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用场论及流体动力学的理论,分析了深小锥孔零件无芯棒开式冷挤压的变形特点,给出了该变形过程非稳态速度场的瞬时流函数方程,并由流函数方程建立了运动学许可速度场。分析了影响速度场变化的主要因素,从位置和形式2方面确定了刚塑性变形区边界和速度间断线方程。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预测开式冷挤压中极限变形程度的BP网络模型为例,针对改进的BP算法,讨论神经元作用函数、初始学习率及隐层节点数等对预测准确性的影响;确定了各参数的选择范围和选择比较理想的网络结构;为更好地预测极限变形程度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DEFORM-3D的管材开式冷挤压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式冷挤压是一种高效、节能、节材的先进成形技术。利用刚塑性性有限元软件De—form-3D对管材在开式冷挤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获得了挤压过程中的等效应力、等效应变以及速度场的分布云图,并对这些模拟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优化开式冷挤压工艺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花键挤压成形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DEFORM-3D软件对花键的冷挤压成形过程进行模拟;以金属流动、变形程度、成形载荷和模具磨损等作为花键成形过程中的衡量指标,分别设定15°、20°、22.5°、25°和30°的不同凹模入口半角,模拟分析对花键冷挤压成形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凹模入口半角为20°时,花键的整体成形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5.
高颖  赵军  李军  曹磊 《燕山大学学报》2001,25(4):356-358
为了预测各参数组合下的无芯棒开式冷挤压厚壁管件的伸长量,拓展开式冷挤压的实验结果,建立了无芯棒开式冷挤压厚壁管件的伸长量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的比较,二者吻合良好,为深入研究开式冷挤压工艺,建立开式冷挤压工艺设计专家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碳钢(45~#)开式冷挤压极限变形程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次通过试验给出了中碳钢 ( 4 5 #)在不同参数组合下的极限变形程度 ,并与低碳钢材料 ( 2 0 #钢、2 0 Cr钢 )的极限变形程度进行了比较 ;分析了厚径比及模具锥角对极限变形程度的影响 ;并给出了可供实际应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7.
对于无芯棒开式冷挤压厚壁管件的相对伸长量的研究与预测是设计开式冷挤压管类零件及其专用设备的依据.本文通过对厚壁管件无芯棒开式冷挤压尺寸预测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影响相对伸长量的主要参数,找出了它们与相对伸长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曲线,为指导实际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给工艺设计人员制订工艺、设计模具提供依据,对薄壁圆管件锥面型冲压缩口工艺进行了分析.在工件材料为理想刚塑性材料的假设下,应用考虑厚度变化的轴对称塑性薄壳理论并通过数据拟合,得出了不同锥角及库仑摩擦系数情况下工件缩口变形区应力的变化规律与分布模式,据此推导出了工件成形阶段最大应力、缩口力与最终壁厚、弧面曲率半径、所需管坯长度及小锥角时极限缩口系数的计算式,这些公式均易于推广应用到变形强化材料圆管件的分析中.  相似文献   

9.
奥氏体不锈钢的温差拉延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作者根据奥氏体不锈钢变形时的组织变化特征,采用温差拉延方法以有效地控制变形硬化程度,防止时效破裂,提高成形极限的制造新工艺。  相似文献   

10.
圆管挤凸冷挤压技术广泛应用在轿车座椅骨架加工中,但一模成形全工序冷挤压模具的综合技术实施难度大。首先对冷挤压零件全工序进行分析,并对冷挤压时坯料软化、表面及润滑处理做了规范的选择;然后,应用UG软件,设计了一种轿车座椅圆管挤凸全工序冷挤压模具,分析了模具的结构与原理;最后,做了实冲试验。试验表明,仅通过更换凸包成形组件,可解决两种制件的挤压加工问题,且制件成形质量符合检具检验,投产后模具能够适应批量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1.
耿小牧  张功  刘小文 《江西科学》2012,30(2):164-167
采用强度折减法分析了非均质岩体隧洞的稳定性,对比了不同岩层的强度折减对隧洞安全系数的影响。比较结果表明,仅对下层岩体进行强度折减所得的隧洞安全系数最小,仅对上层岩体进行强度折减所得的隧洞安全系数最大,而同时对两层折减(整体折减)所得的隧洞安全系数居中。整体折减所得的隧洞安全系数较符合实际,部分岩体折减方法所得的安全系数不合理。  相似文献   

