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英  李文博 《松辽学刊》2005,26(1):68-69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管理信息系统迅速发展.本文首先剖析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障碍因素,然后就改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麦田化学除草技术河南省植保站吕国强宝丰县植保站丁存随着近年来耕作制度改革,水肥条件改善和复种指数的大幅度提高,农田生态系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杂草危害趋向严重,成为影响我省小麦生长从中产向高产迈进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据查全省主要麦田杂草有28种,年发生...  相似文献   

3.
叶航 《河南科技》2022,(7):146-149
精益建造在国内逐渐受到重视,这一理念在越来越多的工程实践中得到应用.但是,最后计划者技术作为精益建造理念实现的最重要的工具却在国内极少被关注.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识别提取了14个应用障碍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因素间的层级关系.结果显示,缺乏相关的专业培训和企业缺乏使用LPS的内在动力是阻碍LPS...  相似文献   

4.
基于城市脆弱性概念与内在机制解析,构建城市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状态空间法测度2000—2013年环渤海地区城市脆弱性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子系统脆弱性.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探讨环渤海地区城市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环渤海地区城市脆弱性演变的障碍因素.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环渤海地区城市脆弱性总体呈下降趋势,脆弱性指数从2000年的0.718下降到2013年的0.398,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子系统的脆弱性逐渐降低;(2)环渤海地区城市脆弱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大差距高脆弱性向小差距低脆弱性演变的趋势,高脆弱性城市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的北部和西南部等地区,山东半岛、辽宁半岛及京津地区城市的脆弱性较低;(3)影响环渤海地区城市脆弱性演变的主要障碍因素依次为治理措施、经济创新、社会进步和经济规模,障碍度分别为32.27,30.84,20.11和16.78.研究结果为环渤海地区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湖南山丘区景观生态建设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山丘区景观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成为山丘区及全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 障碍因素,开展山丘景观生态建设,既有助于植被的恢复,土地肥力的提高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也是山丘区域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山区景观生态建设必须遵循适应自然,控制共生,组织整合和功能优化和等基本原则,建立包括农林结合林结合、农林特结合等多种具体形式的农林业系统。  相似文献   

6.
地区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影响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因素。利用Panel-data(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对各地区的经济总体规模及资本产出效率的影响,阐明地区经济结构存在的差异,指出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对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说明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强化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资本的产出效率(资本的产出弹性)、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 三、改善以水肥为中心的农田生态环境开封砂土实验区旱、涝、渍灾害频繁,由旱至薄,旱薄相连等农田生态环境恶化是障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沙区综合开发治理必须针对主要障碍因素,改善以水肥为中心的农田生态环境。1、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三年来,根据当地地下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井灌。绘制了1/5000水利建设规划设计图,对原有的70眼机井维修配套,新打机井43眼,购置喷灌机25台,开挖排水沟达  相似文献   

8.
<正> “薄旱粗”是丘陵旱地小麦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为了提高旱地水分在小麦生产中的利用率,我们于1981-1984年在丘陵旱作麦区的洛宁县卡村,结合改革耕作制度和调整作物布局,对土壤水分动态进行研究,总结出丘陵旱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经验,及时指导大田生产,取得了小麦增产的好效果。一、试验处理及试验期降水量试验地选择在卡村的一块肥力一致的土地上,设一年一熟制的晒旱麦、绿肥掩青和  相似文献   

9.
<正> 病虫草鼠是影响小麦高产、优质和安全贮藏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在中高产栽培水平下,其发生危害程度逐年加重,传统的防治方法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为此,1989-1992年,省植保值检站组织20余个地、县协作攻关,对病虫草鼠防治中急需解决的15项技术难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传统的防治方法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和创新。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各种措施的组优装配,制定了《河南省小麦病虫草鼠害系列化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四年累计推广1.04亿亩次,纯收益34.42亿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研究是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该文选择扎龙湿地为研究区,以遥感影像、气象数据及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建立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算法对扎龙湿地的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其次,借助障碍度模型,探讨扎龙湿地生态承载力演变的主要障碍因素;最后利用GM模型,预测其未来9年的生态承载力结果.结果表明:扎龙湿地生态承载系统一直处于中承载状态,但总体呈上升趋势;自然环境和地物覆盖2个因素层为制约生态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根据GM预测结果,未来9年,扎龙湿地生态承载力指数随年份增加而升高,生态状况持续向良性转化,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1.
土壤动物与环境质量关系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土壤动物作为生态系统循环中的重要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同环境因子间存在相对稳定、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经过近10年的学习与研究实践,对东北羊草草原、东部山地及有关农田污灌区等生系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动物是相对稳定的、综合的环境指示因子,特别是在人为活动圈大的区域,土壤动物对环境质量反映的准确程度要强于植物。土壤动物与环境的水分、PH值、土壤质地、结构、土壤有机质含量、植  相似文献   

12.
考虑土体流变时土压力计算的条分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土体具有流变特性时,支挡结构上的土压力将随时间发生变化,在描述土体的两个重要参数中引入时间参数以描述土体的流变特性,并应用条分法计算土体具有流变特性时支挡结构上的土压力,土体的流变特性的两个参数可由实验得出,在此基础上,对于任意形状、堆载及分层的土体,都可以由本方法计算出支挡结构上任意时刻的土压力,从而为支挡结构的设计及施工提供理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模糊数学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FUZZY聚类分析方法,对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土属的土壤资源样品,按照其主要理化性状指标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用二阶FUZZY综合评判方法对其质量优劣进行了评判排队(均通过微机进行计算处理),结果表明,模糊数学方法在土壤定量化研究中是一种较理想的新手段,基本切合土壤的实际,可为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五大连池新期火山地区的土壤生态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对三类土壤动物、三类土壤微生物、土壤活性有机质、含水量和温度等9项土壤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较全面地阐述了该地区土壤资源的生态学特点.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城市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是以哈尔滨城市经济半径内土壤为基础,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表明城市土壤虽然利用强度高,但土壤肥力并没有下降,城市经济半径内土壤肥力较同类土壤相关理化性质指标要高,土壤中的有机质、氮、磷等在城市土壤中相对富集;pH值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西安地铁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沉降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黄土地区的特殊性对西安地铁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有关勘测资料,采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盾构推进过程进行了模拟,以西安地铁二号线工程为背景,对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隧道纵向沉降分布规律、黄土特性对盾构法施工中地表沉降的影响、地表沉降与黄土层覆土厚度的关系以及黄土特性对盾构法施工中土体变形的影响,从而得出了黄土地区地表沉降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7.
污染生态学是研究在污染条件下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规律的科学,是环境生物学的分支.土壤动物作为相对稳定的环境因子,能较好的表征环境特征.同时,土壤动物作为土壤的重要形成因子对土壤恢复、发展、污染物降解均有作用.国内外近几十年的相关研究表明: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主要有重金属、农药(包括杀虫剂、除草剂)、化肥等;对不同种群的...  相似文献   

18.
对某汽车厢体骨架结构改型后的变形量进行了检验,以极限扭转工况下的吊耳变形数据为输入,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顶窗框各角点的变形量,为结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土壤的肥力状况是有效培育土壤的一项重要指标,研究其成因可以为农业生产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依据.针对武夷山地区2种不同的土壤类型,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理化分析方法,对草甸土和黄红壤土壤肥力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发现,草甸土铵态氮和速效钾的质量分数明显高于黄红壤.这主要是由于受当地气候、地形、生物以及人类的生产活动所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