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满足冬季净水厂房温度保持在7℃以上的生产需求,在传统市政供暖的基础上,通过低谷电相变储热技术的应用改造,将净水厂办公区采暖与生产区供暖进行有效分离,实现了整个水厂分区域、分时段供暖。低谷电相变储热技术对供热一次端进行改造后,采用电锅炉+热库供暖系统供暖,在夜间谷电(23:00~次日7:00)时段维持空间防冻保温采暖的同时对热库充热,并在其他时段利用热库供暖。从2017年采暖季整体运行情况看,在满足水厂供暖需求的同时,为企业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2.
根据卡林纳循环发电效率高及氨水朗肯循环蒸发过程和冷凝过程都有较大温度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在非供暖季利用卡林纳循环发电而在供暖季利用氨水朗肯循环排热加热供暖水的卡林纳循环与氨水朗肯循环(AWKRC)组合系统.AWKRC组合系统在卡林纳循环基础上通过阀门切换实现循环流程转换.研究分析了AWKRC组合系统在非供暖季的发电性能和供暖季的热电联供性能,分析了氨水朗肯循环工作浓度对循环效率的影响.在给定计算条件下,非供暖季卡林纳循环的热效率和动力回收效率分别为20.9%和17.4%;而在供暖季氨水朗肯循环的热效率和动力回收效率分别为17.0%和13.0%,且其综合回收效率可达19.2%.  相似文献   

3.
针对谷电相变电蓄热供暖系统,有谷电时间段既蓄热又放热供暖和非谷电时间段单纯放热供暖两种不同的工况,不同的工况系统参数变化较大的问题,设计了分工况变论域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根据不同工况选择对应的控制器且其论域伸缩因子自适应调整;考虑到供暖过程中蓄热炉炉温的变化,把不断变化的蓄热炉炉温作为可测干扰,设计了自适应前馈补偿控制器对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的输出控制量进行补偿,通过实时辨识供暖系统模型,实现前馈补偿控制器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在不同工况下实现对期望供暖出水温度的实时跟踪,显著地减小了供暖出水温度误差,提高了供暖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据国内目前的政策环境,大力推进新建住宅节能、统一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设计和安装标准,并且不少设备安装存在隐患,而经过一体化设计安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实现了功能与外观的完美统一,特别是不能集体供暖的家庭用户建筑中,效果更加明显.我们设计实现了洗浴供暖一体化,给大多数农村家庭用户带来了方便.该设计是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太阳能热水器系统.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并且实现了洗浴供暖一体化.通过太阳能发电给系统供电,同时利用发电产生的余热对水加热,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利用STM32作为主控芯片,通过键盘用户可以任意设置水温和空气温度.通过传感器测量水温及空气温度,由主控器控制电机的转速控制两水管的流量,进而控制水温.通过水位传感器测量水桶内的水位,并提示水位信息.并判断水位高低并提示是否蓄水或自动蓄水.通过温度传感器传输空气温度信息.并将热水器一部分水流向暖气片,给室内供暖,达到了洗浴供暖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辅助加热方式和蓄热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得出:1)单水箱辅助电加热方式系统简单、投资少,但耗电量大;2)双水箱辅助电加热方式耗电量比单水箱辅助电加热减少,但不能利用夜间低谷电蓄热;3)多水箱热泵辅助加热方式的耗电量比辅助电加热方式大幅减少,而且能够能利用夜间低谷电蓄热,但系统的初投资较大,可用于较大规模的系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中一精锻有限公司锻造工艺中高频加热冷却水余热及当地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建立可以为厂区供暖的余热回收系统,解决工厂在冬季无配套设施的供暖需求.方法构建基于水源热泵技术为基础的高效余热回收系统,主要包含五个子系统,该系统将低品位热源进行转移、集中以满足供暖需求,并运用蓄热水池对供暖温度进行调节·结果在冬季放假与正常工作期间两种工况进行实地测量,在无余热情况下,工厂室内温度可以达到7℃以上,满足工厂保温要求;当环境温度为-25℃,三台热泵机组同时运行时,稳定供暖出水温度为55℃、供暖回水温度为51℃,其厂房温度稳定在15℃以上,达到设计要求;通过数据计算在热泵稳定状态下制热能效比保持在6.0左右.结论通过锻造余热回收系统,保证了锻造生产中冷却水的供应,为厂房和办公室的供暖和生活用水提供了生活保障,减少了对环境的热污染.  相似文献   

