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法律移植是法律近代化的有效途径,晚清旧法体制的困境与严重的滞后性决定了晚清法律移植的必要性。晚清法律移植作为中国近代法律移植的开端,初步建立了中国法律近代体系与法律原则,在中国法律近代化进程中起了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晚清法律移植也遭遇了法的"本土资源"——中国法律传统的有力抵制,从而决定了晚清法律移植对中国法律近代化推动作用的有限性。近代法制的核心精神——法治,在近代中国并未能真正地建立和实施。  相似文献   

2.
法律移植以理解为前提 ,理解是视域的融合 ;但中国传统文化的视域难与近代以来西方法律制度的视域融合 ,因为二者有着实质性差异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在中国培植近代以来西方法律制度所需要的文化生态环境———商业社会。  相似文献   

3.
近代在华外国“法律人“包括近代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商人、领事法官和“洋顾问“、“洋幕宾“.他们在华期间译书著书、创办教学机构和文化机构、向政府官员和政府机构“进谏“、参与变法修律、领事审判等活动,传播西方法律文化,推动了在近代中国法制变革和法制转型.  相似文献   

4.
"誓"以对上帝和诸神的信仰为理论基础,它的表现形式源于宗教生活,它体现了宗教和秩序、信仰与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在"刑起于兵"的中国法律传统中,"誓"在法律的起源中具有本源的意义;相比之下"誓"对西方法律传统影响更深远,它不仅把"法律必信仰"的理念植根于西方社会,而且把诚信观念、程序正义呈现于现代西方法庭.  相似文献   

5.
关于法律移植与本土化一直是法学界的争论热点,不同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在中国法学界关于法律移植与本土化的争执也由来已久,虽然至今仍未得出统一看法,但在法学界移植西方法律却已成为不争事实,在中国传统的诸法合体的法律体系中,刑法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以《大清新刑律》为代表的中国刑法近代化的过程确实非常艰难,但却推进了中国刑法的近代化进程,至今仍有较大的影响,我们应该进一步吸收西方先进的法律文化,并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创造出中国特色的法律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6.
法律逻辑作为法律实践中极其重要的法学方法论,我国的理论与实务界对其定位与研究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争论。回顾了西方近现代法哲学界对法律与逻辑关系的探讨,这些探讨,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法哲学界所兴起的法律论证理论,为中国法律逻辑的定位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维度,中国的法律逻辑应定位为法律论证的逻辑;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逻辑学界所兴起的非形式逻辑思想,为中国法律逻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方法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沈家本的法律思想,指导了清末的修律实践,开启了中国法律近代化的进程,促进了中西方法律制度的融合和中国近代法律制度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其法律思想又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是近代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也是近代法治主义的最早宣传者和鼓吹者。他的法治思想既是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系统总结,更是他在政治实践中对西方近代法治观念大胆接受和吸收的产物,是中西法律文化交流的结晶。梁启超的法治思想在当今仍有极为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西法治进程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本文从理论上阐述西方以“法律至上”和“限权政府”为核心的近代法治观的形成以及对中国法治道路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70年代,从洋务派中分化出一部分地主官僚士大夫,如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郑观应、陈炽、陈虬、汤震、何启,胡礼垣等。他们是中国第一代具有初步资产阶级意识的知识分子,是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和政治代言人。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他们力主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的全面改革,由此揭开了中国近代法律思想转型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行政法规及其特点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琦 《韶关学院学报》2002,23(11):16-22
中国近代具有现代意义的行政立法始于清末法制改革,在其后的40余年间,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制定和颁布了数以百计的行政法律法规.这些行政法规是中国近代整个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行政法律迈向现代行政法律的开端.中西法律文化冲突的时代色彩,现代法律形式和法律实质的对立和悖离,以及突出的阶级性和多变性,对中国近代的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法史认识普法的意义是一种对法律、法治及其发展的特殊认知方法,这种认知方法一方面能够使我们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建构一些理性观念,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我们多层次认识普法的意义提供一个良好的切入点。知晓法律规则,为行为提供指南只是普法的最初意义;形成理性认知,培植法律理念是普法的深层次意义;确立法律信仰,维护社会正义则是普法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笛卡儿以前人们对惯性定律的认识,阐述了笛卡儿及其同时代人对惯性定律的贡献以及牛顿对这一问题的总结。  相似文献   

14.
法律移植的实现程度与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有紧密联系,同时法律移植也对当代中国公民法律意识产生很大影响。要实现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必须摒弃传统法律意识的阻滞因素,理性移植西方法律意识并加以本土化。正确对待法律移植与当代中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关系,将有助于使法律移植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法”、“经”二字,在春秋战国时期应广泛,并各有其通行含义;主张“法后王”、“法要明白易知”,。是法家的思想倾向和特点。因此,法家李悝所的《法经》,其名称不可能是任何其他字的借字或借义,而应该是它们在当时的通行含义。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在火灾和荷载共同作用下考虑应力历史和瞬态热应变的混凝土模型.该模型为基于欧洲混凝土抗火规范EC2混凝土模型的修正, 并相应中国国内常用的混凝土材料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校正.运用Fortran语言对该模型编译,嵌入结构抗火专用软件SAFIR中.分别采用提出的模型和EC2混凝土模型,对一混凝土柱受火时的截面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发现提出的混凝土模型更接近于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史研究领域,由于近年来新的历史资料的发掘和利用,学人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学术观点,推动了史学研究的深入,也促进了史学思想和史学观念的解放。而由此.又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现代史研究乃至整个史学研究领域的活跃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国际三次产业革命为主线。简述国际产业发展的历史。概括出国际产业发展从农业产业到工业产业。再到现代信息产业的逐步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进步的强劲推动。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以史为鉴.我国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知识产业和高新技术引领各产业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9.
罗马-教会法民事诉讼程序在诉讼程序法中被称为“欧陆诉讼程序之母”,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缔造了现代民事诉讼程序的雏形,是诉讼程序理性化的开端。罗马-教会法民事诉讼程序以书面程序为原则、采行间接审理模式、严格的形式证据制度、诉讼程序断续迟延、发明了简易程序,形成正式-简易二元程序结构。它是英国衡平法诉讼程序及海事诉讼程序的渊源,还促进欧陆诉讼程序的统一和诉讼法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近代化学史上值得纪念的学者--虞和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和钦 (1 879— 1 944年 )是中国近代化学史上值得纪念的学者之一。他最早向国内读者介绍了化学元素周期律 ,也是制订有机物系统名称的第一个人。基于其在科技史上零散可见 ,未见全貌 ,故据其著作和有关资料整理成文 ,以介绍这位近代科学的早期传播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