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研究中药对麻黄素损伤小鼠卵巢的影响,将60只受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麻黄素组与中药组.对照组腹腔连续注射生理盐水,麻黄素组与中药组均腹腔注射0.2mL 6g·L-1麻黄素溶液,中药组在注射麻黄素溶液1h后灌胃0.3mL的中药复方液.在处理15、20、25d后,分别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浆中肾上腺素(EPI)、雌二醇(E2)含量的变化,用比色法检测卵巢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称量卵巢重量,用生物显微技术观察卵巢组织的显微结构,计数次级卵泡与闭锁卵泡数量,测量次级卵泡直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ax蛋白在卵巢组织中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麻黄素组小鼠血浆EPI浓度升高,E2浓度降低,卵巢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次级卵泡与闭锁卵泡数量增多,次级卵泡直径减小,卵巢组织受损,结构紊乱,颗粒细胞排列松散、降解,黄体细胞核固缩,Bax蛋白的表达增强.与麻黄素组相比,中药组小鼠血浆中EPI浓度降低,E2浓度升高,卵巢组织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降低,卵巢结构清晰,次级卵泡数量减少,颗粒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崩解减少,Bax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减少.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复方液对麻黄素损伤小鼠卵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SOD活性和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氧自由基和牛磺酸在家兔休克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氧自由基 (OFR)在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牛磺酸的保护效应。健康家兔 2 4只随机分为 3组(n =8) :对照组、单纯休克组、牛磺酸治疗组 ;采用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损伤模型。连续观察休克前 ,休克 1.5h ,再灌注 1h、2h、3h时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的动态变化 ;并测定再灌注 3h时心、肺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显示 ,1)单纯休克组再灌注各时限MDA含量、LDH活性显著升高 ;SOD活性显著下降。 2 )再灌注 3h时心、肺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 ;SOD活性显著下降。 3)牛磺酸 (40mg·kg-1,iv)可减轻再灌注各时限上述指标的变化 (均P <0 .0 1)。提示OFR介导了休克再灌注损伤 ,牛磺酸对休克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OFR的生成和促进自由基的清除有关。  相似文献   

3.
小鼠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模型稳定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CL4小鼠肝损伤模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一次性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CCL4花生油,在注射后所致肝损伤.不同时间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肝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以10mL/kg的剂量按体重腹腔注射CCL4花生油(0.12%)13h后,检测的指标值离散度较小;血清中ALT、AST及肝组织的MDA含量有所升高,而肝组织的SOD降低.结论:以10mL/kg的剂量按体重腹腔注射CCL4(0.12%)在13h后检测的模型组较稳定.  相似文献   

4.
SD大鼠随机分为四个组:对照组、安静皂甙组、力竭组和力竭皂甙组.安静皂甙组和力竭皂甙组按照20mg/kg经口腔给药,每日一次,持续2周,力竭组和对照组灌服相同体积生理盐水.2周后进行一次跑台急性力竭运动.动物力竭后即刻取材,分离肾脏,制成10%组织匀浆.分光光度法测试肾组织SOD、CAT、MDA、GSH-Px、GR、GSH和T-AOC;各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S-N-K检验并计算效应量Cohen′s d值.结果显示:(1)TS能显著延长大鼠力竭运动时间;(2)相比于对照组,安静皂甙组SOD和GR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MDA显著降低(P0.01);相比于力竭组,力竭皂甙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相比于安静皂甙组,力竭皂甙组GR活性降低(P0.05)而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3)TS对运动力竭大鼠肾脏各抗氧化指标显示出了正性的影响,尤其是提升SOD活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类球红细菌辅酶Q_(10)的发酵能力,本研究对发酵培养基中重要因子进行优化组合。首先对重要因子进行单因子实验,确定最佳浓度范围。在最佳浓度范围内进行均匀设计试验,分别采用多项式逐步回归、偏最小二乘二次回归、偏最小二乘二次回归(考虑交换项)、偏最小二乘二次回归(考虑平方项)分析。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二次回归分析的优化方案预测值与实验值最为接近,显示各因子浓度与辅酶Q_(10)浓度呈现二次曲线关系,各因子间的交换作用不能忽略。