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以认知原型特征来解释“上”“下”二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不对称使用格局和具体用法的差异。认知原型特征是词源义隐含的空间认知的方式和特点,是主导词义发展及有效派生词义内核与共性,并以词义共性的形式保留在现有的常用词项中。认知原型特征的差异是造成“上”“下”使用差异的本源性动因。全文以二词作方位词、趋向动词和作补语的词义分析和对比归纳并逐步验证“上”“下”不同的原型语义特征对二词使用差异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金堂话属于西南官话的成渝小片。文章运用定量方法,对金堂话“子”缀词进行穷尽考察。在构词上,“子”缀词的词根语素包括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量词性和代词性语素。在词义上,与普通话相同的部分“子”缀词,出现了词义扩大、缩小和转移等情况。在功能上,“子”缀除了构词、变义、转类等基本功能外,还有小称与泛化等附加功能。  相似文献   

3.
英语中“国家”一词的产生及其形成的轨迹与英国民族融合的道路紧密相连。从“一国”(realm)词义到“国家”(state)词义的转变是英国宪政史上最有意义的变化之一。英国民族国家的理念在莫尔、霍布斯、洛克等思想家的强化之下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相似文献   

4.
试论“浑言”“析言”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浑言""析言"这一对术语所指称的词义通别之理在训诂学上的三个问题:1 词义通别之理在《尔雅》《毛传》《方言》中已经得到相当充分的体现,西汉的训诂学家已有一些语言学学理自觉地指导训诂实践,训诂学在西汉已告成立;2 历来训诂在词义通别处理上的失当,主要原因是对"语言"和"言语"的关系缺乏认识;3 从词义通别角度考察"同义连文"现象,词义通别之理是判断同义连文属于词还是非词的本质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字考     
古代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是一词多义的解释.弄清词的多个义项在特定语体环境中的具体运用,有助于对古代文选的熟悉和对词义的把握.要正确把握词义,就要了解词的本义,及其引申、假借而产生的变义.古代汉语中常用虚词"以"字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考释"以"字的源流及其演变轨迹.了解怎样掌握词义的方法,对于人们把握或研究古代汉语词义定会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6.
中外学者对“萨满”一词的来源及词义,历来说法不一,如果从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语言及历史文献出发,对“萨满”一词的词源与词义进行重新考释,可以认为“萨满”一词不是外来语,而是中国古代女真语,其义不是“激动,不安和疯狂的人”,而是“智者”。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英语之“hand”和汉语之“手”的一词多义结构的这一个案的分析对比,发现该词的义项分布在两种语言中基本一致,其词义拓展方式呈辐射和连锁相结合的趋势;且各义项以转喻或隐喻方式为主要纽带,组成了一张多核的相关语义网。该基本人体词的多项语义分布现状反映了人类在不同语言背景下认知和语义发展中共有的思维方式,从而为多义词的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张静 《枣庄师专学报》2006,23(1):98-100
作为一个表示泛方向的方位词,“旁”的方位义是如何引申发展而来的,从先秦18部文献中出现的用例中我们发现“旁”是由普通名词发展为方位词的,最初指事物的四边,进而引申指事物的边侧,由具体到抽象,体现了词义发展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9.
主要从句法功能入手,对“式”作为类词缀的一族词进行考察和分析,认为带“式”的这一族词属于区别词。  相似文献   

10.
颈作为身体词,是语言中最核心的词之一。汉语学界有关先秦“颈”、“项”语义对立的观点由来已久,综合考察先秦文献,并结合人类认知的过程来分析,“颈”表脖子前部很可能是人们在特定语境中认识产生了偏差,将隐含在情理、习惯中的“前部”义强加到“颈”上造成的。“颈”和“项”的区别不在于前后位置而取决于长短,指称脖子前部的可能是“亢”。  相似文献   

