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刺玫果的理化性质和理化鉴别方法做了初步研究,为刺玫果的初步鉴别提供了7项理化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战骨茎石油醚部分的化学成分,将战骨茎质量分数为70%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充分萃取,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反复对石油醚部分进行成分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鉴定结构,从战骨茎的石油醚部分共分得4个化合物,分别为木栓酮(Ⅰ)、β-谷甾醇(Ⅱ)、熊果酸(Ⅲ)、β-胡萝卜甙(Ⅳ).其中化合物Ⅲ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也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银合欢叶的乙醇提取物除去叶绿素后,分别用乙醚、乙酸乙酯、水饱和的正丁醇充分萃取,乙酸乙酯部分经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得三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O-α-L-鼠李糖甙(Ⅰ)、槲皮素-3-O-α-L-阿拉伯糖甙(Ⅱ)、杨梅素-3-O-α-L-鼠李糖甙(Ⅲ),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正丁醇部分酸水解后,经色谱、紫外光谱分析,并通过与标准品对照,发现甙元成分单一,主要为槲皮素.  相似文献   

4.
海南血桐叶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分离纯化技术,对海南血桐叶子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浸膏进行了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法结合理化分析对提纯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首次从海南血桐叶子中分离得到β-谷甾醇,木栓酮,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和2一萘酚这5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海南臭黄荆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南臭黄荆(Premna hainanensis)根用质量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充分萃取,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反复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二十六烷酸(Ⅱ)、β-胡萝卜苷(Ⅲ)、木栓酮(Ⅳ)、羽扇豆醇(Ⅴ),对羟基苯甲酸(Ⅵ).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在活性追踪指导下,综合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分离技术,从海南青梅茎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4个白藜芦醇类化合物.根据ESIMS、NMR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并通过与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diptoindonesin G(1),(+)-ε-viniferin(2),hopeahainol(3)和hopeahainol C(4),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抗肿瘤活性表明,化合物1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均具有微弱的增殖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36.1,20.4μM.  相似文献   

7.
对中药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ex Widder)全草的化学成分和抗菌活性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正反高效液相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对苍耳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分别为:对甲氧基苯甲酸(1)、蒲公英赛醇(2)、羽扇豆酮(3)、α-菠甾醇(4)和苍耳皂素(5).其中,化合物2和3为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以平板打孔法测试提取化合物对不同菌种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2~5对蕃茄早疫、黄瓜枯萎、蕃茄灰霉和苹果腐烂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以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引发剂,合成了一种非水溶性的β-环糊精聚合物(β-CD聚合物),并研究了该聚合物作气相色谱固定相的有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对一系列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本文还对化合物的分离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滤、乙酸乙酯萃取、大孔树脂柱层析等工艺,从工业上生产大豆分离蛋白的副产物———大豆乳清中提取出一种棕黄色膏状物.通过颜色反应、紫外光谱对提取物进行了初步的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物中含有异黄酮类物质,但其含量和组成情况还需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海南产三叉苦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产三叉苦[Melicope ptelefolia(Champ.exβenth.)Hartley]茎用质量分数为75%的乙醇提取,提取液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和正丁醇充分萃取,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反复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phthalicaciddibutylester)(1),香兰素(vanillin)(2),β-谷甾醇β-sitosterol(3),木栓酮(riedelin)(4),β-胡萝卜苷(一-daucoster01)(5),leptonol(6),苯甲酸正丁异丁酯(phthalicacidbutylisobutylester)(7),methylleptolA(8),异吴莱萸酮酚(isoevodion01)(9),leptenA(10),evodione(11),东莨菪素(scopoletin)(12),其中化合物(2)、(4)、(7)、(12)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对苯醌、二乙胺、二氧化硫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反应转化率达到 48 5 % ,制得 1 ,4—二羟基— 2—苯磺酸二乙胺盐 ,产品结构经1HNMR和IR分析证明与预期结构相符 .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聚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聚苯乙烯-丙烯酸(PnBA-AA/PS-AA)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合成工艺和动力学。讨论了不同乳化剂种类、乳化剂总用量、混合乳剂配比、加料方式、单体组成比、交联剂用量、丙烯酸用量对LIPN乳液聚合稳定性、乳液的化学稳定性和乳液性能的影响。用化学法测定了LIPN生成反映的转化率-时间曲线;并计算出相应,聚合速率-转化率曲线。结果表明,用一定配比的MS-1和OP-10混合乳剂,适宜的丙烯酸、交联剂用量和单体组成比,用滴加法加入壳层组分,可获得涂料用耐候性好、抗污性强的LIPN复合乳液。动力学曲线表明,LIPN的生成反应有自身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苯乙烯和丙烯酸乙酯作为固相微萃取吸附质的合成工艺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反应 ,以甲苯、乙酸乙酯为混合溶剂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 ,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苯乙烯和丙烯酸乙酯的聚合 .较佳的聚合条件是苯乙烯与丙烯酸乙酯单体配比为 1∶1 ;溶剂用量 1 4mL ;反应温度 95℃ ;引发剂质量百分数 0 .3% ;反应时间 1 0h .利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的单体比进行分析 .该聚合物作为固相微萃取涂层对卤代芳烃有良好的萃取、分离效果 .  相似文献   

