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对RSP分解炉进行系统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问题对分解炉进行了结构优化方面的综合探讨并确定和实施了改进方案.通过调整旋流强度、提高湍流度及增设预燃段,改善了煤粉在SC室的分散效果,显著提高了燃烧效果,阻力损失也有所降低,煤粉与气体的平均停留时间比值达8~9,SC室的煤粉燃烬度从35%提高到73%.改进后的MC室内固体粉料的分散与均布性均较理想,分解炉整体的料气停留时间比值可达6倍左右,煤粉在实际分解炉内的停留时间可达14~15.5s,保证了煤粉在分解炉内的较完全燃烧,使窑系统运转率、入窑生料分解率、煤粉燃烬度均显著提高,预热器结皮堵塞等故障率大幅度降低,熟料产量明显提高,达到了综合优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温度梯度分析COREX熔化气化炉内区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COREX熔化气化炉热态模型;利用石蜡模拟矿石,玉米颗粒模拟焦炭,通过温度传感器对炉内气相温度进行了测定.对测得的模型内温度信息进行处理,可以获得模型内温度梯度.对熔化气化炉在高度方向的温度梯度进行分析,可大致区分炉内填充床、软熔区域、半焦床以及风口回旋区的范围.该研究方法可以比较客观地描述COREX熔化气化炉内部的各区域,以便在进一步研究中分析操作条件变化对炉内各个区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RFC分解炉内的气固流动、阻力特性以及炉内物料停留时间分布等,研究表明炉内大部分区域气体流动表现出明显的旋流流动特点,炉内湍流强度分布比较均匀,并沿轴向流动方向逐步增强。RFC分解炉的料气停留时间比值约为3.7,如果考虑炉出口与C5进口之间的垂直连接管道,则物料依次通过分解炉系统的平均停留总时间约为13.3s。RFC分解炉的3次风旋流流动的阻力系数为74,窑气喷腾流动的阻力系数为13。研究结果与工厂实际生产情况完全符合,为改进分解炉的设计和优化工厂的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二维COREX熔化气化炉物理模型.利用石蜡模拟DRI,玉米粒子模拟焦炭和块煤,通过高速摄像仪对炉内软熔区域变化进行记录,根据实验前后炉内物料颜色的变化,提出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得到炉内软熔区域边界,从而得到其位置及厚度.对本实验条件下软熔区域的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所提方法可在进一步研究中分析操作条件变化对炉内软熔区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SiC冶炼炉尾气收集过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设计了喷炉实验和爆炸实验,研究了尾气回收时喷炉和尾气爆炸的原因、条件及危险度,探讨二者对尾气收集过程的影响,制定了安全集气措施.研究发现:SiC冶炼炉尾气中CO+H2+CH4的浓度高达90.4%-93.5%,可燃可爆,通过反应前期小功率供电置换炉内空气或反应前直接情化集气空间,反应中后期引射炉内尾气但使炉压保持微正压状态,严防尾气泄露,操作间严禁烟火,即可预防燃气爆炸;在炉料严重偏硅、炉内透气性严重不均匀,且供电功率过大时,单芯妒容易喷炉;与SiC的开放冶炼相比,尾气回收延缓了喷妒的时间,提高了喷炉的功率,增加了喷妒的难度;多芯炉不易喷炉;喷炉时立即停炉并停止尾气收集,自然冷却或向集气罩喷洒惰性气体迅速冷却炉体后再拆炉.不会发生爆炸;按照正常操作规则.采用多芯炉冶炼SiC并收集尾气,较为安全.图3,表4,参6.  相似文献   

6.
球团竖炉内气体流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气固填料床动力学,建立了“导风墙-烘干床式”球团竖炉内气体流动的数学模型·运用自编程序数值求解炉内速度场,研究炉内气体流动的基本规律,探讨竖炉操作参数对炉内气体流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焙烧风和冷却风在进口处呈放射状,之后斜向上或斜向下分别流入焙烧-预热带和导风墙内;整个均热带内气流较为薄弱;炉内存在三种气流分流的可能,流入风量比是决定气流分流的最主要因素,其中,流入风量比增加,焙烧风下行趋势增大,而冷却风上行趋势减小;临界流入风量比主要取决于结构参数和料层情况  相似文献   

7.
