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采用蓄满产流模型,根据流域形状不同,导出了相应的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公式。公式的应用中考虑了雨量时间分布,不仅可直接计算出设计洪水的洪峰流量,而且还可以计算出设计洪水过程,使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更加合理。文中结合江西良田流域实例,采用本文研究成果,推求出的设计洪水过程,成果合理,计算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
加入古洪水资料后的设计洪水成果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长江,黄河,海河及淮河的部分河段上古洪水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按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洪水计算的方法,将有古洪水资料的洪水计算成果与无古洪水资料的设计洪水成果相比较,从参数区域协调平衡、相同控制面积下设计洪水成果等的合理性检查方面论述加入古洪水资料后其设计洪水成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峡工程设计洪水的期望概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根据我国提出的设计洪水期望概率的普遍计算公式而采用统计试验技术计算洪水期望概率的方法,並对长江三峡工程设计洪水的期望概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长江三峡工程千年及万年一遇设计洪水的期望概率都接近或略小于设计频率.这不仅说明了该设计洪水确实达到了预定的安全标准,同时也有力地论证了该设计洪水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小型水库设计洪水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湖北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采用瞬时单位线法,编制Excel程序计算宜昌市法官泉水库设计洪水,对洪水成果进行合理性分析,并阐述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结果表明,洪水成果合理,计算简单,精度高,可供湖北省小型水库设计洪水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5.
设计洪水的分析与计算对于工程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是工程建设的依据,文中结合实际工作,分析了秦安县中小河流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并对设计洪水成果进行了合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设计洪水的影响,采用同频率放大的方法计算设计暴雨,并构建潢川流域的SWAT模型,从而推求出设计洪水。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淮河上游小流域设计洪水的影响,通过对设计洪峰、洪量及洪水过程的分析表明: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前后,相同频率下的设计洪量减小,且频率越大,减小越多;不同频率下的设计洪峰均有减小趋势,且频率越大,减小越多。对上述设计洪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设计洪水变化规律明显,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设计洪水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周晓峰 《科技资讯》2014,(15):41-43
针对笔架水库无实测水文资料的情况,根据《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和《四川省水文手册》推求了设计暴雨,分别采用瞬时单位线法和推理公式法推求了设计洪水,并对设计洪水成果进行了简单地分析。通过对设计洪水的计算、分析与研究,本文为该类型小型水库的无实测资料的洪水过程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工程水文专业中的设计雨量、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总量等洪水要素是电力工程水文条件分析计算最重要的几个计算参数,其计算方法通常是采用山西省各地区水文计算手册中的有关公式进行计算,不仅计算过程较为复杂,而且计算过程中容易产生错误、工作效率不高。针对此情况,编制和开发了《山西暴雨洪水计算软件》,通过多次验证,《山西暴雨洪水计算软件》所有的计算误差均在本专业技术规程、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计算成果的精度和准确度完全可以满足水文专业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张峰水库设计洪水计算方法比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种方法对张峰水库设计洪水进行了分析计算,并通过对计算成果的分析比较。较为合理地确定了张峰水库的设计洪水。  相似文献   

10.
历史洪水重现期的误差对设计洪水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历史洪水及其重现期的误差对洪水频率计算成果的影响及不同适线准则下计算结果的差别。计算表明:历史洪水重现期越长,设计洪水成果的稳定性越好;精度越高,按平方和准则(离差平方和达最小)比绝对值准则(离差绝对值之和达最小)适线更好一些。在本文采用的适线准则前提下,尽管历史洪水重现期有一定误差,但仍能有效地提高设计洪水成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试论清代中晚期汾河上游人类活动与太原水患加剧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应用水患频率五年滑动平均数法,分析了清乾隆初年至公元1911年间太原阳曲两县水患频率的增长情况,指出:乾隆初年fd=0.085,fd〈0.2水患较轻,但以后逐步加剧,至清末0-2〈fd〈0.5灾情已相当严重,同频率的特大洪峰增大了一倍以上.分析认为这与汾河上游人口增加、耕地扩张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2.
北江流域历年洪水强度大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江流域石角站为研究对象,利用目标转换式将投影寻踪模型的约束去除,并通过人工鱼群优化算法的自适应搜索,寻找到最优投影向量。结果表明:人工鱼群优化的无约束投影寻踪模型进行洪水强度大小比较时,有利于人工鱼群算法优化性能的发挥,并且所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其中,北江流域石角站2006年的洪水是1954-2006年53 a强度最大的洪水,此外1964、1966、1968、1982、1994和1997年的洪水强度也较大,仅次于2006年。这说明北江流域的洪水情势不容轻视,要加强北江流域的防洪工作,确保北江大堤的防洪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防洪形势严峻.洪水保险作为非工程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完善太湖流域防洪体系的不可或缺部分,同时也可为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洪水保险提供试点经验.该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太湖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防洪安全的角度,阐明了在太湖流域实行洪水保险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太湖流域中长期洪水保险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taking railway flood in Xinjiang Line of New Eurasian Continental Bridge as an example, the dynamics mechanism of railway flood has been studied by using Chaotic Theory. During study, some nonlinear features of railway flood, such as correlation dimension D2 and Kolomogorov entropy K, are analyzed based on time-series of railway flood in Xinjiang Line of New Eurasian Continental Bridge. Results show: time-series distribution of railway flood has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Chaos dynamic system, and the variation of railway flood frequency is a definite low-dimension Chaotic attractor.The average length of Tp (Tp = 15d) calculated in this paper, which shows the time of forecasting by this Chaotic dynamic system, is close to the reality.  相似文献   

