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在体外以人DNA拓扑异构酶Ⅰ(hTopoⅠ)为靶位进行抗肿瘤化合物的快速筛选,首次使用毕赤酵母表达了hTopoⅠ。在微量反应体系中,测定了化合物抑制hTopoⅠ松驰活性的能力,并用MTT实验验证筛选到的hTopoⅠ抑制剂的抗肿瘤活性。从74个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及人工合成的黄酮类衍生物中筛到6个hTopoⅠ抑制剂,有4个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
款冬花中抑制肺癌细胞LA795增殖的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研究了款冬花中具有抑制肺癌细胞增殖的活性成分.以小鼠肺腺癌LAL795细胞为体外抑瘤筛选模型,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结合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PHPLC等手段追踪分离款冬花抗肺癌的活性成分.并通过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了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它们分别是:1,2-di-(3',4'-dihydroxycinnamoyl)-cychopenta-3-ol,(Ⅰ)、芦丁(Rutin,Ⅱ)、山奈酚(Kaemferol,Ⅲ)、槲皮素(Quercetin,Ⅳ)、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Ⅴ).其中(Ⅰ)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Ⅴ)为首次从款冬花中分离得到.并采用MTT法对分得的化合物进行抑制LA795细胞株增殖作用的研究,用半数抑制浓度(IC)评价其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Ⅰ,Ⅲ,Ⅳ对小鼠肺腺癌细胞LA795的增殖都显示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Ⅰ和Ⅳ抑瘤作用较显著.IC50分别为125.2和83.2μg/mL.这些化合物抗肺癌细胞增殖活性为款冬花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3.
基于纤细薯蓣皂苷母体结构,通过水解和酯化反应制备了11个纤细薯蓣皂苷衍生物,通过波谱学方法(NMR、MS)确证了其化学结构,其中化合物Ⅰ、Ⅱ、Ⅴ、Ⅵ、Ⅸ、Ⅺ均为新化合物.采用改良MTT法对衍生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结果显示,纤细薯蓣皂苷衍生物对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人肝癌细胞HepG-2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一些化合物表现出优于纤细薯蓣皂苷元的抗肿瘤活性,其中的化合物Ⅸ、Ⅺ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趋势,尤其化合物Ⅸ,对2种肿瘤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3.66 μg/mL和21.47 μg/mL;而且发现糖基部分糖的数量影响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PD-L1启动子活性抑制剂,研究其抑制肿瘤细胞中PD-L1蛋白表达对机体抗肿瘤免疫活性的调节作用.利用荧光素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对小分子化合物库中的311种化合物进行筛选,发现硫酸长春新碱(vincristine sulfate,VCR)以浓度依赖性抑制PD-L1基因启动子活性.RT-PCR、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blot)等生物学评价实验显示:VCR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中PD-L1表达以及B16细胞PD-L1蛋白表达和成瘤;VCR增强Jurkat细胞对MDA-MB-231细胞的杀伤活性,并促进C57BL/6小鼠细胞因子IL-2和γ-IFN的分泌,增强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VCR通过抑制PD-L1启动子活性下调肿瘤细胞中PD-L1蛋白表达,从而解除PD-1/PD-L1信号通路介导的免疫抑制,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和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5.
