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通过对参数不匹配、结构不同等情况下Chen氏超混沌系统与Lü氏超混沌系统的异结构同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控制的超混沌系统同步改进方法;并用双通道实现超混沌同步保密通信:一个通道传送超混沌系统的输出信号实现高精度同步,另一个通道传送用超混沌信号调制的信息信号.该方案利用超混沌信号进行数字信号保密传输,保密性更强;并且仅传输两路超混沌信号即可实现混沌同步和信号调制解调,信道利用率高;同时,自适应控制器设计简单,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超混沌同步保密通信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观测器的超混沌同步保密通信系统。用超混沌系统的多个状态量对信息信号进行复杂的加密后注入超混沌系统实现混沌调制,同时将加密后的信息信号混沌掩盖后传送出去。用状态观测器思想实现了发送系统和接收系统的同步,并在接收端将信息信号解密。由于用了超混沌系统的多个状态量对信息信号加密,增加了传输信号的复杂性,提高了通信系统的保密性。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种改进的新型超混沌系统模型,并提出了实现该超混沌系统同步的控制方法.然后,将该同步控制方法应用于基于混沌掩盖的数字信息保密通信.该方案中不需要将秘密传输的有用信息输入到驱动系统,且发送端只需要向响应系统传递包含两个状态变量的控制信息即可实现混沌同步.因此,该方法比已有方法具有更好的实用性.理论推导和计算机数值仿真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一类含保密信息的时变延迟混沌神经网络,提出了同结构H同步控制方案, 在实现同步后能有效恢复出隐藏的多路明文信号。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为同结构时变延迟混沌神经网络设计了H同步控制器,在此基础上应用Lyapunov方法分析了同步误差的收敛性。当同步误差收敛时,可根据被动系统状态恢复出所传输的隐藏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可以实现变时延混沌神经网络同步,并能恢复出多路明文信号。  相似文献   

5.
基于混沌同步的保密通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同步的保密通信方法。通过设计非线性状态观测器,构造了两个混沌系统并使其保持同步,从而实现加密信号的完全再现。同时分析了同步系统的稳定性,给出了设计非线性状态观测器的方法。应用熟知的Rossler混沌系统构建保密通信系统,并进行分析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设计简单、同步速度快、保密程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主要针对两个具有参数未知的模糊混沌系统设计模糊自适应采样控制器,并利用 Lyapunov稳定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获得系统控制器的增益,实现了一类参数未知模糊混沌同步.设计的自适应采样同步控制器与同类控制器相比更适合计算机控制实现,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一类参数不确定统一混沌系统的脉冲同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一类参数不确定统一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提出一种脉冲同步方法.该方法采用响应系统与驱动系统状态变量误差的线性反馈作为脉冲控制信号,驱动两个统一混沌系统达到全局渐近同步.基于脉冲微分方程理论,给出了统一混沌系统一组新的全局渐近同步判据,特别地,当脉冲间距与脉冲控制增益相等时,给出了更为简单和实用的同步判据,同时讨论了脉冲间距对同步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异结构混沌系统同步控制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目前混沌同步问题主要研究结构相似的混沌系统之间同步控制的现状,本文提出运用非线性控制定律实现两个异结构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实现了新的混沌系统和一类统一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并运用非线性控制定律设计控制函数,得到了控制系数的稳定范围.采用Matlab进行数字仿真表明该同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又利用EWB设计模拟电路,结果与Matlab的仿真结果吻合,更进一步证明了该同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由于传统相关延迟移位键控(correlation delay shift keying, CDSK)系统误码率(bit error rate, BER)较高, 提出一种降噪改进型多载波CDSK(noise reduction improved multi-carrier CDSK, NR-I-MC-CDSK)混沌通信系统。在发送端, 利用编辑器对混沌信号发生器进行改进, 使得每一路信息信号在一帧内可以传输2 bit, 并结合多载波技术, 每个复帧可传输2N bit。在接收端, 采用滤波器降噪的方法来减少判决变量中干扰项的方差, 之后通过过零解调出对应的信息比特。利用两种不同的信道模型, 对系统在理想信道情况以及实际信道情况下的信号传输过程进行了研究, 并推导了系统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BER公式, 最后对系统进行了仿真与性能分析, 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混沌通信系统在BER和数据传输速率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Rossler系统与统一混沌系统的异结构同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异结构混沌系统的同步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同步方案,研究了两个不同结构的混沌系统:Rossler系统与统一混沌系统的同步。系统参数已知时采用主动控制方法,通过设计适当的主动控制器,实现了响应系统与驱动系统的渐近同步;系统参数不确定或未知时采用自适应控制方法,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得出了两异结构混沌系统同步的充分条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器和参数自适应律,使得响应系统的状态变量渐近跟踪驱动系统的状态变量,且两个系统的参数估计值渐近收敛于其真值,仿真结果证明了两种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