7.
该文主要介绍了一种电袋复合除尘器的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铂热电阻PT100对设备的温度进行采集,处理器根据采集到的温度和预设温度进行比较,继而控制温度调节单元对设备的温度进行调节,温度控制系统主要用于电袋复合除尘器的高压电场绝缘子加热及灰斗加热,确保绝缘子温度,保证不出现结露,防止绝缘子击穿放电;通过对灰斗进行恒温控制,确保灰斗不粘灰,从而保证电袋复合除尘器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刘莉莉  来帅 《甘肃科技》2012,28(8):14-16
论述了智能化太阳能供暖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法,该系统根据PT100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太阳能真空管出水口温度和室温,利用单片机控制水泵、电磁阀实现储热、供暖,实现太阳能的高效利用,昼夜不间断供暖,供暖温度灵活可调,从而降低了热量的浪费.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要响应国家减排承诺,实现全民参与节能减排目标,高效利用热网资源,提高热网运行效率,可以推广采用室内温度监控系统为供暖企业提供调节入户热网流量的手段和经济运行的方法。通过使用室内温度采集监控系统,可以使供暖企业实时了解用户室内的温度变化情况。当天气变冷时,通过室内温度采集监控系统可以及时了解用户的室内温度情况,可以通过提高供水温度和加大输出流量的办法提高用户的室内温度到合适的水平;当天气转暖时,通过室内温度采集监控系统反映的实时数据,可以适当减少供水温度和输出流量,从而实现按需供热,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该技术通过冬季关闭矸石热电厂的冷却塔,运行汽轮机凝汽器与供暖热用户之间的循环水泵,实现冷却循环水的闭式循环,使循环水直接进入供暖系统内,将循环水经冷却塔蒸发散失的热量全部回收用于供暖,当天气温度较低时,通过调整汽轮机凝汽器冷却循环水的温度,来满足供暖温度要求,可节省大量的热能,降低供暖成本,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1.
介绍的是一种运用模糊控制手段实现恒温供暖的自动控制系统,同时又可以根据不同热用户的需求,实现室内温度的手动控制。该系统应用温度传感器采集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作为输入信号,通过PLC控制变频泵转速,同时该系统还可以通过手动调节变频泵转速,根据热用户的需求手动调节室内温度。  相似文献   

12.
水源热泵应用低温地热的节能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源热泵是商业,公用建筑供暖空调的一种有效装置。WLHP系统通过热回收和热平衡取得节能效果。WLHP系统的水源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6℃-32℃之间,空调工况下,热泵的排热通过冷却塔散热控制水源温度不超过32℃。供暖工况时,热泵的吸热通过加热器控制水源温度不低于16℃。同时供冷供暖是WLHP系统独特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无线石墨烯电热膜加热器.该系统以石墨烯电热膜为加热源,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基于SIM900A的GSM模块和蓝牙通信模块,利用手机可以实现无线温度控制.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每平方米面积的石墨烯电热膜可以为4.0 m~3体积的室内环境供暖.将环境温度从15℃加热到20℃只用了1.94 min.该系统可实时检测温度,并且能够远程控温和报警,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智能、安全于一体的新的室内供暖方式.  相似文献   