15.
利用Delft3D模型, 模拟黄河下游滩区洪水漫滩过程, 获取漫滩范围和洪水淹没水深等洪水致灾参数。基于地形和防洪条件, 划分洪水漫滩淹没单元, 参考联合国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对各淹没单元的危险度和易损度评估, 得到不同洪水量级下各淹没单元的洪水漫滩风险度空间分布。结果表明, 占滩区总面积近 50%的淹没单元的洪水漫滩风险等级随洪水量级的增加而稳步增加, 为“水险同期”类淹没单元; 39.7%的淹没单元在十年一遇洪水情景下呈现极高风险度状态, 即“小水大险”状态; 11.67%的淹没单元稳定地处于相对较低的风险度等级, 漫滩风险不受洪水量级影响, 为“稳定低险”类。因此, 对于黄河下游滩区洪水漫滩风险, 应当重点防范主要集中分布在高村至艾山河段的“小水大险”类淹没单元, 同时应以十年一遇, 甚至五年一遇的洪水情景作为洪水防范工程措施布设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反思已有防洪减灾措施的基础上,基于"洪水和泥沙资源化"的考虑,提出了长江中游荆江和江汉-洞庭地区防洪的措施,即:"采沙扩湖、清淤改田",实现"再造云梦泽、扩张洞庭湖",扩大江汉-洞庭地区洪水调蓄空间,在"蓄泄兼筹,以泄为主"和"江湖两利"的原则下,达到防洪减灾、冷浸田改造和改善血防工作的统筹考虑,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基于水位安全裕度理论的太湖流域北部城市排涝与区域防洪标准衔接方法,剖析现状城市排涝与区域防洪标准的衔接性,并通过不同标准组合方案的试算,分析了区域和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变化对关键断面出入水量的影响,并基于水位安全裕度评估方法提出了相衔接的城市排涝标准与区域防洪标准设计组合。研究结果表明:现状太湖流域北部区域防洪与城市排涝标准基本具备抵御50年一遇洪水的能力,但城市、区域层面防洪排涝能力与需求表现出不衔接,表现为城市内部水位远低于防洪设计水位,而区域水位则接近甚至超出防洪设计水位,防洪能力略显不足;不同区域防洪标准提升导致的外排格局变化特征具有显著差异,武澄锡虞区、阳澄淀泖区防洪能力提升通过扩大向长江泄洪实现,湖西区则通过扩大向太湖泄洪实现;限制城市大包围外排水量对缓解城市外部区域防洪压力的效果有限;太湖流域北部50年一遇区域防洪标准与20年一遇城市排涝标准是相衔接的标准设计组合。  相似文献   

18.
以东莞低涌变电站为例,讨论100 a一遇洪水时上游发生溃坝的洪水波演进的特性。针对电站所处挂影洲围四周河道环绕的特点,将整个溃坝过程分三阶段模拟。首先利用二维溃坝模型模拟得出溃口流量、洪水流场、溃坝波高及其传播时间等特征;再讨论溃坝波传播并淹没整个挂影洲围的过程;最后应用堰流公式等计算洪水逐渐抬高水位,直至与河道水位齐平过程的水位流量过程线。以此来探讨从堤坝溃决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水位、流速和流量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洪水等级是用来定量刻划洪水强弱及其潜在破坏力量级高低的物理量,是对洪水灾害致灾因子强度的客观分级.在闵骞幂函数洪水等级公式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洪峰流量或洪峰水位的标准化值进行洪水等级划分,并对嘉陵江北碚站洪水等级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20.
通过6个洪水指标因子融合了洪水具有时域性和动态性的特征,提出了洪水能级的概念,并建立了模拟退火算法的模糊K-means聚类模型,以它为确定洪水能级的背景模型来量化洪水能级,根据最优目标函数,确定最佳洪水能级的级别数。在此基础上,以北江流域为例,建立了径向辐合型洪水能级跃迁图,从全新的角度论述人类活动影响的利弊。研究结果表明:强干控支措施的实施及水利工程的建立,实现了各支流洪水能级输出的转变,改善了流域的防御性能,由"开放"型转变为防洪能力较强的"防御"型流域,大大降低了干流洪水能级径内跃迁的可能性。科学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利于干支流洪水能级的削弱,缓解干支流的防洪压力。同时,本研究提出的洪水能级概念及其计算模型具有可拓性,为洪水的分类、频率的计算、洪灾的评估等工作提供了新的起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