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手段考察了2-氯-1,3-二苯并噁唑啉环己烯(化合物1)与F-,Cl-,Br-I,-,CH3COO-,HSO4-,H2PO4-等阴离子的作用.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HSO4-具有选择性识别能力,可实现裸眼识别,有望成为HSO4-识别探针.  相似文献   

2.
设计合成了1-氰基-中氮茚-3-[N-(2-氨基乙基)]甲酰胺(化合物3).通过IR,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对Cu2+、Zn2+、Ni2+、Co2+、Mg2+、Na+、K+和Ca2+的识别作用,发现Zn2+、Ni2+、Co2+、Mg2+、Na+、K+和Ca2+对化合物3的荧光光谱几乎没有影响,但Cu2+对化合物3有非常强大亲和力,Cu2+可以使化合物3的荧光发射明显猝灭,化合物3在DMSO溶剂中作为铜离子荧光探针,受常见离子干扰较小,对于铜离子有着较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以1-乙基碘化-2-甲基苯并噻唑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噻唑衍生物(化合物1),并通过~1H NMR和MS谱表征了其结构.以检测水溶液中HSO_3~-为目的,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Cl~-,Br~-,NO_3~-,H_2PO_4~-,CO_3~(2-),HCO_3~-,ClO_4~-,SO_4~(2-),Ac~-,HS~-,HSO_3~-等常见阴离子对化合物1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1识别HSO_3~-,响应时间快、检测限低(0.21μmol·L~(-1));化合物1也能识别HS~-,其检测限为2.5μmol·L~(-1),但需较长的反应时间.因此,在短时间、低浓度下,HS~-对HSO_3~-的识别无明显干扰,此新的噻唑衍生物可用于快速选择性检测HSO_3~-.  相似文献   

4.
设计、合成了一种以香豆素为发色基团、以含氮、硫原子的冠醚为识别基团的化学传感器S1.通过UV-vis吸收光谱研究了S1的选择性识别能力,结果表明:在S1的Et OH-H2O(体积分数,1∶1)溶液中加入银离子,不仅最大吸收波长有较明显的蓝移而且其吸光强度也有所降低,而加入其他离子如:Mn2+、Co2+、Ni2+、Cu2+、Al3+、Ca2+、Cd2+、Ba2+、Hg2+、Sr2+、K+、Mg2+、Li+、Fe3+、Pb2+和Zn2+均没有明显变化,传感器S1对银离子具有很好的选择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乙醇为溶剂,无需外加任何催化剂,用3-(2-溴代乙酰基)香豆素、硫脲和芳香族甲醛三组分一锅法合成了12个香豆素噻唑腙类化合物,其中8个化合物是首次报道.反应微波功率为150 W,反应时间15-20 min,产率60%-86%,对合成的新产物进行了熔点、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考察了化合物3g、3j和3l对Cu2+的识别作用,结果显示,化合物3l与Cu2+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考察化合物3l对13种金属离子的识别作用,发现化合物3l对Cu2+、Co2+和Ni2+表现出良好的UV-Vis及裸眼识别能力.滴定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3l与Cu2+形成了1∶1型配合物,3l与Co2+和Ni2+均形成了2∶1型配合物.当pH值为3时,化合物3l可选择性识别Cu2+.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民族植物药中金属离子的含量,采用罗丹明B为原料,设计合成了Cu2+荧光探针R1.通过其光谱性能测试结果表明,R1能在V(乙醇)∶V(水)=10∶90的介质中高选择性识别Cu2+,而其它常见离子如Na+,K+,Mg2+,Ca2+,Mn2+,Cd2+,Cr3+,Co2+,Ni2+,Ag+,Pb2+,Zn2+,Fe3+和Hg2+则几乎没有荧光光谱的变化.此外,其他金属阳离子和阴离子对R1识别Cu2+的干扰测试和Job-plot工作曲线的测试结果表明,探针R1识别Cu2+几乎不受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干扰,其络合配比是按照1∶1进行配位络合.  相似文献   