14.
针对北方农村地区“煤改电”供暖方式带来运行费较高的问题,以及农居环境室温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座椅辅助供暖方式.分析局部供暖方式下人体热反应的变化规律,研究人体整体热感觉、整体热舒适,以及整体热可接受度在座椅加热前后的变化和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座椅加热可以有效改善人体热反应,环境温度偏离热中性环境越多,改善程度越明显;3个热反应指标在加热前密切相关,加热后因热感觉分布不均匀出现分离;以整体热舒适作为评价指标,对整体热感觉与热感觉不均匀度做线性回归分析,拟合度较高(R2=0.896);而引入平均皮肤温度与整体热感觉做拟合分析,拟合度较好(R2=0.916).由此得到结合主观热反应与客观生理指标的综合预测评价模型,经验证预测效果较好(R2=0.903).  相似文献   

15.
针对集中供暖存在的费用收缴困难及按住房面积收费的不合理问题,提出了一种以STM32为核心供暖计费系统,该系统可根据用户对供暖时间、供暖区域和温度的需要,按照供暖用时进行计费,住户可通过系统上的键盘或以手机短信方式控制暖气电磁阀门通断控制供暖的启停,达到了减少能源浪费和供暖费用的支出的目的。另一方面,供暖企业可以及时得知目前住户的用暖情况,进而决定供暖量和供暖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校园供暖管网温度固定,楼宇供暖温度不能随环境温度变化而进行调整,管网故障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提出一种基于ZigBee的校园智能供暖管网系统。该系统以CC2530芯片为核心,组成温度、压力、水位等参数采集控制节点,将节点设置于校园各楼宇的阴、阳面及锅炉房等位置,保证锅炉安全运行;实现校园各个控制点温度及时随环境温度调节;管网出现堵塞或泄漏时,及时报警提示处置险情。实验表明,同一楼宇阴、阳面可实现室内温度标准统一,达到节能、舒适、安全、高效的供暖需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平面感应加热工艺线圈磁场难以有效集中、回路空气阻抗过大、加热不均匀等困难,以航空应用较广的镍基高温合金Inconel 718为研究对象,开发了一种表面加热温度可精确调控的可移动平面强化感应加热工艺,并进行了电-磁-热场耦合转变机理以及加热温度的精确调控分析。基于Flux2D建立了该工艺的电-磁-热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影响加热温度的主要工艺参数,并结合所搭建的实验平台进行了加热温度验证。此外,结合响应曲面法(RSM)建立了温度的预测控制模型,主要输入工艺参数为电流强度、频率、移动速度和表面冷却系数。进行了三组不同温度分布形态的调控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RSM所建立的温度预测模型与实验的调控误差为20%,在可接受范围内。可以认为,通过合理调节该平面移动强化感应加热工艺参数,能够实现加热温度的预测和准确调控。  相似文献   

18.
潜水热水机是一种将海水或淡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并通过加压由脐带向水下输送至潜水员,从而给潜水员持续供暖的开放式加热系统。本文建立了某潜水热水机的传热模型,分析了其导热、自然对流、热辐射等传热情况及其保温,另对该潜水热水机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其次,还对其耐海水腐蚀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协调控制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实现电磁感应加热锅炉温度的快速稳定,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双PID结构,实时采样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偏差值及其变化率,通过模糊控制算法实时调整PID控制器的三个控制参数,实现对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的优化;同时,在系统的反馈回路中引入预估补偿装置,将滞后因子提前反映到系统的前向控制器,削弱系统惯性带来的迟滞性影响.基于Simulink的仿真结果显示:基于模糊控制的双PID控制系统在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的优化、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的协调控制方面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0.
制作金枪鱼罐头的首先通过蒸汽加热提取鱼柳,目前加热控制大多采用人工操作,会出现加热过头或欠加热现象,鱼肉及能源浪费严重,经济效益降低。针对此背景,开发一套基于PLC、电磁阀、触摸屏、温度传感器的智能温控系统,能根据实际温度和设定的理想温度,自动调整蒸汽阀门的开度及报警,实现了金枪鱼蒸汽加热温度的智能控制。通过实验表明,所设计的系统能够满足金枪鱼加热的要求,缩短了蒸煮的时间,得肉率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