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夯法又被叫做动力固结法,它是采用起吊设备把10到25吨的重锤提起到10到25米的高度然后使其自由下落,进而依靠其下落所带来的强大夯击能以及冲击波的作用来将土层夯实。强夯法一般适用于砂性土、非饱和粘性土以及一些软土地基里面。本文主要根据强夯法处理公路软土地基的案例,总结了一些施工方法以及控制施工质量的经验,以便为更好的将强夯法应用到公路软基里面提供必要的经验和数据。  相似文献   

2.
强夯法处理桥头填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雷 《河南科技》2009,(10):68-69
<正>强夯法是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它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的粉土以及粘土、杂填土、素填土等地基。夯锤重10吨~25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分析强夯后夯点与夯区外的现场及室内试验结果,得出单击夯沉量随夯击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根据夯点下土体变形分析可得,夯击能主要消耗在土体的竖向压缩变形上,侧向挤出量不大。试验夯点相对于夯区外土体的参数有较大改善,使土体压缩,增加其承载性能,同时随着深度的增加各参数提高幅度逐渐减小,夯点与夯区外逐渐趋于相同,说明在强夯过程中夯击能量逐渐消散。实测数据具有科学价值,能为学者今后的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散体材料桩处理软弱地基有较好的效果及经济效益,因而应用广泛。在深厚土层中,桩体无法穿透上覆软弱土层而达到下部较稳定层,此时增强体竖向承载力主要来自于桩体与桩周一定范围内土体的相互作用。散体材料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大都采用桩周土体最大侧向约束力乘以被动土压力系数来计算,介绍了若干计算方法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天然地基土荷载-变形曲线的散体材料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该方法是假定桩周土体侧向变形达到某一既定值时,该值在天然地基土荷载-变形曲线上对应的土压力值即为桩周土对桩的最大侧向约束力。考虑到成桩作用对土体的强化作用,引入系数λ,表征桩周土体较天然土体的强化程度。考虑到地基土的成层性,推荐采用旁压试验(PMT)或扁铲侧胀试验(DMT)获取荷载-变形曲线。  相似文献   

5.
软弱土一般指土质疏松、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软土和未经处理的填土.持力层主要由软弱土组成的地基称作软弱地基.软弱地基是一种不良地基,因此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建筑物,必须重视地基的变形和稳定问题.地基处理是为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使其达到规范要求,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提高软弱土的压缩模量,最终使地基的沉降量和不均匀沉降量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地基是建筑物下支承基础的土体,地基土的性质决定着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本文探讨了地基土的含水率、内摩擦角、粘聚力、容重、压缩模量、塑性指数等常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其承载性能的影响,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区DDC法(孔内深层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时合理桩间距的控制问题,在代表性场地采用不同桩间距处理地基,对其处理前后地基土的干密度和湿陷系数等指标做了比对,并分析其挤密效果,得出当桩间距为预成孔直径d的3倍时,地基土受到挤密所产生的侧向力是相对均匀的,当桩间距〉3.0d时,三桩间土体的挤密效果明显较两桩间差,故挤密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的有效挤密区为3.0d,即DDC处理地基时的合理桩间距为3.0d.  相似文献   

8.
路基土体冻胀后,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融沉、翻浆、冻胀等危害。本文对路基土体冻胀后体积变化的敏感指标——水分、土性、荷载、环境温度等进行分析,并开展了界限含水量实验、冻融实验、击实实验,从而得出影响地基土体冻胀的因素,为冻土地区路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地基处理手段也日趋多样化,复合地基由于其充分利用桩间土和桩共同作用的特有优势和相对低廉的工程造价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钻孔灌注超流态砼桩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工艺,其桩径在400mm~800mm之间,柱长可达30m.本工程应用CFG桩复合地基,充分发挥了CFG桩的高承载力性能,并通过褥垫层的设置发挥桩间土的承载力.它克服了钢筋砼桩忽略地基土承载力及搅拌桩桩身强度较低的缺点,适用于有较好的持力层的软土地基.  相似文献   

10.
【目的】CFG桩+振冲碎石桩可提高原始地基承载力,并达到消除土体液化之目的。【方法】选择开封地区的粉土地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FG桩+振冲碎石桩组合型地基的处理方法,通过现场试验验证处理效果。【结果】结果表明:经过CFG桩+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后的粉土地基强度显著提高,并且强度变得略微均匀一些,液化基本得到消除。【结论】采用该方法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从桩间土的75 kPa,增至复合地基的300 kPa,满足荷载要求。  相似文献   

11.
王华立 《河南科技》2004,(19):57-58
振动沉管碎石桩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它是在振动机的振动作用下,把套管打入规定的设计深度,套管入土后,挤密了套管周围土体,然后投入碎石,再排碎石于土中,振动密实成桩,多次循环就成了碎石桩.  相似文献   