11.
运用典型范畴观,从“词”与“范畴”联系的角度重新阐释传统词汇语义学的词汇演变方式:词义扩大、词义缩小、隐喻构词和词义转移,同时讨论了这种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以及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怯气”“惬气”明清小说中常见,词义均同“服气”,“惬”可能是本字,而“怯”是通假字。《鼓掌绝尘》中的“恡气”当校为“怯气”,意为“服气”。虽然“怯气”“惬气”在现代汉语中仍使用较多,但词义都不再是“服气”。  相似文献   

13.
“死人A”类结构是龙岩话形容词表高级程度的一类独特的结构方式,类似的说法有四种:“死人A”、“A死兮”、“A遘死”、“A死人”。它们互有联系又各具特色,本文试从语法分布、功能、表义特征等方面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以及在龙岩话当中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从句法结构方面考察和分析“得”字句中“得”前的主语S。根据主语S是否出现,“得”句可分为主语未省略句和主语省略句两类,其中,主语省略的情况比较普遍。在主语未省略的情况下,主语大多由体词和体词性短语充当;在主语省略的情况下,主语承某一句省略占了相当的比例。  相似文献   

15.
释“翦爪”     
“翦爪”一词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多见,但仅个别辞书收有此词,如《汉语大词典》等。而《汉语大词典》也未解释其具体词义,只简单交代“翦爪”是用为祈雨的典故。文章主要从文化背景的角度,探讨“翦爪”的词义,以期能让我们对“翦爪”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包含587个词条的历史词库中,共有99个词语的词义发生演变。演变的类型主要有四种,其中发生词义转移的有48个,词义扩大的有33个,词义虚化的有16个,词义转类的有2个。与其他词汇类集一样,历史词词义演变的主要因素也是客体世界、主体世界以及语言世界。  相似文献   

17.
一、何为双向形象词 古汉语语句中,某一词用法灵活,前后顾盼,兼有一实一虚一静一动两类词义形象,我们就称它为双向形象词。 “军”在“左传”中独用40次,21次具有双向形象性: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左·僖30》) (2)吴军楚师于豫章(《左·定2》) “军”与“晋”相连是“晋国的军队”,与地点“函陵”组合是“驻扎在函陵”。沈玉成正是译作“晋军驻扎在函陵”。可见“军”在句中是“军队驻扎”之意,相当现代的一个主谓词组,它具有一个静态的实体词义形象——军队,又兼有一个虚泛的动态词义形象——驻扎。实际上,它是“晋军军[于]函陵”的简约说法,象现代汉语把他“他叫我,我读书”简化为“他叫我读书”的兼语式结构一样,本着汉语立主干而略枝叶、忌繁复而尚简约、轻形式而重蕴含的构句精神,“军”一词在句中前后贯通,一体而兼二用,具有双向形象性。 汉文的艺术可塑性极强,形简意丰,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18.
浮梁方言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被动标记词的,句法形式与主动句没有区别,我们称为意念上的被动,如“衣裳洗个”。另一类是有被动标记词“来”,我们称为“来”字句,如“我家哩个狗来别人打死个”。本文通过浮梁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来说明“来”字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词义的演变往往反映出社会的变革,“百姓”一词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不同时期,词义发生了从表示达官贵族,到被统治的平民,到社会的主人的文化变迁。由于中国封建时代特别长,而新社会才有几十年的历史,时间尚未褪尽“百姓”一词里的封建色彩,因而,我们在使用这个词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个词的文化积淀,以免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词义引申是指词从本义派生出引申义的过程。这是一种有规律的词义运动。本文拟就古词义引申的规律问题作一初步分析。 一 一个词除了本义之外为什么还会有引申义,并且有的词还有众多的引申义?这是探讨词义引申规律时必须首先弄清的问题。 在古汉语中,字词大体相当,词义基本上就是字义。本义是指我们的祖先创造这个字的时候用以表达的意义,即字的造字意义。这种意义能在字的形体结构上体现出来。例如“追”,甲骨文作辱,沙为趾,%为自。罗振玉以为目即师字,“自行以追之”就是追的本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