7.
利用罗丹明酰肼与苯并呋喃-2-甲醛反应合成一种新型化合物1,通过多种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Hepes(10mmol/L,pH=7.0,Vmethanol∶VHepes=1∶5)缓冲溶液中,化合物1对Cr3+离子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识别:Cr3+的加入使化合物1在586nm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同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粉色。研究表明化合物1与Cr3+的结合摩尔比是1∶1,结合常数为K=5.01×105 L/mol,检出限为52.9nmol/L。Ac-的存在对化合物1识别Cr3+的过程造成了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合成4种2-(2-羟基苯基)-4,5-二苯基咪唑类化合物,并研究其阴离子识别性能。方法 通过比较化合物与阴离子结合前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变化,研究4种化合物识别阴离子的作用机制。结果 化合物1和2的N-H键通过氢键作用络合F-后,在318 nm处的吸收峰红移到339 nm,而与H2PO-4,AcO-,HSO-4,Cl-,Br-和I-作用后,吸收光谱没有明显变化;化合物3和4与F-结合后,会形成Cu-受体-阴离子三元配合物,导致吸收光谱发生轻微的蓝移,而加入H2PO-4,AcO-,HSO-4和I-后,会使配合物分解。结论 化合物1和2可选择性地识别F-。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藏药大花绿绒蒿内生真菌Neurospora sp.DHLRH-F的次级代谢产物,采用硅胶、C-18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HPLC技术对其发酵物进行了系统分离;采用波谱分析技术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采用光度法研究所得化合物对Fe2+,Fe3+的络合能力。结果从大花绿绒蒿内生真菌Neurospora sp.DHLRH-F的发酵物中分离得到3个多羟基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氯-6-甲氧基间苯二酚(1)、6-epi-5'-hydroxy-mycosporulone(2)、霉酚酸(3)。本文是首次关于绿绒蒿属植物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的报道;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是新天然产物,有一定的络合Fe3+能力。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二甲基亚砜中Co2+、Ni2+和Fe2+电化学行为. 在1.00×10-2 mol·L-1CoCl2-0.1 mol·L-1LiClO4-DMSO、1.00×10-2mol·L-1NiCl2-0.1 mol·L-1LiClO4-DMSO和1.00×10-2 mol·L-1FeCl2-0.1 mol·L-1LiClO4-DMSO体系中利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测定3种体系中Co2+、Ni2+和Fe2+的扩散系数DO. 结果在304 K时,循环伏安法测定3种体系中Co2+、Ni2+和Fe2+的扩散系数DO分别为1.31×10-5、1.27×10-5和1.59×10-5 cm2*s-1;在299 K时,计时电流法测定Co2+、Ni2+和Fe2+的扩散系数DO分别为1.01×10-5、1.43×10-5和1.39×10-5 cm2·s-1.  相似文献   

11.
通过将香豆素探针以共价键负载到介孔硅材料SBA-15上,合成了一种无机-有机杂化荧光材料SBA-K,FT-IR、TEM表征结果证明香豆素探针成功负载于SBA-15上,负载后介孔材料的有序孔道没有被破坏。在HEPES悬浮液(0.02 M,CH3OH/water=99.5/0.5,v/v,p H 7.2)中,SBA-K在常见金属离子(K+,Na+,Ca2+,Mg2+,Cd2+,Ag+,Fe3+,Pb2+,Hg2+,Cr3+,Co2+,Ni2+,Fe3+,Zn2+)中能够专一性地荧光猝灭识别Fe3+。Fe3+可使体系荧光猝灭98%,引起体系颜色由无色立即变为棕黄色。此外,SBA-K对Fe3+表现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率可达92.7%。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2种三取代Keggin结构钨硅酸盐的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Na3CuL6(H2O)6][(H3SiW9Fe3(OH)3O34)2(μ-OH)3]·21H2O(1)和(Him)6[Na2(H2O)2{SiW9Al3(OH)3(H2O)2O33(μ3-O2/2)}2]·14H2O(2)(L=6-氨基己酸,im=咪唑).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结构.在化合物1中,2个三取代杂多阴离子SiW9Fe3(OH2)3O10-37缩去3个水分子、共用3个氧原子(Fe—O—Fe)形成二聚杂多阴离子.通过配离子、二聚阴离子和结晶水分子之间的氢键将其连接成晶体.在化合物2中,2个三取代杂多阴离子SiW9Al3(OH2)3O10-37共用AlO6八面体的一个边形成二聚杂多阴离子.钠离子接受2个二聚体的配位形成一维链结构.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基于[Mo8O26]4-的三维超分子化合物:K[Mo8O26]2(Hbpy)7(bpy)3(H2O)2(1).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热重对化合物1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在化合物1中,K+将[Mo8O26]4-连接形成一维链结构,通过超分子作用力,一维链与4,4'-联...  相似文献   