偏最小二乘二次回归分析优化方案使辅酶Q_(10)浓度得到明显提高,辅酶Q_(10)的发酵水平达到230.71mg.L-1,比优化前提高了53.81%。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香菇多糖对依地酸钙钠治疗铅中毒的增效作用及机制,用跳台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用生物化学法检测血液与脑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指标,用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表明,香菇多糖高剂量组能显著改善铅中毒所致的学习记忆功能,显著提高血液和脑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并显著改善海马神经元的变性、脱落.由此可见,香菇多糖对依地酸钙钠治疗铅中毒有增效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香菇多糖提高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N+离子束注入对狐米草胚性愈伤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能量为20 keV,剂量为2.6×1015~15.6×1015ions/cm2的N+注入狐米草胚性愈伤组织.低 剂量时,组织内长效自由基含量随剂量明显上升,非电解质外渗加快,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组织存活率均明 显降低.随着剂量的升高,MDA开始积累,SOD、POD活性被迅速激活,自由基得到及时清除,非电解质外渗率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组织存活率在下降过程中有小幅回升.较高实验剂量下,保护酶活性被抑制,细胞膜透性进一步加大,自由基、MDA测定值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组织存活率降低至最低值.外加甘露醇培养,发现组织内自由基降低后,各生理指标与存活率均有所好转.实验证明:N+注入过程中,自由基积累是影响狐米草组织存活率的重要因素,SOD、POD等抗氧化系统的应激性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离子注入对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铅对油菜萌发早期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对油菜种子萌发早期的幼苗生长状况及油菜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铅离子浓度的增加油菜幼苗根长、芽长、组织含水量明显下降,SOD、POD、CAT的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MDA的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谷氨酰胺对对体外循环期间肺泡通透性、氧化酶及炎症因子水平及AQP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大鼠体外循环的建立,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operatedgroup,SH)、体外循环组(cardiopulmonary bypass group,CPB)提取肺组织及血液中各时相炎性介质、过氧化酶及AQP表达.[结果]CPB组各时相点EVLW、MDA、MPO、血浆TNF-α、IL-6浓度均明显升高,AQP-1呈现低表达,AQP-4呈现高表达;SOD、IL-10浓度明显降低,谷氨酰胺组则呈现相反变化,停CPB 2h后表现更加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ln预处理可以使AQP-1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AQP-4蛋白和mRNA表达下降,降低肺组织MDA、MPO和血浆LPS、TNF-α、IL-6和MMP-9含量,增加肺组织SOD和血浆IL-10含量,提示Gln可能通过抗氧化损伤、调节炎症反应,减轻CPB后细菌易位引起的内毒素血症,间接调控MMP-9的表达及活性等途径实现,对肺上皮屏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PCR扩增了辅酶Q_(10)生物合成过程中重要酶基因dxsA,并连接到pRKpuf载体获得了过量表达dxsA的表达载体pRKdxsA;利用接合转移技术将表达载体pRKdxsA转移到类球红细菌2.4.1中构建了过量表达dxsA的类球红细菌基因工程菌2.4.1/pRKdxsA.微氧诱导表达后,基因工程菌2.4.1/pRKdxsA辅酶Q_(10)的产量提高了约40%.定量PCR分析表明,基因工程菌2.4.1/pRKdxsA中dxsA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菌2.4.1/pRKpuf显著上调.抑菌圈试验表明,与对照菌2.4.1/pRKpuf相比,基因工程菌2.4.1/pRKdxsA对H_2O_2更不敏感.研究结论为利用类球红细菌工业化生产天然辅酶Q_(10)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克隆放射型根瘤菌ddsA基因,用于构建red重组的打靶片段,通过同源重组替换大肠杆菌基因组上的ispB基因,使合成辅酶Q8的大肠杆菌具备合成辅酶Q10的能力.通过强化辅酶Q合成过程中的ddsA、ubiA、ispA、idi等关键酶基因,可使大肠杆菌辅酶Q10的合成能力提高126.9%.综合分析表明,ddsA与ubiA为辅酶Q10合成的关键基因,ispA与idi为辅酶Q10合成的次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12.
利用空间诱变选育辅酶Q10高产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空间搭载为诱变手段,筛选可用于工业化生产的辅酶Q10高产菌株。以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为出发菌株进行空间搭载,根据菌落形态进行初筛,摇瓶发酵进行复筛,HPLC检测含量等方法筛选辅酶Q10高产菌株。最终得到名为Shenzhou6的突变株产量比对照菌株提高30%,产量可达(0.8+0.02)g/L,经过优化培养可满足工业生产需要。同时也说明空间诱变因其复杂的空间环境条件,可以作为一种诱变手段进行工业化菌样的筛选。  相似文献   

13.