14.
用邻胺基酚或水扬酸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制得中间体2,6-二氯苯并唑,用对苯二酚和2-氯丙酸经一步合成了另一中间体2-(4-羟基苯氧基)-丙酸乙酯,再使两个中间体在相转移催化剂催化下缩合得到除草剂2-(4-(6-氯-2-苯并唑氧基苯氧基)丙酸乙酯.全程收率为51%.  相似文献   

15.
色—质联用分析丁香花蕾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红  梁敏  韩家军 《高师理科学刊》2003,23(1):42-43,59
对黑龙江产木犀科 (Syringa)紫丁香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利用乙醇浸泡 ,提取物浓缩并用正己烷和乙酸乙酯萃取工艺进行提取 ,利用柱色谱进行分离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确定得到 2 8种主要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16.
乳酸乙酯合成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以卤化物为催化剂,以乙酸乙酯为溶剂合成乳酸乙酯的新方法。研究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溶剂的用量对乳酸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工艺简单、产率高、产品易分离、无工业废物,是生产食用香料增效剂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单体接枝改性制备炭黑填充型天然橡胶复合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炭黑(HAF)、天然(NR)胶乳为主的体系中,引入适当的单体(M),利用单体对橡胶乳液接枝的同时,与炭黑表面发生接枝反应,实现其与橡胶大分子链通过化学键相连接,制备炭黑填充型天然橡胶复合材料(NR/HAF/M),复合材料表现为良好的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及耐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混合醚的合成及液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一种经济简便的均相反应制备纤维素混合醚.乙基纤维素(EC)在乙醇溶液中和醚化剂反应制取乙基丁基纤维素(BEC)、乙基庚基纤维素(HEC)、乙基苄基纤维素(BZEC)EC和这三种混合醚均具有溶致和热致液晶性.HEC和BZEC的临界浓度比EC高,三种混合醚的熔点均比EC低,而热致液晶形成温区均比EC宽.  相似文献   

19.
水基Fe3O4磁流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几年,许多研究集中在兼具液体流动性和固体磁性的双重性质的磁流体的制备上.磁流体中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大约10nm左右.为防止粒子团聚必须将粒子进行很好的分离,这种分离由向液体中滴加表面活性剂来完成.所以表面活性剂对形成稳定的磁流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中我们找到了有效形成水基磁流体的两种表面活性剂.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纳米粒子,并且用双层表面活性剂对粒子进行包裹.纳米粒子的大小通过XRD及TEM分别进行了表征.本文获得了粒子分散良好的稳定的水基磁流体.主要对磁流体的粘度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流体的粘度很小并随外磁场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羧甲基淀粉钠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羧甲基淀粉是重要的变性淀粉之一,用途广泛,本文以马铃薯为原料,用乙醇溶剂法制备了马铃薯羧甲基淀粉钠,研究了氯乙酸、氢氧化钠、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乙醇浓度、乙醇溶液体积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以粘度为目标,用正交实际方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