12.
振冲碎石桩是在砂土及粘性土地基中利用振动和水冲就地振制的碎石桩.是一种快速加固地基土的有效方法.振冲法加固后的地基土能满足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及抗液化的要求,制成的碎石桩是一个良好的排水通道,可降低该地区发生地震时的超孔隙水压力.因此,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自引入我国以来,在工业、民用建筑和水利交通工程地基加固方面得以迅速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然而该方法在郑州地区地基处理中应用较少,本文通过工程实践,结合上部结构类型,合理地选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解决了上部结构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软弱土一般指土质疏松、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软土和未经处理的填土。持力层主要由软弱土组成的地基称作软弱地基。软弱地基是一种不良地基,因此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建筑物,必须重视地基的变形和稳定问题。地基处理是为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使其达到规范要求,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提高软弱土的压缩模量,最终使地基的沉降量和不均匀沉降量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振动沉管碎石桩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它是在振动机的振动作用下,把套管打入规定的设计深度,套管入土后,挤密了套管周围土体,然后投入碎石,再排碎石于土中,振动密实成桩,多次循环就成了碎石桩。下面就热运动沉管碎石桩加固粘性土的加固机理、设计计算、施工方法方面做一些具体阐述。一、对粘性土的加固机理1郾置换作用。由于土的粘粒含量较多,粘粒间结合力强,渗透河南科技2004.10上性低,在振动或挤压力的作用下,土中水份不易排走,所以碎石桩的作用不是使地基挤密,而是置换。2郾排水作用。碎石桩在粘土地基中开成一个良好…  相似文献   

15.
通辽至霍林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沿线粉细砂中粉粒含量较大,用标准贯入试验得到粉砂的平均标贯击数都相当低,按现有规范用N值确定地基承载力太低,不能满足施工设计要求;粉土中由于含有砂粒,粉粒间连接较弱,在取原状样时很容易失落及室内土工试验中很容易扰动,所测数据误差较大。通过进行室内土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以及平板荷载试验,获取了粉土及粉细砂中含不同粉粒对其基本承载力的影响,并对结果分析讨论。同时对不同试验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分析造成承载力特征值差异的具体原因。最后确定利用钻孔资料进行土体的定名和分层,用静力触探试验经与荷载试验结果对比后确定地基基本承载力。这样既满足了设计施工要求又不会造成工程浪费。  相似文献   

16.
岩溶地区高层建筑砼桩复合地基运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晨 《甘肃科学学报》2003,15(Z1):183-185
通过某高层建筑实际工作资料,对岩溶发育地区地质勘察、施工手段、地基处理和基础方案选择作了运用分析,其中在地基处理上采用砼桩复合地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岩溶地区覆盖土的加固处理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硫酸盐渍土在降雨入渗下膨胀性会发生显著变化,并引起各种工程病害。以往对盐渍土膨胀性研究较多,但针对石灰固化硫酸盐渍土地基在经历长期不均匀入渗后膨胀性变化的研究较少。为此,研究依托青海省实物地质库地基膨胀治理项目,以灰土固化硫酸盐渍土地基为对象,利用自由膨胀仪及固结仪研究地基土自由膨胀率及不同级别荷载下膨胀性变化规律,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灰土固化硫酸盐渍土地基膨胀原因。结果表明:不同级别荷载对该地基土膨胀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导致变化速度不同,存在最佳抑制荷载。随着土样上覆荷载的增大,膨胀率与指数函数拟合关系良好。随着土体密度的增加,膨胀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规律。该地质库地基土膨胀原因中水是外因,氧化钙及硫酸钠是内因;外因是直接原因,内因是前提条件,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造成该地质库地基膨胀。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的地基处理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强夯简介 强夯法20世纪60年代创建于法国,20世纪70年代传入我国。由于强夯法具有适应范围广、加固效果显著、技术经济易行、施工周期短、设备简单、质量容易保证、节省资源等优势,因此在地基处理工程中得到大力推广,成为地基处理中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手段,现已广泛应用于碎石土、人工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沙土、低饱和度的粉土和黏性土等的地基处理中。  相似文献   

19.
灰土桩复合地基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灰土桩复合地基受力机理.结果表明:在固结作用最大位移发生在布桩的位置,沿着桩径的增大,位移逐渐减小;桩顶附近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比较大,桩端下地基上中的超静孔隙水压力较小,且沿着桩身长度方向孔压值呈现一种递减的趋势;下卧层和加固层间水压力差逐渐减小,桩间土的有效应力明显小于桩和桩下端土体的有效应力;荷载作用下整个复合地基桩的位移比桩间土位移小,桩左右边界附近均有一定量的隆起,但是隆起量不大,对工程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在地基稳定性的模拟与计算中,桩左右的隆起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荷载作用下桩的有效应力明显大于桩间土的有效应力,在桩头和桩端有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最大有效应力发生在桩端与土体接触的界面附近.  相似文献   

20.
地基处理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许多现代的地基处理技术都可在古代找到它的雏形。根据历史记载,早在两千年前就己采用了软土中夯入碎石等压密土层的夯实法;灰土和三合土的换土垫层法也是我国传统的建筑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