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相关方法,建立组培川贝母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薄层色谱等项目的检查方法并规定限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组培川贝母的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并规定限度,以此对组培川贝母进行质量标准研究.结果表明:组培川贝母的总灰分不应超过2%,酸不溶性灰分不应超过1%,浸出物不得少于20%,总生物碱含量应在0.2%-0.3%之间;本研究建立的质量标准可以控制组培川贝母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野生和组培川贝母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和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组培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不同部位和生长状态下的总生物碱含量,并应用切片技术对生物碱进行组织化学定位,建立了石蜡切片观察生物碱分布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市售川贝母、野生川贝母鳞茎和组培川贝母的不同部位中,组培的再生鳞茎总生物碱含量最高,带不定根的愈伤组织次之;在多种染色方法中,采用传统石蜡切片并用碘化铋钾定位生物碱效果较好;鳞茎中的生物碱主要分布于薄壁细胞内,愈伤组织中的生物碱则主要分布于细胞壁周围;野生川贝母鳞茎中生物碱分布同淀粉粒有一定关系,而在组培鳞茎  相似文献   

3.
采用滤纸片法,以12种细菌和4种真菌为试供菌种,对见血青总生物碱进行体外抑菌活性实验;并通过DPPH法测定见血青总生物碱清除自由基能力. 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见血青总生物碱对16种微生物的生长均有很强的抑制性.抗氧化实验表明,见血青总生物碱在0.5~100 μg/mL的实验浓度范围内具有很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清除率为5%~93.5%,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显著高于同等浓度的BHT.  相似文献   

4.
成果简介 骆驼蓬种子总生物碱在体外和体内实验的研究证明,对恶性肿瘤的生长均有较大的抑制作用。中医在临床上已证明其对肝癌、胃癌、肠癌、乳腺癌及肺癌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由于骆驼蓬种子资源丰富,所以从种子中提取总生物碱可以形成产业化规模。抗肿瘤药物是临床急需的药品,尤其由中草药中筛选有较好抗肿瘤效果的药物,更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川贝母组织培养物中最适于用玻璃化法进行超低温保存的材料及其最适的玻璃化溶液脱水处理时间,将继代15 d的优质川贝母芽、愈伤组织和鳞茎接入MS+30 g/L蔗糖+5%二甲基亚砜的固体培养基中预培养6 d后,用60%玻璃化溶液II常温装载25 min,再于2℃下用100%玻璃化溶液II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脱水处理后投入液氮中保存.结果显示,在玻璃化超低温保存过程中,川贝母芽、愈伤组织和鳞茎的最佳脱水处理时间均为60 min,其中愈伤组织细胞保存后的相对存活率最高为80.08%.  相似文献   

6.
煎煮法提取卷叶贝母组培物总生物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煎煮法提取卷叶贝母组培物的总生物碱并测定其含量.通过对煎煮材料大小、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等主要因素进行实验,并以贝母素乙为测定标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提取条件下的总生物碱含量.实验结果显示,煎煮材料大小、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3个因素均影响卷叶贝母组培物中总生物碱含量.选择适宜的卷叶贝母组培物大小、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有效物生物碱的溶出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化学组成,筛选其中具有白细胞介素-6 (IL-6)结合活性的成分。方法 使用热回流法获得川贝母粗提物,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鉴定其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并结合碎片信息对其电喷雾(ESI)质谱裂解规律进行分析,再借助分子对接对IL-6结合活性成分进行虚拟筛选。结果 从川贝母粗提物中共鉴定出原阿片碱等5个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初步明确了其在ESI源下的质谱裂解途径,从中筛选出梭砂贝母酮碱、贝母辛、靛玉红、东莨菪碱等4种IL-6结合活性成分。结论 初步探明了川贝母生物碱类成分的化学组成、ESI-MS/MS裂解规律,并从中筛选出潜在的抗炎活性成分,可为川贝母资源的现代化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金不换中总生物碱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金不换甲醇提取、无水乙醇提取、氨性氯仿提取和酸性乙醇提取等提取方法的比较与筛选,确定溶剂用量、提取次数、pH值和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并以L9(34)正交设计表安排试验.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金不换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9倍量p=4.5 95%乙醇提取2次,每次2小时.  相似文献   

9.
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见血青(Liparis nervosa(Thunb.)Lindl.)总生物碱,研究了液料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这4个因素对总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见血青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的影响因素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该研究得到了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0℃,超声时间60min,乙醇体积分数80%,液料比1∶9,为见血青总生物碱工业化生产工艺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测定千里光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以氧化苦参碱为对照品,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在422 nm波长处测定千里光中总生物碱含量。结果:氧化苦参碱在6.75~135μg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回收率100.0%(RSD=1.5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千里光中总生物碱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湖北贝母组织培养中外植体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湖北贝母的组织培养的快繁系数,研究了外植体来源和取材时间对湖北贝母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北贝母愈伤组织的诱导以出苗期诱导效果最好,鳞茎的诱导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优化浙贝母中生物碱提取条件,比较了影响生物碱提取率诸因素,并利用数理统计学中的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用浙贝母粉末重量30倍的55%乙醇(W/V)为提取溶剂,结合摇床振荡法,振荡速度为150r/min,提取24h,经氯仿萃取,生物碱的提取率最高.用D1300大孔树脂,95%乙醇溶液作为洗脱剂,上样pH为9.0,原液浓度为0.1 mol/L时为最佳纯化条件.本试验筛选提取方法可作为贝母中生物碱提取的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MS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头孢噻肟钠对染菌川贝母组培物进行抗生素除菌培养,分析头孢噻肟钠对染菌川贝母组培物的除菌效果.实验表明,采用浓度为500 mg·L-1的头孢噻肟钠抗生素培养基连续进行2次除菌处理培养,对染菌的川贝母组培材料的除菌效果最好,其除菌率高达96.3%.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贝母组培物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鉴别,通过测定总灰分、酸不溶灰分对提取物所含杂质的量进行控制,采用热浸法对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水溶性浸出物不少于72.69%,醇溶性浸出物不少于75.95%,总灰分的检查限度为不超过11.89%.建立了贝母组培物提取物中西贝母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回归方程为Y=7.7591X+0.0437(R~2=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541%,回收率RSD=1.3067%.结论: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贝母组培物提取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低温诱导对组培川贝母胚状体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组培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的胚状体经低温处理不同的时间,随后转入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中培养,发现低温处理40d的胚状体成苗率最高.对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其电泳图谱的研究发现,在低温处理及随后的培养过程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表达量及谱带数(特别是B区酶带)已发生明显的变化.C区酶带的出现,是川贝母低温处理诱导胚状体成苗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0-3℃低温下,对川贝母种子,分别处理1月、2月、3月、4月、5月,发现低温处理3-5月时,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有新酶带的形成.说明低温处理3—5月,对川贝母种子休眠的解除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贝母组织培养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我国贝母属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现状作了分析和归纳,总结了贝母组织培养在以下方面的研究成果:1、愈伤组织的诱导;贝母碱生产;3、胚状体诱导;4、器官分化;5、分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相似文献   

18.
利用微波辅助萃取技术提取断肠草生物总碱,以其生物总碱粗提率为指标,考察不同提取条件下的提取率.结果表明:以氯仿作为提取溶剂、微波功率500 W、料液比1∶8.0、提取时间360s(120 s×3)时生物总碱得率最高为1.63%,生物总碱提取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