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联是我同一种传统的文学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妙趣横生,雅俗共赏,具有极其浓郁的民族特色。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对联之所以具有如此蓬勃的生命力是有其多方面原因的。其中,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也是拓展对联的审美空间。增强其审美情趣的有效手段。可以说,如果离开了修辞,对联的联趣将大为减色,本文对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在对联中的巧妙运用及其审美效应试作例析.  相似文献   

2.
建立信誉,塑造形象是公共实务的基本目标,而用对联为公关工作服务则是中国公关实务的一大特色。本文对公关对联的含义、功能和常见修辞手法做一总结,以求丰富公共学理论,并对今后的公共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章法 《青年科学》2003,(1):24-25
对联,是文学园地中我国独有的一朵小花。它既可以概括历史事件、评价人物功过,也可以描述客观景物、抒发个人情感,甚至还可以用它作为设题方式来训练和培养语言知识、写作能力。有趣的是笔者曾引领学生对对联,不仅得到了几十副新颖别致的对联,更在学习对对联的实践中获得了很多历史、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4.
对联与化学     
对联,被诗人臧克家誉为“中国文学园地一朵别致的小花”它具有独特的民族性格,在我国历史悠久。化学,在中国是十九世纪才出现的一门自然科学。本文仅就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与对联的“拆合”关系,举例趣释。 (一)化合反应化学上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有的对联似化合反应形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过春节贴福字,对联是必不可少的。印福字、对联也大有文章可作。张宝来,鸡西市农民,种了近30年地,生活并不富裕,总想换种方式生活,或利用农闲时间干点什么,但苦于没有合适的项目和资金。2000年张宝来学会了“福”字、对联印刷技术,投资1000多元搞起了福字对联印刷。他以在农村赶集现印现卖的方式经营。他的经营方式特别,他印的福字对联也特别。他印的福字经过加热后,伴着张宝来嘴里的喊声“发、发、发”,只见福字金灿灿、慢慢悠悠地像发馒头一样从纸上鼓了起来,他的地摊儿被人围得水泄不通。如今他的亲朋好友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实践出发,说明对联写作的思维过程,对于掌握对联的写作方法,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社会的信息化为网络对联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本文就网络对联的概况、优势、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关注下,使网络对联能够更快地成长,为推动我国楹联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社会的信息化为网络对联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本文就网络对联的概况、优势、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关注下,使网络对联能够更快地成长,为推动我国楹联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物理学中的许多概念和规律都可以用一些对联、口诀、谜语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从生活中和教学实验中搜集了许多对联、谜语应用到物理课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在教学过程中深有感受,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有很大收获。  相似文献   

10.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奇葩。它常常以精当、凝练的语言概括政治家的政绩、评论文学家的成就以及其他名人的种种行为——有的言事,铺陈抒怀;有的讴歌,情蕴其中;有的追怀,感慨万千;有的凭吊,悲情荡漾;有的鞭挞,入木三分。其中富含大量的文学、史学、文化知识。高考就曾出过“指出对联中的人物是谁?”的试题,近年来虽未直接这样考查,但2004年已把对对联纳入语言表达试题的范畴,即  相似文献   

11.
对联是中国的国粹,有着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意义,在中国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联中包含着大量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有些词汇在英语中属于文化空白。这些词汇在英语中没有对等词,这给准确翻译对联造成了困难。以功能为导向的功能翻译理论能够指导对联中文化空白词的翻译,转化策略也能很好地应用与对联翻译。  相似文献   

12.
对联是中国的国粹,有着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意义,在中国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联中包含着大量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有些词汇在英语中属于文化空白。这些词汇在英语中没有对等词,这给准确翻译对联造成了困难。以功能为导向的功能翻译理论能够指导对联中文化空白词的翻译,转化策略也能很好地应用与对联翻译。  相似文献   

13.
对联用典,根据典故在文中的使用义跟典故原义的关系,分为:同义式、转义式、衍义式、反义式等;根据典故在文中的功用,分为:证言式、衬言式、代名式、代言式。各种用典方式都基于古今比较。对联适度用典,能促进对联创作者和接受者自觉学习古代经典,有利于国学传承。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对联的性质,并给对联立一新的较完善的界说。同时对传统的也是当前一部分文化人中存在的两种轻视对联的观点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15.
雷占国 《科技信息》2010,(26):304-304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字样式。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对联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笔者的教学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赖海燕 《科技信息》2010,(5):137-138
Halliday建构的系统功能语法可用于语篇分析、翻译等诸多领域,而用于汉语对联的研析还不多见。本文拟从衔接和连贯(Cohesionandcoherence)、逻辑一语义关系(Logico—semanticrelations)、主位结构(Thematicstructure)和信息中心(InformationfocuspL个方面对对联进行功能分析,以证实系统功能语法在分析研究中国传统的文学形式——对联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对联在正统的文学史中几乎没有地位。对联其实是一种典型的两栖型文体,既可以说它是应用广泛的文学作品,也可以说它是诗意浓郁的应用文体。对联与语文的关系十分密切。教师应该努力教好它,学生也应该认真学好它。  相似文献   

18.
对联产生于唐,成熟于宋,盛行于明清,普及于现代、当代。它是一种文字艺术,文学艺术,民俗艺术。本文试从对联的基本特征出发,浅析对联英译的基本策略,以求英译对联与源对联的形似,意似,韵似,神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对联创作规则的基础上,结合计算语言学相关知识,采用HMM模型进行语料库训练,得出相关的概率统计信息;使用N-gram模型进行联语预测,实现了对联自动应答系统.结果表明,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对联辅助创作.  相似文献   

20.
对联是我国汉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体裁,是中国文学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在汉民族思维方式、汉语文字个性与文学创作特征长期交融孕育的过程中,受唐代律诗对仗、用韵的催化作用,对联遂正式诞生。对联具有时代性、广泛性、实用性、概括性、独特性、趣巧性的文体特征。创作对联有三法:集诗文成句、改换诗文成句、拟作新联(严对仗、调平仄、重修辞)。清代梁章钜《楹联丛话》是第一部联话著作。刘勰《文心雕龙》是对联写作与研究不可忽缺的一部重要著作,庶可称为第一部萌芽状态的"准联话",在中国楹联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