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发半柔性混凝土路面水泥浆的配合比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方法鉴于影响水泥浆性能的因素众多,因此采用均匀设计法作为试验方法,进行不同配合比的水泥浆的性能测试试验,并且和目前商用的水泥浆的流动度和抗压抗折强度进行对比试验.采用统计软件对水泥浆的流动度和抗压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商用的水泥浆流动度在36.0 s,不符合目标值的要求,而研发的水泥浆料具有更好的流动性,满足施工使用的要求.提出了最佳水灰质量比0.41,相较于商用的0.34的水灰质量比,0.41的水灰质量比能够减少水泥用量,从而降低半柔性混凝土路面的造价成本.结论研发的水泥浆与商用的半柔性混凝土路面材料性能对比具有更高的流动性和比较合适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2.
热膨胀性能是影响水泥基材料温度变形和开裂的重要指标.通过对硬化砂浆不同龄期热膨胀系数的测定,研究了水胶比、胶集比、矿物掺合料种类、粉煤灰掺量和细集料种类对砂浆热膨胀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硬化砂浆的热膨胀系数随水胶比和胶集比的增加而增大,其本质区别是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增加导致的水泥石热膨胀系数变化.矿粉能够增加砂浆的热膨胀系数,而粉煤灰则起抑制作用,热膨胀系数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在对砂浆热膨胀系数的降低效果方面,大理岩砂玄武岩砂砂岩砂天然砂.  相似文献   

3.
为合理地选择水灰比、胶凝材料掺量、骨料用量等配合比参数,从而达到降低混凝土干缩的目的,采用设计的干燥收缩试验装置,通过改变参数水平,研究了不同因素对道路混凝土早期干缩的影响,并确定了控制干缩的主要配合比参数。通过对比分析现有干缩预测模型的局限性,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理论,利用SPSS软件建立了基于原材料组成的道路混凝土早期干缩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原料试验范围内,用水量和骨料体积含量是影响道路混凝土干缩率的主要因素,水泥用量次之,粗细集料体积比基本上没有影响;可为道路混凝土抗裂性配合比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影响混凝土配合比的几个重要因素,即砂率、单位用水量、单位水泥用量、粉煤灰掺量及外加剂种类的综合分析,确定了白石水库水坝碾压混凝土的最终配合比,改进配合比试验了了优化配合比的目的,降低了水泥用量,从而降低了大坝温度控制的难度;外加剂的使用增强了混凝土的抗冻能力,使得水泥的强度效应与抗冻效应要 煤灰的使用改善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还收集了国内外几十座碾压混凝土大坝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5.
大掺量粉煤灰注浆充填材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大掺量粉煤灰的水泥粉煤灰注浆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通过室内试验,探讨了在大掺量粉煤灰情况下,不同水灰质量比,固相质量比及不同外加剂用量与硬化体抗压强度,浆体凝结时间,流动度、粘度、结石率之间的相互关系,试验表明,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硬化体抗压强度、浆体流动度降低,而凝结时间延长,结石率和粘度增大;硬化体早期强度较低,后期强度有较大增长(120d后仍有所增长);适量水玻璃的掺入(水玻璃占水泥质量分数不大于3%)使凝结时间缩短,结石率增大,但导致硬化体抗压强度降低,浆体流动性变差;浆体凝结时间较长,水灰质量比(0.7-1.0):1.0,粉煤灰掺量质量分数为60%-90%时,初凝一般大于12h,终凝一般大于20h。  相似文献   

