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元担忧量表、自我妨碍量表(SHS)和抑郁-焦虑-应激自评量表简版(DASS-21)对30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探讨元担忧、自我妨碍、应激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与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大学生元担忧是抑郁的风险因素(β=0.33,t=5.05,p0.001);2)自我妨碍对元担忧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具有风险增强的调节效应(β=0.13,t=2.31,p0.05);3)这种调节效应(β=0.02,t=0.48,p0.05)以应激(β=0.54,t=9.27,p0.001)为中介变量.由此得出:元担忧对抑郁情绪的影响受到自我妨碍的调节,而这一调节效应又通过应激中介实现.此发现为治疗元担忧所诱发的抑郁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研究心理干预对青少年骨肿瘤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及生存质量状况的影响,经心理干预后青少年骨肿瘤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状况得到改善,提高了生存质量。将60例在甘肃省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青少年骨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给予手术治疗(保肢或截肢)联合常规化疗等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保肢或截肢)联合常规化疗。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癌症病人生存质量测定量表》量表评定,分别在入院后0周、4周、8周、12周、24周进行评估。对照比较两组患者首末两次的评分,结果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减少,《癌症病人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对青少年骨肿瘤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有明显的改善,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关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研究心理干预和抗焦虑药物治疗效果,探讨心理治疗在电视胸腔镜手术围术期的应用价值。将9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心理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常规访视和准备,心理干预组在常规访视和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药物治疗组在常规访视和准备的同时,围术期给与坦度螺酮药物治疗。用飞利浦MP40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记录,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测三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评分;使用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清皮质醇和IL-6浓度;结合国内研究现状分析预评价。与对照组相比,心理治疗组及药物治疗组患者血压监测结果、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总评分、血清皮质醇浓度以及IL-6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理干预在电视胸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使可行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毛学群 《科技信息》2011,(27):I0401-I0401
目的:了解高龄孕妇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其情感体验。方法:对孕28周内135例高龄初产妇(研究组)和135例正常年龄初产妇(对照组)分别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QOL-74)、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及比较。结果:①高龄初产妇的SAS及SDS评分均高于正常年龄初产妇(P<0.01);②生活质量中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总分得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高龄初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生活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使用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的全麻患者焦虑情绪、术后疼痛以及对麻醉医生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麻插管下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100例,均分为两组:A组患者使用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进行术前访视、术中管理、术后随访;B组患者采取常规围术期访视、管理。两组患者于术前一天、术前10分钟、术后一天完成各类情绪量表的自评以及对麻醉医生满意度的评分。结果术前一天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10分钟、术后一天:A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且抑郁焦虑症状轻微或正常者构成比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对麻醉医生满意度评分更高,麻醉中生命体征更平稳,苏醒时间更短(P0.05)。结论合理使用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可缓解全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麻醉医生的满意度,是值得推广的一系统、全面的麻醉医生围术期访视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运动员冬季运动系统损伤的特点,观察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对主要冬季运动系统损伤的应用效果.采用前瞻性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个性化组(n=40)与常规组(n=40)治疗后的疼痛状况、心理情绪及总体疗效情况.结果 显示,个性化组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血清疼痛因子、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慢性结肠炎患者负性情绪及腹痛、腹泻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进行常规治疗的7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5例,行常规的药物治疗、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实验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行为期6周正念减压疗法,1次/周,0.5 h/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评定法(VAS)及腹泻测量指标对患者的焦虑、抑郁、腹痛及腹泻状态进行评价.结果 进行6周正念减压疗法干预后,实验组SAS得分为(40.14±4.25)分,SDS得分为(40.13±2.15)分,VAS得分为(4.14±1.23)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泻测量指标总有效率为2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可有效地改善慢性结肠炎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腹痛症状,但对缓解腹泻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院急诊科护士心身健康状况。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所综合性医院的急诊科40名护士和普通病房40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SAS及SDS评分均比普通病房护士显著增加(P<0.01)。结论与普通病房护士比较,急诊护士显示出较多的心理问题,可能与急诊特定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对象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乌灵胶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儿童青少年轻中度焦虑状态的效果,将某医院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处于轻中度焦虑状态的儿童青少年随机单盲分入乌灵胶囊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组(乌灵组,30例)或单一心理干预组(对照组,12例).治疗前,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 HAMA)、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the 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 SCARE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HAMD)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 DSRSC)分别进行焦虑及抑郁症状的他评和自评,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定睡眠质量情况;治疗后再次评定患者的HAMA、SCARED和PSQI得分.结果发现:在治疗6周后,乌灵组患者的HAMA和SCARED减分值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精准扶贫班护生抑郁和焦虑情绪现状,采用抑郁症状自评量表和焦虑症状自评量表,对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精准扶贫班护生、贫困护生、非贫困护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抑郁和焦虑情绪阳性比率分别为91. 46%、64. 63%,该班男护生的抑郁得分显著高于女护生(p 0. 05),而焦虑得分上不存在性别差异;精准扶贫班护生的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贫困护生和非贫困护生(p 0. 001)。研究表明,精准扶贫班护生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现状不容乐观,应重点对其进行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从而有效实现精准心理扶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与精神症状和个性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20项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国内修订版(EPQ)对74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了评定。结果:(1)TAS-20总分和各因子分均与SDS总分存在正向的直线相关关系,(P<0.01)。(2)TAS-20的各因子与症状自评量表中的众多症状存在相关性,其构成的回归方程的解释变异度在8.7%到23.4%之间。(3)抑郁症病人的TAS总分和因子2与EPQ量表中的E(内外向)因子存在负相关关系(P<0.01)。因子1与N因子之间、因子3与P因子存在正的相关关系(P<0.01)。结论:述情障碍既是抑郁症的一种易感的人格特质,也是抑郁症的一种反应状态,与抑郁症的多种精神症状相互影响,既具有特质性和相对稳定性,也具有状态性和反应性。  相似文献   

12.
