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壮族的语言特点上进一步探究壮族对本民族的自称,能更准确地了解到壮族到底将自己的民族自称为什么民族。壮族的民族自称按壮语的表达习惯应为“陀族”。壮族现有族称,是因为汉族按壮族人对大象称呼的语音,用汉语近似读音字来指认的,其原义为“大象民族”。探明壮族族称原义,符合壮族的民族心理习惯,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也有利于壮族人民正确理解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2.
神奇的坭兴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坭兴陶(学名:紫坭陶)是广西钦州独特的传统工艺品,其历史源远流长,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同时,它与壮族的壮锦一起,被认定是广西最具民族特色的二件宝。1400年的陶艺文化  据钦州史记载,坭兴陶“谅发明于唐以前,至唐而益精致。民国九年,城东山麓发现逍遥大冢,内藏陶壶一只及高四尺余陶碑一方,镌字千六百余言。”经考证,始知乃唐开元年宁越郡(即现钦州市)第五世刺史宁道务墓志,可见钦州坭兴制陶历史之久远。传至清朝咸丰年间,钦州陶器发展鼎盛,坭陶器具得到广泛应用,故得名“坭兴”。现在香港、澳门、上海等地的“…  相似文献   

3.
2013年1月26日-27日,由平果县人民政府、广西民族大学主办,百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壮侗学研究所协办的“壮族土俗字习俗与甘桑石刻字符研讨会”在平果举行,来自中央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近百名国内外知名学者参加了研讨。本次会议主题围绕壮族土俗字研究与壮族土俗字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甘桑石刻字符”的发现与探讨以及壮族的历史与民俗文化等问题展开热烈深入的讨论。2011年12月平果县马头镇“甘桑石刻字符”的发现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旨在以内引外联的方式来推进围绕甘桑石刻文的甘桑古文明的研究,这对我国民族文字产生与发展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古文中有“举”字,其构形像用二手向上举子状,“举”多用作族名。殷卜辞反映出举族与商王室同姓,常受商王之命从事农稼、田猎、征伐活动。武王克商后,周对殷遗民分而治之,举族也被迫迁徒到其他诸侯国。至西周中期,举族与周及其他族融合,遂湮没于历史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5.
通过语言学的语音语义分析以及亲属语言来源相同族称的对比来看,哈尼族族称“哈尼”的“哈”是前缀,“尼”仅仅是族称,没有其他意义。过去有的学者将哈尼族族称解释为另有某种意义的说法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6.
壮族族称考     
从语言学角度对壮族族称进行解释,认为其中的一些名称实际上是语言演变造成,包括自称"夷"发展来的"夷""俚""黎""代""岱";从处所词"峒"发展来的"撞、獞、僮、仲",从处所词"雒"发展来的"土、沙、埌、央",从复数词尾发展来的"僚、饶"。  相似文献   

7.
大洼县荣兴朝鲜族乡利用“五站三会”,建立科技服务网络,为农民增收“加油”。  相似文献   

8.
从中华民族族称由来的考释入手,论述了中华民族形成于帝舜有虞氏朝的历史过程。其最早的族称得名于舜的名字“华”。汉朝以后,又出现“中华”一词。近代,民族一词传入中国,始有“中华民族”这个近现代民族学的规范族称。但其族体的形成则在此前约五千年前。  相似文献   

9.
常州方言词汇丰富多彩,其中“鬼”字族的形式颇为显著。常州方言“鬼”字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构形法和造词法上。在构形法上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鬼”作为“前加成分”和“后加成分”;另外一类是重叠式的结构。而在造词法上主要表现在谐音法和修辞法两个方面。通过与普通话相关词语的比较研究,在词语形式和词语意义两方面总结出常州方言“鬼”字族异于普通话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壮族和越南岱族是有亲缘关系的跨国民族。布岱 (po4 tai2 )是中国壮族和越南岱族众多支系中的一支。“桥”(lo 4 kiu2 )是每一个布岱人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的人生仪礼 ,与当地“不落夫家”婚俗有密切的联系。“桥”是已出嫁的女儿生头胎孩子或怀孕之后正式“落夫家”的仪式 ,同时 ,又是男方家庭正式承认和接受这个媳妇的仪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壮族与东南亚国家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印度等5国的20个民族有亲缘关系,其中与越南的岱族、侬族、拉基族、布标族、山斋族关系尤为密切,从历史记载、语言、家谱、传说以及现在的通婚状况都可说明他们的兄弟情义。由于中国和越南民族识别的标准和方法不同,族称不同,有些人不了解他们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从哈密历史沿革入手,考证了哈密“哈刺灰”人的族源、族称、居住地域、与周边民族关系及其迁徙流向。  相似文献   

13.
传统观点认为壮族“不落夫家”婚俗是历史上壮族母系制的残存,文章通过与壮族同源的傣族入赘婚俗的比较,并结合相关史料,说明壮族“不落夫家”并不是母系制的残存,而是壮族妇女反抗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壮族由母系向父系转变的残存应是入赘。  相似文献   

14.
宫震 《科技信息》2012,(7):333-333
产生于蒙古族统治之下的文学样式——元杂剧,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蒙古族文化习俗的一定影响,如称妻子为“大嫂”就是受其“收继婚”习俗影响而体现在杂剧的创作当中的。对于这一点,中山大学的康保成先生曾做过阐述,不过对于他的某些观点,笔者不敢完全赞同.故而在康先生的基础之上对此问题再做一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壮族铜鼓的历史文化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众所周知:使用、拥有、收藏铜鼓的民族,不能说明其就是发明、创造、传承铜鼓的民族。经出土文物证实:万家坝型铜鼓,为“濮人”所造和使用,故称“濮人鼓”和“越人鼓”。而其出土地点的地名为“那波”,与壮族“那文化”有关。越人中的“巫成”就是最早的铜鼓制造者。壮学先驱者徐松石认为:铜鼓与壮族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壮族被誉为“铜鼓民族”。因此,壮族是最早发明铸传承铜鼓的少数民族之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检索,得到近30年发表的篇名含有壮族的所有论文4858篇,取其中的380篇“高被引论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找出了壮族研究的核心作者与主要机构、发表壮族研究成果最多的刊物、壮族研究作者的年龄段及所在区域,揭示了研究热点,指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对壮族研究的基金项目资助较多,但壮族研究热点变化不大,没有什么突破。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汉族族称的确定经历了一个“秦人”、“汉人”和“唐人”曲析、交叉的发展过程。由于汉王朝国运长久,国势强盛,汉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心理素质的稳定性在汉王朝已形成,所以“汉人”之称经得起历史的千锤百炼,逐步取得主流地位,到近代之时“汉人”之称才渐确定为“汉族”之称。  相似文献   

18.
评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毛志东黄秉生/著潘其旭先生的壮学研究博大、精深。博大体现于他参与《古壮字字典》、《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的编纂工作;精深体现于《壮族歌圩研究》这部专著之中。潘先生对壮族歌圩的起源,从壮族族源方面进行探讨,他认为壮人自古...  相似文献   

19.
狼兵之称的来历大体有三说:族称说、族落群体说和官称说。“狼”可能是某种译音,但不可能是“郎火”之音转化而成的。  相似文献   

20.
“异化”策略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文化为归宿,提倡“存异”而非“求同”,在译文中体现源语文化特色,从而丰富译语表达。壮族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形成了意象丰富的壮族文化负载词,体现了鲜明的壮族文化的本土性、宗教性和民俗性。采用“异化”策略对壮族文化负载词进行英译,有助于弘扬壮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交流,丰富世界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