12.
酸性大红的Fe-Cu内电解法还原脱色及其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Fe-Cu内电解法使酸性大红还原脱色,其机理是化学还原(零价铁还原和氢加成还原)与电化学还原共同作用的结果,偶氮双键还原为氢化偶氮.在酸性条件下化学还原起主要作用,而在碱性条件下电化学还原起主要作用.循环伏安法显示了铜阴极对酸性大红电催化作用,中性及碱性时比在酸性时更易在铜阴极上还原;而铁炭法中在炭上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有电化学还原作用.酸性大红的FeCu内电解法处理有较宽的pH值适应范围,脱色率可达95%以上,CODCr(化学需氧量)减少50%左右.提高反应温度可以改善酸性大红废水的内电解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电力变压器噪声除了本体噪声产生的低频分量,还包含冷却风扇产生的中高频噪声。有源降噪方法对低频噪声控制性能好,且灵活可控,但降噪效果受制于通道数量。在不增加通道数量的前提下,为了拓宽降噪频率范围,提出声子晶体材料与有源控制相结合的降噪方法。以DSP为核心控制器搭建了基于LMS算法的双通道有源降噪系统,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嵌入声子晶体材料的有源降噪系统降噪性能验证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针对变压器100~400 Hz的低频噪声,双通道有源降噪系统单频最大降噪量约20 dB,多频总降噪量可达9 dB。设计了对500~1 000 Hz中高频噪声抑制作用明显的声子晶体材料,对600 Hz单频降噪量约14 dB。嵌入声子晶体材料的双通道有源降噪系统,最大总降噪量可达16 dB,优于单纯的有源降噪。可见,声子晶体材料与有源控制相结合,拓宽降噪频率范围、提高降噪性能的方法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4.
不完备信息系统中的属性约简一直是粗糙集研究领域的一个难点.在不完备信息系统中,用以往的属性约简算法得到的约简结果中,某一属性要么属于该约简,要么不属于该约简.但在实际生活中,当属性以比较大的概率可区分两对象时,这就表明该属性可能以某一概率属于约简结果.基于这种想法,文中通过构造概率区分矩阵,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区分函数,提出了一种概率属性约简算法,分析了算法正确性.从该算法得到的约简,可以看出各属性属于约简的可能性.最后用实例表明该算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对楔横轧轴类零件的成形过程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与轧制实验。从断面收缩率角度研究了轧件的金属变形特点,发现小断面收缩率与常规断面收缩率的分界点在35%左右。对比分析了小断面收缩率与常规断面收缩率轧件的金属变形规律。结果显示:小断面收缩率轧件的主要变形发生在轧件外层附近,而常规断面收缩率轧件的主要变形是在轧件内部;小断面收缩率轧件比常规断面收缩率轧件存在更大的轴向拉伸不均匀变形,易导致轧件在横截面上呈现出椭圆化。  相似文献   

16.
降维是天体光谱数据预处理常用的手段之一,如何利用标号天体光谱数据,克服降维过程中的过分拟合,是提高降维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采用半监督学习,给出了一种天体光谱数据特征降维方法。该方法首先针对具有标号天体光谱数据,建立Fisher判别分析和PCA可变动选择的不确定关系;其次构建其半监督降维的全局最优化形式,通过特征值分解计算降维结果,从而有效地克服了天体光谱降维过程中的过分拟合问题;最后采用高红移类星体和晚型星SDSS天体光谱特征线数据集,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CEB-FIP(2010)模型采用MATLAB拟合徐变曲线,通过ABAQUS分析软件二次开发了收缩徐变计算程序。在参数验证的基础上,模拟计算了素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柱、单层三跨框架梁在不同参数影响下考虑徐变和收缩影响的竖向变形,提出了考虑钢筋影响的变形折减系数并分析了其影响参数,拟合了不同影响因素下柱的折减系数公式。结果表明:柱的尺寸、混凝土强度与折减系数为二次曲线关系,湿度、配筋率与折减系数为线性关系,轴压比对折减系数影响不大;梁的截面高度、混凝土强度、配筋率与折减系数为二次曲线关系,湿度与折减系数呈线性关系,梁上线荷载大小对折减系数影响不大;折减系数公式能很好地考虑钢筋对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生物质焦和活性炭粉作还原剂,在管式炉中进行了低品位软锰矿焙烧还原对比试验.分别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生物质焦用量等条件对软锰矿还原率的影响,对焙烧产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焦在焙烧时间和还原效率上优于活性炭粉;软锰矿焙烧还原依次经历Mn O2→Mn2O3→Mn3O4→Mn O过程;在焙烧温度为800℃,焙烧时间为50 min,生物质焦用量为10%时,软锰矿还原率可达98%以上,在此基础上导出了还原动力学方程,并证实还原过程由界面化学反应控制,表观活化能为43.896 k J·mol-1.  相似文献   

19.
基于区分函数与强等价集理论的属性约简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区分函数与强等价集理论的属性相对约简算法.在决策表的相对约简过程中采用区分矩阵来表达知识,并在区分函数的化简过程中引进强等价集的概念,通过去除强等价集的方法,使约简效率提高.现在已经证明,寻找决策表最小相对约简是典型的NP-hard问题,采用本文所提供的算法可降低问题复杂度,同时又可节省大量的计算存储空间.通过实例分析,证明该算法是求解全部属性相对约简的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差别矩阵的增量式属性约简完备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基于差别矩阵的属性约简完备算法得不到最小约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属性约简方法.该方法将信息论定义的属性重要性作为启发式信息,并通过构造一个条件信息熵算子对差别集合进行运算,同时利用算子来计算候选属性的剔除次序,采用宽度优先搜索策略使约简集合中含有最重要的属性,这样就解决了完备算法约简率低的问题.结合该方法并在分析对象集增量与差别矩阵关系的基础上,证明了增量约简定理,由此提出了一种增量式约简完备算法(CAIR),当新数据加入决策表时,算法可增量构造差别集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CAIR在大大缩短计算差别集合时间的同时,约简率比非完备算法提高了20.3%,是同条件下完备算法执行效率的13.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