肌电反馈放松训练对大学生失眠症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肌电反馈放松训练法对大学生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让失眠症患者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并记录治疗前后被试的睡眠多导图.结果发现:治疗后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有所改善,主要表现: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觉醒次数明显减少,REM时间延长,S3,S4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被试的焦虑症状也有明显好转;同时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也有明显的降低,被试的肌电值在放松训练过程中有了显著的降低.总之,研究证实肌电反馈放松训练具有放松肌肉、缓解紧张、改善睡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冯乐娟 《甘肃科技》2012,28(12):137-138
了解精神病院护士的焦虑抑郁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全国常模比较.精神病院护士焦虑和抑郁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精神病院护士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问题,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及医院领导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关注.  相似文献   

14.
刘瑞花 《甘肃科技》2023,(3):98-100
分析舒适护理对胫骨骨折患者的干预效果。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92例胫骨骨折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46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舒适护理。比较2组焦虑与抑郁状况、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LKSS)、视觉模拟评分(VAS)。同组干预前后和干预后组间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LKSS、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舒适护理,对缓解胫骨骨折患者负性情绪、恢复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LSEC)、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学校适应量表(SSBS)对587名内地新疆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①内地新疆班高中生受生活事件影响较小,焦虑症状检出率低,抑郁症状比例较高,学校适应良好;②ALSEC,SAS,SDS和SSBS存在一定的群体差异,并且彼此之间显著相关;③ALSEC直接预测,并通过积极社会行为间接预测了SAS和SDS,通过消极社会行为间接预测了焦虑.认为内地新疆班学生的焦虑和抑郁直接受到生活事件影响,其学校适应行为在影响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医院急诊科护士心身健康状况.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所综合性医院的急诊科40名护士和普通病房40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急诊科护士SAS及SDS评分均比普通病房护士显著增加(P<0.01).结论 与普通病房护士比较,急诊护士显示出较多的心理问题,可能与急诊特定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对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学生焦虑、抑郁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562名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结果 562名高中生中226名(41.6%)有焦虑症状,356名(65.6%)有抑郁症状;焦虑、抑郁与领悟社会支持呈非常显著负相关;在领悟家庭外支持方面,女生高于男生;高领悟组的SAS、SDS得分低于低领悟组.结论 高中生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领悟社会支持可调节其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5年安徽省蚌埠市45-60岁居民健康信息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三阶段抽样,选取蚌埠市3个农村社区和3个城市社区,采用《中国居民健康信息素养自评量表》对受访者开展健康信息素养状况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06份.结果对结果进行百分制归一化后,蚌埠市45-60岁居民健康信息素养平均得分为55.61分.年龄(β=-0.13)、文化程度(β=0.26)、职业类型(β=0.15)和家庭年均收入(β=0.19)是居民健康信息素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蚌埠市45-60岁居民健康信息素养水平还有待提升,应制定针对性的健康信息策略和提供高质量的健康信息服务以提高居民健康信息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9.
研究需要层次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情况。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民勤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48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需要层次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自护能力、心理状况。干预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各维度评分均大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ESCA各维度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小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护理过程实施需要层次护理干预,能明显增强患者自护能力,改善其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20.
护理干预对交通伤患者父母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交通伤患者父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94例交通伤患者的父母分成观察组138例和对照组56例进行评定,观察组行2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而对照组不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因子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内,未干预除躯体化、强迫症、抑郁有明显差异(P<0.05);在观察组内,经过护理干预,除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外,其他各因子有明显差异(P<0.05);在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与对照组2周后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心理干预前(P<0.01)。结论:交通伤患者的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父母的焦虑、抑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