14.
以芘为荧光发射基团、以邻氨基苯甲酸基团为识别基团,设计、合成了一种对Fe3+特异性响应的荧光探针芘甲酰邻氨基苯甲酸(PAA).利用氢核磁共振波谱、质谱表征其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荧光发射光谱研究其对Fe3+的响应性能.结果表明:PAA对Fe3+具有高选择性、高抗干扰性的荧光响应.随着Fe3+浓度的升高,探针的荧光强度逐渐减弱,同时伴随大量Fe3+螯合物沉淀的析出,从而使Fe3+从体系中富集出来,且在4倍浓度干扰离子存在的体系中,PAA对Fe3+的识别能力几乎不受影响.因此,PAA在实际环境应用中,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硫酸氧钛的性质: 钛是周期表中第四副族的元素。原子内的价电子结构为3d~2·4S~2,显然具有不同的氧化态,可以生成+2、+3、+4价化合物,主要是四价的化合物,且比较稳定。其余三价、二价化合物较少,也不稳定。钛具有两性性质,能形成Ti~(+4)和Tio~(+2)阳离子或Tio_3~-和Tio_4~(-4)阴离子,但碱性毕竟  相似文献   

16.
3-氨基香豆素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很有研究价值的化合物.文中以2,4-二羟基苯甲醛和N-乙酰甘氨酸为原料,通过Perkin反应合成3-氨基-7-羟基香豆素,分别与两种芳香醛基化合物3-醛基-7-N,N二乙基氨基香豆素和2,4-二羟基苯甲醛经缩合反应合成了2种新型的香豆素希夫碱化合物(4a和4b),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光物理性能和金属离子识别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4a和4b具有较弱的荧光;4a对Ni2+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识别作用,有可能用作Ni2+比色探针.  相似文献   

17.
设计合成了2个新型含内氢键阴离子识别受体N-邻硝基苯基-N′-2,4-二硝基苯基氨基脲(1)和N-邻硝基苯基-N′-4-硝基苯基氨基脲(2).利用核磁、质谱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这2个受体进行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核磁滴定和裸眼识别进行了这2个受体对Ac O-、F-、H2PO4-、Cl-、Br-、I-等6种阴离子识别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这2个受体对Ac O-比其他阴离子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和选择性.受体1较受体2具有更强识别能力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8.
以(1R,2R)-环己二胺、2-羟基-3,5-二叔丁基苯甲醛、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按1∶1∶1的摩尔比进行缩合作用合成得到具有不对称结构的Schiff碱H2L.采用1H NMR、UV-vis光谱、元素分析等手段对该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和组成表征.室温条件下,在CH3 CH2OH/H2O(V∶V=9∶1)混合溶液中,采用荧光光谱技术考察了化合物H2L与金属离子的作用性质.结果表明,H2L对Al3+具有选择性识别性能,可作为检测Al3+的荧光探针.形成的配位体系的荧光强度与Al3+离子的线性浓度范围为0×10-5-4.0×10-5 mol·L-1,H2L与Al3+的配位键合比为1∶1.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5-(4-溴苯基)-1,3,4-噁二唑-2-硫酮(化合物4),研究了其热稳定性.比较了Cu2+、Ni2+、Cd2+、Zn2+、Ca2+、Pb2+、Co2+、Al3+等8种金属离子对该化合物的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选金属离子中只有Cu2+对其荧光猝灭较为显著,而对其他金属离子几乎无选择性.因此,该化合物衍生物有望能作为识别铜离子的有机荧光探针.差热分析显示,该化合物较稳定,分解温度在24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把反应速率常数和量子产率作为动力学常数,研究了石油烃类化合物的TiO2光催化氧化降解.并采用高光密度法,以K3Fe(C2O4)3做光露计,300 W中压汞灯为光源,在365 nm波长处测定石油烃类的反应速率常数和量子产率.结果表明:正十六烷、正癸烯和萘等石油烃类在365 nm波长下的TiO2光催化氧化降解反应均服从一级反应动力学,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4.3×10-3、6.7×10-3和5.1×10-3m in-1.K3Fe(C2O4)3光解服从零级反应,其速率常数为5×10-5(mol/L)-1.m in-1;正十六烷、正癸烯和萘的量子产率分别为1.20、1.87和1.42,其值均大于1,进而表明了TiO2光催化氧化法对石油烃类化合物的降解反应可能有活性氧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