电石炉炉底温度是反映炉内温度的一个重要参数,炉底温度高,利于生产,但可能烧坏炉底设备。强制冷却以降低炉底温度是必要的,但操作不当往往会造成温度过低增加热量消耗。文章介绍了合理控制风冷装置,保持最佳炉底温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多种建筑构件耐火试验,并提高试验的可靠性,根据GB/T9978—1999标准的要求,设计了水平建筑构件耐火试验炉和垂直建筑构件耐火试验炉各一座.通过合理布置燃烧器,使炉内的温度更均匀,利用自行设计的控制系统对炉内的温度及压力进行自动控制,克服了传统人工操作的各种缺点,同时也减少了污染,节省了空间,节约了燃料及人工成本.最后介绍了试验炉的使用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钢坯由加热炉加热至轧制所需温度,加热过程中炉内的温度分布对最终钢材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以间歇式天然气轧钢加热炉为例,采用CF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析加热炉内以及被加热钢坯内瞬态的三维温度场分布,用Fluent软件模拟了多种操作条件下的炉内温度分布,为提高加热炉工作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模拟过程中考虑了更换钢坯时炉门开启引入的热损失.模拟结果可用来优化操作参数和提高出钢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运用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关系,建立了石灰竖炉炉内反应与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利用现场检测和测定的各种参数,针对某厂4m×2lm(直径×高)石灰竖炉的炉内过程进行了具体的数值仿真计算与优化,研究了各操作参数对石灰石煅烧过程的影响规律;并据此提出,该石灰炉的最优操作条件为焦比0.075~0.078,空气过剩系数1.05~1.10,下料量15~18t/h;在此条件下,预热带、反应带、冷却带"三带"的长度比将接近211的最佳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介绍安徽宁国水泥厂1000t/d熟料生产线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以及高位抛落振捣法控制管内混凝土质量的经验,实现了钢管混凝土施工的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水泥生产过程中水泥生产性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云南红塔滇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卫生学现状调查。结果 :运输车间空气中平均粉尘浓度为36.37mg/m3,游离sio2 平均含量为4.32%。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该企业属于无尘企业 ,卫生防护措施较好且建厂至今尚无一例职业病患者。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推导了一般露天矿山铲—车优化配置的数学模型表达式,并以峨眉水泥厂矿山为例进行了优化配置计算。优化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根据顺昌水泥厂的具体情况及评价地区的污染气象特征,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式,对该厂可能造 成的大气污染进行评价,并用计算机模拟整个评价过程,用BASIC语言编制的模拟过程在微型机 上顺利执行,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山西福龙水泥厂的供水工程,对管材市场现有各种管材的性能、用途、适用范围、价格等进行了分析比较,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优选采用了合适的管材。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多种数据预处理技术,并以锌钡白干煅窑炉过程控制系统中煅烧温度测量值的实际数据为例,分析了采样时遇到的测量值异常、波动、采样故障等问题、详细讨论了相应的异常值检测与补偿、故障检测、数据平滑与滤波等数据预处理技术。这些技术在煅烧温度数据预处理中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PMMA骨水泥的合成以及预聚体与单体的配比。确定了预聚体与单体的最佳配比为2:1,取得了自固过程较低的温峰值。测定了骨水泥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用红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其组成。MMA单体在骨水泥共聚物中占84.8%(摩尔百分数)。测试了其物理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在高层建筑中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博  高有斌  王俊林 《河南科学》2005,23(5):704-707
从桩体本身和桩与土相互作用原理出发分析了水泥土搅拌桩的加固机理,论述了在高层建筑中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与计算过程,并通过某水泥土搅拌桩工程实例分析了其承载力提高的原理和变形规律.并从桩基检测和变形观测结果证明水泥土搅拌桩可有效地应用于高层建筑的地基加固中,为其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提供了实践经验,为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