6.
研究混凝土微环境相对湿度、温度及微观结构对孔隙水饱和度的影响机理,并通过恒定人工气候环境下粉煤灰混凝土孔隙水饱和度的测定进行验证,建立基于混凝土微环境影响的孔隙水饱和度预计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混凝土水胶比越小,其孔隙水饱和度越大;粉煤灰混凝土孔隙水饱和度随微环境相对湿度的提高而增大,随微环境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恒定微环境温湿度情况下,当粉煤灰掺量不超过15%时,混凝土孔隙水饱和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大而增大,但粉煤灰掺量超过15%时,其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大而降低。粉煤灰混凝土孔隙水饱和度与微环境相对湿度、微环境温度、粉煤灰掺量和水胶比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指数函数较好地拟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提出科学的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为大力推广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生产与应用.方法通过分析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用水量的复杂性,系统研究再生粗骨料的品质和取代率等因素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不同用水量和水胶质量比在配合比设计时所带来的影响大小.结果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各个用水量与再生粗骨料的品质和取代率均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其强度与各胶水质量比之间也均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但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受再生粗骨料品质和取代率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结论所提出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简易设计方法采用有效用水量原则和绝对水胶质量比原则,具有很好的工程适用性和推广性,可为推动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应用提供坚实地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MJS加固水泥土的热物理特性,解决MJS与冻结止水联合加固冻结设计的水泥土热物理参数取值问题.方法通过自制冻结温度测试系统测定MJS水泥土冻结温度,通过ISOMET便携式热特性分析仪测定导热系数及容积热容量,采用SHR-6型水泥水化热测定仪测定水化热.结果 MJS水泥土冻结温度随水泥掺量增大而降低,随龄期增长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冻结温度在-0.64~-1.40℃;冻结与常温MJS水泥土导热系数均随龄期增长及水泥掺量增大而减小;常温MJS水泥土容积热容量随龄期增长而减小、随水泥掺量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冻结MJS水泥土容积热容量随龄期增长及水泥掺量增大而缓慢减小;随水泥掺量增大,MJS水泥土水化放热速率峰值提高,而到达放热速率峰值的时间均为水化15 h左右;水化热在28 d龄期内,随龄期增长和水泥掺量增大而增大,龄期28 d时,水泥掺量由40%每增加1%,水化热增加0.95%.结论 MJS水泥土热物理参数受水泥掺量及龄期影响较大,人工冻结加固方案设计应充分考虑水泥掺量和龄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14个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和2个对比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密封试件的圆环约束收缩试验,测试自混凝土入模起的钢环内壁应变.研究较长龄期下自生收缩应力随龄期的发展规律,提出通过开裂趋势曲线评定自生约束收缩开裂性能的方法,分析粉煤灰掺量、粉煤灰和矿渣复掺掺量、水胶比等参数对自密实混凝土自生收缩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自生收缩的长期作用不可忽视;开裂趋势曲线能在混凝土强度变化的前提下综合反映自生收缩开裂性能;对降低自生收缩开裂风险而言,粉煤灰存在一个最优掺量;矿渣等量替代水泥对自生收缩开裂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矿渣与粉煤灰复掺时,自生收缩开裂风险随着矿渣掺量的增加而增大;自密实混凝土的自生收缩开裂趋势随水胶比的降低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研究自密实混凝土自生收缩、干燥收缩的发展变化规律,所考察的配合比参数包括粉煤灰掺量、粉煤灰和矿渣复掺、水胶比、胶结料用量等.基于试验结果对已有的模型进行修订,给出适合自密实混凝土的收缩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矿渣复掺比例的增大、水胶比的下降,自密实混凝土各龄期的自生收缩显著增大,而干燥收缩则有明显减小的趋势;两种收缩都有随胶结料总量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配合比因素对两种收缩的影响规律并不相同,有必要进行分别研究.本文给出的模型能较好地考虑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铁车站叠合墙的开裂渗水问题,为提高混凝土抗渗防裂性能,开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首先,基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对混凝土配合比中多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法筛选,并对混凝土的粗骨料级配进行优化.然后,选择绝热温升最低的混凝土配合比,掺入混凝土外加剂DHZ复合液,经混凝土和易性试验,确定外加剂最佳掺量,得到混凝土最优配合比.最后,开展混凝土性能试验与地铁车站叠合墙裂缝现场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经配合比优化并掺入DHZ复合液的混凝土能够减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具有良好的抗渗防裂能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当水胶比(W/B )0.45,再生骨料(RA )取代量30%,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PC)掺量2.5%,粉煤灰(FA)掺量20%时,组成再生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选用最优配合比,改变再生骨料的原始混凝土强度,表现出原始混凝土强度高,配制的再生混凝土强度也高的结果。当原始混凝土强度达到C50,基本上可以配制出与天然骨料一样的混凝土强度。  相似文献   

13.
复合矿物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复合矿物磨细矿渣、硅粉矿物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了最大限度降低水泥用量,优化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水胶比仍是影响矿渣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磨细矿渣、硅粉等量取代水泥,取代值存在一个最佳值,分别是磨细矿渣掺量最佳值为凝胶材料总量的30%,硅粉的掺量为凝胶材料总量的15%,高效减水剂为凝胶材料总量的2.0%.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交设计手段配制透水性混凝土,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透水系数、连通孔隙率为指标,分析研究了骨料粒径、水灰比、骨胶比等因素及其不同的水平对透水性混凝土各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交设计的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为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供方向及定量化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分析,揭示骨灰比、砂率和水灰比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透水系数的影响规律.采用功效系数法得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参数,即骨灰比为3.5,砂率为15%,水灰比为0.34.通过优选配合比参数,得到具有良好透水性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砖,其抗压强度可达到20MPa以上;降低透水能力的要求,则其强度可以满足JC/T 466-2000混凝土路面砖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环氧树脂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增强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方法来合理优化水性环氧树脂为改性材料的混凝土配合比,测定了不同掺量下的水性环氧树脂混凝土在常温下养护7d的力学性能指标,得出最优混凝土配合比.同时比较了在最优混凝土配合比条件下,掺与不惨水性环氧树脂时混凝土标准养护7d和28d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并对水性环氧树脂增强混凝土各种性能指标的增强机理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掺适量水性环氧树脂后,不但改善了混凝土的早期力学性能,而且也有效地改善了混凝土的韧性,使其变形能力得到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也有较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正交试验的矿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商品混凝土多以掺加矿粉为主,有的还掺加粉煤灰,致使混凝土成分复杂,因而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山东省内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实际情况,主要以矿渣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的方式,对矿渣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设计。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矿渣混凝土做了9组27个试块,测出矿渣混凝土28天的抗压强度。并根据正交试验的结果,分析了各掺合料之间的最佳组合,以及每种掺合料影响的显著性。本研究成果可以为商品混凝土厂家提供技术指导,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塑性混凝土配合比与性能的试验研究得到的结果表明,采用最优砂率配制的塑性混凝土其变形性能好(大应变)并呈塑性破坏、弹性模量对砂率变化的敏感度小、用水量较小l塑性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随膨润土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引气剂的掺人有利于改善塑性混凝土的性能.选择合适的塑性混凝土配合比,将其用于土石坝防渗墙工程,无论是施工性能还是墙体性能均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对混凝土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了粉煤灰对混凝土热膨胀系数的影响,采用颗粒表面密封法和压汞法研究了不同品种的固相颗粒、孔隙率和龄期对水泥石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验证了表面密封法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固相颗粒对水泥石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大小依次为Ca(OH)2、粉煤灰、水泥熟料、CSH凝胶;水泥石的总孔隙率随龄期的增长而减小;混凝土热膨胀系数随水化龄期的增长而升高,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粉煤灰对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均匀设计确定树脂混凝土的配合比。根据试验结果运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再用MATLAB进行优化,得到树脂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此方法不但大大减小了试验次数,降低了试验成本,而且为树脂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准确可靠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