血管生成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着重要作用,抗血管生成药物通过阻断新血管的形成,杀死或破坏肿瘤血管,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近年来靶向抗血管生成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取得了很大进展.通过整理近年来一些具有良好抗血管生成效果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总结这些化合物结构上或者作用机制上存在的共性或特性及发展前景等信息,为后续筛选并合成具有优良抗血管生成抗肿瘤效果的活性化合物及结构优化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从红树林微生物中分离抗肿瘤活性物质,从泉州湾红树土壤中分离、纯化和筛选能产生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细菌,并利用16S rDNA序列比对方法进行分子鉴定.采用追踪分离的方式,以稻瘟霉分生孢子抑制强度和肿瘤细胞体外抑制活性为指标,对细菌发酵液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初步分离.实验结果显示,从泉州湾红树林土壤中分离出1株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的细菌,经鉴定为Vibrio fluvialis. Vibrio fluvialis发酵液能抑制稻瘟霉分生孢子萌发时菌丝形变,并抑制EC9706食管癌细胞和H22肝癌细胞生长.从Vibrio fluvialis发酵液分离出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的化学组分Ⅰ和组分Ⅱ.组分Ⅰ对EC9706食管癌细胞和H22肝癌细胞ρIC50分别为0. 18 mg·m L~(-1)和0. 26 mg·m L~(-1),组分Ⅱ对EC9706食管癌细胞和H22肝癌细胞ρIC50分别为0. 17 mg·m L~(-1)和0. 22 mg·m L~(-1).表明Vibrio fluvialis能产生抗肿瘤活性物质,具有重要抗肿瘤研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卟啉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发现新型光动力疗法光敏剂,设计合成了8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小分子酸与萘基卟啉缩合成的酯类化合物,并用MTT法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光动力抗肿瘤活性研究.所合成的8个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采用1HNMR等光谱手段进行了结构分析,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其中两个化合物具有明显的光动力抗肿瘤活性和剂量效应关系,其他化合物在较高剂量下,也表现出一定的光动力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8.
从1-茚酮出发,通过简洁的路线合成了15个结构新颖的二氢化茚-咪唑衍生物,并对合成的新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和抑菌活性的筛选.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7、15、16和18具有较好的抗肿瘤细胞毒活性,其中化合物15对白血病(HL-60)、肝癌(SMMC-7721)及肺癌(A-549)的细胞毒活性甚至优于阳性药物DDP;化合物7、10、14、15、16和1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枯草芽孢杆菌(B.sutbilis)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化合物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显示出较好的选择性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9.
对苦木科臭椿属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的果实即凤眼草的提取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经反复纯化制备化合物,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分析、波谱解析、对照品比较及与文献报道对比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对粗提物和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的测试.分离并鉴定出4个化合物,分别为shinjulactone A(1),shinjuglycoside B(2),5-hydroxymethylfural-dehyde(3),protocatechuic acid(4),化合物3,4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凤眼草水提取物的大孔树脂60%乙醇洗脱物(Ⅰ)对人神经胶质肿瘤细胞株U87,95%乙醇浸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Ⅱ)对人神经胶质肿瘤细胞株SF188,化合物1和2对以上两种细胞株,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寻找黄连抗肿瘤生物碱成分.以"黄连"为关键词,在TCMSP数据库中搜索生物碱类化学成分,从Pubchem数据库下载相应化合物结构;再从蛋白质数据库中下载与抗肿瘤作用明确的17个靶点蛋白,采用Sybyl软件中蛋白质预处理工具确定活性区域,应用Surflex-dock模块对小分子与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通过Total Score打分函数筛选出活性成分,采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分析结合最好的蛋白复合体的相互作用力.筛选出具有较好结合活性的化合物9个,其中非洲防己碱、巴马亭、N-反式-阿魏酰酪胺具有多靶标活性;蛋白复合体的分析结果显示氢键、疏水作用力在对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新型VEGFR-2抑制剂的合成方法及抗肿瘤活性,合成了9个含喹唑啉结构的VEGFR-2抑制剂,以MTT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人结肠癌HCT-116和HT-29 2个细胞株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A03、A05、A06、A07和A08比阳性对照索拉非尼的活性更好(IC_(50)10μmol/L).为了阐明目标化合物和VEGFR-2的作用机制,分别将sorafenib和化合物A03与VEGFR-2(PDB:2OH4)的DFG-out构象进行了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可能作为Ⅱ型激酶抑制剂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抗癌药物放线菌素D及其新类似物体外DNA结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CD及 UV光谱研究了放线菌素 D及新合成的两个新类似物体外与小牛胸腺 DNA的结合特性 ,并与以往报道的 3种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 ,测试的 3种化合物体外与 DNA结合能力的大小与体内抗肿瘤活性之间存在平行关系 .  相似文献   

13.
黄酮类化合物抑制肿瘤新血管形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是许多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多种机制抑制新血管形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就黄酮类化合物对肿瘤新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4.