从三孢布拉霉菌菌丝体中分离提取辅酶Q,经硅胶柱和制备色谱纯化后纯度达98%。样品在Craven反应中显蓝色,紫外光谱扫描在275?nm处有最大吸收,高效液相分析显示样品保留时间比辅酶Q10的略小。红外光谱谱图表明样品具有辅酶Q9的特征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电喷雾质谱(ESI/MS)确定了所分离的辅酶Q分子量[M+H]为795.8,以上结果表明,本实验室所保存的三孢布拉霉菌菌丝体内的泛醌存在形态是辅酶Q9,这为后续的发酵生产和药物合成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4.
辅酶Q是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的脂溶性电子传递体,它是呼吸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辅酶Q在不同生物体内其侧链异戊二烯单位的数目不同,目前对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中辅酶Q的存在形式和含量还不清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鉴定了模式生物黑腹果蝇中辅酶Q的种类及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黑腹果蝇中辅酶Q9与...  相似文献   

15.
产辅酶Q10热带假丝酵母菌株C-1发酵过程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C-1为CoQ10的生产菌,通过发酵过程的优化,重点考察了碳源、氮源、接种量、酸碱度和装液量等对生物量和CoQ10产量的影响。发现氮源对产物合成影响最大,其次分别是酸碱度、装液量和碳源。优化后的发酵条件是:碳源,葡萄糖26g/L+蔗糖26g/L;氮源,酵母膏7.5g/L+蛋白胨7.5g/L;pH为6.5,装液量为40mL,发酵时间为30h,培养温度为30℃,CoQ10的得率为10.8mg/L。此外,加入适量的维生素B1、烟酸和铁离子等有利于CoQ10微生物细胞的生长和CoQ10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SIOC-AA-005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SIOC-AA-005抗肿瘤的作用机制.采用测定HT-29 细胞线粒体膜流动性、线粒体ATP含量、线粒体ATP酶活性及NADH-CoQ氧化还原酶活性、细胞质膜NADH氧化酶活性的方法,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SIOC-AA-005在10 nmol/L剂量下可明显降低线粒体膜的流动性,并使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在此浓度下,SIOC-AA-005还可使HT-29细胞内的ATP耗竭,ATP酶活性受到抑制,线粒体中能量产生过程受阻.在胞外反应体系中,SIOC-AA-005对NADH-CoQ氧化还原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细胞质膜NADH氧化酶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SIOC-AA-005可能是通过抑制线粒体NADH-CoQ氧化还原酶、抑制细胞质膜NADH氧化酶以及线粒体ATP酶活性,从而使线粒体膜流动性下降,膜电位升高,细胞内ATP耗竭,最终使肿瘤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17.
研究反式白藜芦醇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15mg/kg)以及反式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10、15、20mg/kg)共6组.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肝脏系数,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MDA含量以及组织病理系数.结果反式白藜芦醇各剂量组均能升高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与肝组织SOD、GSH-Px活性(P〈0.01),降低血清ALT、AST活性(P〈0.01)和血清与肝组织MDA含量(P〈0.01),并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肝脏病理组织损伤.结论反式白藜芦醇对CCl4所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场对缺氧性心肌损伤大鼠心肌MDA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磁作用对照组、缺氧性心肌损伤组、缺氧性心肌损伤磁场治疗组。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MDA含量。结果:心肌MDA含量,缺氧性心肌损伤磁场治疗组明显低于缺氧性心肌损伤组(P<0.01)。结论:磁场对缺氧性心肌损伤大鼠心肌MDA含量具有明显降低的作用。初步证实,磁砀对缺氧性心肌损伤大鼠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进而表明,磁场对克山病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四黄汤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15只、模型组15只、四黄汤高剂量组15只(40 g/kg/d生药)及四黄汤低剂量组15只(20 g/kg/d生药)。模型组每天灌以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连续2周。最后一次灌胃24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所有小鼠以CCl4(0.1%10 mL/kg)腹腔注射,禁食不禁水8 h后断头取血及肝脏,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部分肝组织制备肝匀浆,检测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取相同部位的肝组织制备病理切片,观察小鼠肝组织损伤的程度。结果:急性肝损伤模型组血清ALT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四黄汤低剂量干预组血清ALT的含量则低于模型组(P<0.05),而高剂量干预组血清ALT含量则较模型组偏高(P<0.05);模型组肝组织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四黄汤低剂量及高剂量干预组肝组织MDA的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光镜下四黄汤低剂量干预组肝细胞损伤程度较急性肝损伤模型组减轻。结论:四黄汤对小鼠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房钠尿肽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心房钠尿肽温浴处理前后各组肾组织匀浆液中S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结果:肾组织匀浆液中MDA含量在实验组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P值〈0.05),SOD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心房钠尿肽直接清除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生成的MDA,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抗氧化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