游泳动物资源群落结构特征,并结合2016年5月调查数据分析该海域游泳动物的季节变化。本次调查在该海域共捕获渔业资源种类64种,尾数资源密度为118.22×103 ind./km2,质量资源密度为447.56kg/km2。优势种为戴氏赤虾(Metapenaeopsis dalei)、尖海龙(Syngnathus acus)、短蛸(Octopus minor)、口虾蛄(Enedrias fangi)。该海域秋季游泳动物种类数量明显高于春季,但资源尾数密度和资源质量密度远低于春季。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近岸海域环境的现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理论上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了影响近岸海域环境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近岸海域环境现状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罗明云  陈伟 《中国西部科技》2004,(24):115-116,93
本文根据近岸海域环境的现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理论上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了影响近岸海域环境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近岸海域环境现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钦州湾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及评价钦州湾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程度。【方法】2010年3月(春季)及2010年9月(秋季)在钦州湾近岸海域布设9个站位进行水质、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调查。采用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对调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钦州湾近岸海域春季、秋季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20、3.68;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37、3.35;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33、2.89。【结论】以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2010年钦州湾近岸海域污染等级为轻污染;以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污染等级为轻度污染至无污染;以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进行评价,污染等级为轻中污染。相对于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能更灵敏地指示和评价海洋环境的污染形势,但其评价标准和方法有待更多的调查和研究来进行验证和修正。单一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海域污染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海洋环境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福建省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现状进行评价,进一步分析影响近岸海域水质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为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舟山近岸海域秋季浮游动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11月(秋季)在舟山近岸及邻近海域(29.0°-31.0°N,121.5°-123.0°E)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综合调查,用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采集得到的浮游生物样本,对该海域的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均匀度指数、多样性等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舟山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83种(包含浮游幼虫),其中种类数最多的为桡足类,共有30种,优势种共有20种,为小毛猛水蚤、小拟哲水蚤、大同长腹剑水蚤,双生水母,百陶箭虫,漂浮小井伊糠虾等。调查海区浮游动物丰度处于5.19~3 774.54 ind/m~3之间,其空间分布呈现近岸低,近海高的特征。本次调查海域整个水层的温度平均值、盐度平均值也呈现近海相对较高而近岸相对较低的趋势。在舟山本岛东部,由于台湾暖流的经过,温度和盐度较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较为复杂,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4年~2008年全省近岸海域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污染防治和近岸海域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近岸海域富营养及赤潮发生特征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浙江近岸海域的富营养化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对本海域赤潮发生的历史事件从发生时间、空间、规模及种类变迁上进行归纳分析,并介绍2003年的赤潮贝毒调查情况.  相似文献   

15.
秦皇岛海域洪季水动力及污染物扩散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实测资料验证的秦皇岛近岸海域二维水动力和污染物扩散模型,研究了秦皇岛近岸海域洪季大潮水文条件下的水动力和污染物扩散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风对秦皇岛近岸海域水动力和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研究发现,秦皇岛近岸海域落潮流为东北(NE)向,涨潮流为西南(SW)向.在渤海夏季风作用下,秦皇岛近岸海域整体水位略有降低;落憩时刻,石河口以北海域流速降低,石河口以南海域流速增加;涨憩时刻,石河口以北海域流速略有增加,戴河口至滦河口间海域流速降低.化学需氧量(COD)扩散方向与涨落潮方向一致,涨落憩时刻,COD浓度均在滦河口以南海域降低,洋河口以北海域增加.  相似文献   

16.
天津近岸海域水体富营养化和无机氮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倩  周晶 《天津科技》2007,34(3):93-94
利用1996—2004年天津市近岸海域水质监测结果,分析了天津近岸海域水体营养化状况和主要污染因子无机氮的污染状况及特征,提出天津近岸海域水体无机氮污染严重,海水盐度对无机氮浓度产生一定影响,富营养化突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及评价钦州湾近岸海域夏季海水富营养化水平状况。【方法】2010年6月采集钦州湾近岸海域15个站位的海水样品,测定海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PO4-P)等的浓度;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污染程度进行评价,采用海水富营养化指数法以及潜在富营养化程度评价模式对海水富营养化水平进行评价。【结果】钦州湾近岸海域夏季海水中COD平均浓度为1.00mg/L,DIN平均浓度为0.12mg/L、PO4-P平均浓度为0.01mg/L。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钦州湾近岸海域海水中COD浓度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DIN浓度超标率为20%;PO4-P浓度超标率为20%。海水富营养化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钦州湾海域海水富营养化指数平均值为0.47;海水潜在富营养化程度评价模式评价结果显示,钦州湾海域海水营养级别为Ⅱ级。【结论】钦州湾近岸海域海水受无机氮及活性磷酸盐污染;海水富营养化水平为贫营养;钦州湾近岸海域海水富营养化程度主要受陆源污染物及海水养殖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良德 《海峡科学》2014,(6):101-103
近年来,福建省沿海各市(区)经济、社会状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岸海域有的监测站位已不具有代表性,不能准确反映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状况的变化,个别点位因填海等海岸工程设施建设和码头建设,已不具备监测条件。因此,有必要在现有近岸海域监测站位的基础上,对近岸海域监测站位进行适当的调整、优化和补充。  相似文献   

19.
采用综合分类指数对2007—2011年塘沽近岸海域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分析和讨论,用来找出滨海新区塘沽近岸海域水质变化规律及其污染产生的原因,从而为治理近岸海域水质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近岸海域主要港湾水质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对福建省近岸海域港湾水质影响较大的8个指标,对福建省近岸海域9个主要港湾进行模糊聚类分析,根据不同的置信水平客观分类,归,把福建省近岸海域9个主工港湾分成3类,并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近岸海域港湾水质污染的一些有效措施,其重点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并配合其它措施协同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