以广西主产中药广豆根的抗肿瘤活性成份苦参碱为天然活性配体,与Fe(Ⅱ)反应得到黄色的离子型苦参碱Fe(Ⅱ)化合物[H-Matrine][FeCl4],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其晶体结构,并通过MTT法对苦参碱配体及其Fe(Ⅱ)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苦参碱配体,化合物对肾癌7860、肝癌BEL7404、结肠癌HCT116、结肠癌LOVO、鼻咽癌CNE1等肿瘤株的抑制活性明显增强,其中对肝癌细胞BEL7404和结肠癌细胞HCT116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讨淫羊藿苷(icariin,ICA)及其系列脱糖产物淫羊藿次苷Ⅰ(icarisideⅠ,ICAⅠ)、淫羊藿次苷Ⅱ(icarisideⅡ,ICAⅡ)和淫羊藿素(icaritin,ICT)对肿瘤细胞体外增殖抑制活性,并筛选抑制活性最强的化合物.以ICA为原料通过不同工艺制备ICA系列脱糖产物ICAⅠ、ICAⅡ和...  相似文献   

16.
从深海沉积物中筛选具有抗菌、抗肿瘤活性的海洋真菌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西太平洋近赤道区采集到的18个深海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到83株海洋真菌,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和MTT法分别对其发酵液乙酸乙酯抽提物的抗菌、抗肿瘤活性进行筛选.结果显示,有37株菌株对至少一种指示菌有抑制作用;有29株菌株对KB或Raji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分别占总供测菌株的44.6%和34.9%.在抗肿瘤活性菌株中,WP-M-1、DY-G-2、DY-C-2、WP-K-3和WP-Q-2等5株菌具有很高的活性,其发酵液乙酸乙酯抽提物对Raji细胞的IC50分别为5.000、1.064、2.796、1.920、0.520 μg/mL.研究结果表明,海洋沉积物来源的真菌中蕴藏着丰富的抗菌及抗肿瘤活性代谢产物产生菌,是开发抗菌和抗肿瘤药物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法优化南强菌素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海洋真菌Phomopsis sp. A123分离得到的南强菌素(Deacetylmycoepoxydiene) 是2003年新发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化合物.采用单因素筛选方法,筛选得到影响该化合物产生的4个因素,分别为葡萄糖、维生素B1、马铃薯和甘露醇.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4个因素最佳水平范围进行研究,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2次回归分析,在培养基中葡萄糖、维生素B1、马铃薯和甘露醇的含量分别为87,0.005,170和14 g/L时,南强菌素的产量从35 mg/L提高到200 mg/L.  相似文献   

18.
研究发现抗癌酮(Antineoplaston A10)降解物中谷氨酰胺与异谷氨酰胺类衍生物显示出抗肿瘤少性。为此,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苯乙酰谷氨酰胺类化合物供抗肿瘤活性筛选,采用合成酰基叠氮化合物,再与胺类于低湿下反应生成酰胺类目标化合物,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收率好,而且手性中心不发生消旋化,所合成化合物结构经IR、^1HNMR、MS及元素分析方法鉴定。对所合成目标化合物做抗肿瘤活性评价,采用MTT法对L1210细胞进行了测试,初步结果显示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细胞存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从现有的药物数据库中寻找具有较好抑制活性的新型PDE4/PDE7双重抑制剂结构,联合应用OpenEye及AutoDock程序对自建的小分子数据库进行虚拟筛选,并对筛选出来的分子进行PDE4/PDE7抑制活性测试.结果得到27个有PDE4/PDE7双重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分子,其中有些化合物的抑制率能达到100%.其中有两类化合物的活性高且结构新颖,其母体结构可作为先导结构,用于研发新型的PDE4/PDE7双重抑制剂.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立体外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筛选潜在的SHP2抑制剂,通过应用大肠杆菌系统克隆表达GST-SHP2 融合蛋白,经过GST-Sepharose 亲和层析分离得到纯化的GST-SHP2 蛋白,建立384 孔板的高通量筛选模型,对48000个有明确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进行体外筛选,筛选出75个活性化合物对SHP2的抑制作用大于50%,确定3个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该筛选模型灵敏、稳定,对SHP2抑制剂药物研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