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减肥失败的原因。 尽管减肥花样层出不穷,但万变不离其宗,就循饮食、运动着手,归纳减肥失败的原因,莫不跟一大堆错误观念或偏见有关。如果你正是积极有意减肥者,不妨参考下文专家意见。 谬误(一):过重即脂肪过多,必须速速减肥。 “用体重作指标未必准确。”香港体育学院医学顾问黄平山医生指出,重途90公斤的“大只佬”并不等同脂肪过多的“肥佬”,而对身体构成危害的是过量的脂肪,除非超重惊人,否则并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苏省小学生超重肥胖的情况,并从膳食行为、身体活动情况、生活习惯角度分析可能存在的引起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江苏省五年级学生进行分层整群抽样,获得有效问卷3201份;问卷内容主要涉及社会人口学特征、膳食行为、身体活动、生活习惯等方面。统计分析:对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并将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在膳食行为中,上午较少加餐、油炸烧烤食品的摄入是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对于身体活动的研究表明:缺乏周末锻炼是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在生活习惯方面,不刷牙和过长时间静坐和做作业是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超重肥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良膳食行为和缺少身体活动会共同导致学生超重肥胖。  相似文献   

3.
系统、科学、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兰州市市政机关工作人员体质健康的现状,为合理地制定行政机关的工作与休息提供科学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测量法、数据统计法等。样本725人,来自兰州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等14个市直行政机关公务员,其中男性402人,女性323人,监测结果总体上女性优于男性。从男性的监测结果来看,超重108人,占男性监测总人数的25.6%,超出全国成人超重率22.8%,而突出问题是肥胖,占超重总人数的73.1%,肥胖可以引起人体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通过韩国产“体成分分析仪”,可以得到包括基础代谢率等8项身体成分的分析,数据对于评价肥胖,乃至分析身体上一些不同部位肌肉增长的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分析研究了减肥的各种手段和方法,提倡依据监测评价、运动处方,大力开展体育运动减肥。在群众成功减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解决减肥疑难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减肥运动处方对青春后期超重肥胖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均为单纯性超重、肥胖人群,并且无运动禁忌症,没有服用与减肥相关的任何药物,"PAR-Q"问卷调查均为"否",运动风险评估很小,实验知情同意书签字的26名在校大学生,男子为11人,女子为15人.减肥运动处方制订程序:对研究对象身体形态与机能检查、运动能力测试后确定运动强度为F.C.的60%-70%、主观感觉RPE在13-15级之间、根据不同的人确定减肥目标、运动项目、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能量代谢和注意事项.运动处方的实施:8周的监督指导以及8周前后的相关指标测定.结果:通过8周减肥运动男、女生体重、BMI、体脂%、腰臀比、肥胖指数、静息心率、跑台总时间、纵地摸高、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男、女生双手握力和柔韧性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男、女生最大心率、F.C.、肌肉重量以及男生柔韧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没有限制饮食情况下,本减肥运动处方能有效减体重、减脂肪、改善BMI、降低体脂百分比、增加肌肉重量;提高心肺耐力、增强肌肉爆发力与肌肉耐力、增加身体柔韧性、改善体成分,从而提高超重和肥胖学生健康体适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0-70%F.C.减肥运动处方对青春后期超重肥胖学生肺通气参数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单纯性超重肥胖的青春后期大学生,制订与实施8W运动强度为60%-70%的F.C.及RPE在13-15级的运动处方,8W前后的相关指标测定.结果:8W前后青春后期超重肥胖学生的体重、BMI、体脂百分比等身体形态指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肺功能主要参数:肺活量、用力肺活量与通气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施8W减肥运动处方能有效减体重、减脂肪、改善BMI、降低体脂百分比、改善肺通气参数,有效提高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内蒙古医科大学30名肥胖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为期两个学期的中小强度有氧运动减肥活动,通过比较其运动减肥干预前后身体形态指标、生理指标、生化指标、身体素质的差异,得出研究结果:两个学期运动减肥干预后,肥胖学生的体重、体脂率、腰围、臀围等身体形态指标,空腹血糖、血脂四项等血液生化指标及血压、肺活量等生理指标均有所改善,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台阶指数等各项身体素质均有所提高.有氧运动减肥可有效降低肥胖学生的肥胖程度,改善其身体形态、生理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对增进肥胖学生的健康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7.
科技广角     
智能餐盘监督减肥桌上有那么多好吃的,可能不知不觉就吃多了,从而使你的减肥大计付诸东流。根据南非一家新闻网站报导,乌克兰发明家Hryhory Chausoysky博士发明了一种智能型餐盘,餐盘上的重量感应器在感应到“超重”时,会发出“停下来!你不是要减肥  相似文献   

8.
吴丽萍 《科技信息》2008,(13):200-200
研究表明,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身心素质呈下降趋势,其中超重和肥胖学生占较大的比重,身体素质的若干指标低于美国、日本同龄的学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超重和肥胖不仅影响人的体型美.而且和一系列疾病紧密相联,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所以,对大学生进行防肥减肥防未病教育,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已变得刻不容缓了。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身体活动越来越少,从而产生了现代“肥胖症”。有不少发胖的人为之苦恼和忧虑。因此人们在探讨减肥的办法,健美操是其中的一种。为了推广健美操及试验健美操的效果,我们举办了健美操训练班。参加人数共计21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有氧运动对身体形态、身体成分的影响,以期为控制体重和运动减肥提供数据支持。有氧运动能消耗人体大量的能量,在改变身体形态的基础上改善身体机能。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研究对象控制体重和减肥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有氧运动对身体形态、身体成分的影响,以期为控制体重和运动减肥提供数据支持。有氧运动能消耗人体大量的能量,在改变身体形态的基础上改善身体机能。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研究对象控制体重和减肥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攀枝花市卫生学校中职女生进行体重指数、饮食行为状况及减肥情况进行调查,为提高其营养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533名女生进行调查,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并对学生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调查女生消瘦156例(29.3%),正常342例(64.2%),超重及肥胖35例(6.5%)。学生BMI值与父亲体型、每周运动次数及是否曾经实施过减肥有关。结论:女生中存在多种不健康饮食行为,亦存在盲目减肥情况。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广泛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索地掷球有氧运动对超重与肥胖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掷球运动具有明显地控制体重、改善形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是一项适合在学校广泛开展的减肥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心理健康教育了。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智力活动与体力活动相结合 ,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 ,自觉积极地从事各种身体活动。或者说体育教学应是“快乐体育”。  相似文献   

16.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耍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耍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宁波大学2007级2822人体质测试成绩,对宁波大学2007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宁波大学2007级新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处于及格等级,男女生的测试成绩相近.学生的身体形态以较低体重和正常体重为主,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低;身体机能的不合格率偏高,尤其,男生台阶测试成绩与肺活量体重指数分别有23.54%与27.76%的不合格率;身体素质方面表现也很不理想,特别是女生仰卧起坐不合格率达22.52%.说明学生缺乏较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与活动.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现有状况,对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出了建议.学生的体质健康是关系到学生能否成才的最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戴辉棉 《科技咨询导报》2013,(32):199-199,201
“阳光大课间”不仅仅是体育学科促使学生健体强身的用武之地,同时也为发挥其他学科优势以健体、启智,明德搭建了活动平台。开展其他学科“阳光大课闾”活动,其基本策略是根据各学科自身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阳光大课阀”的教学要求进行知识性与趣嗥性有机融合的活动设计。小学生课间活动的数学游戏即在凸显“阳光大课间”身体锻炼功能的同时,又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使学生的教学学习兴趣、合作意识,审美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因此,科学合理地组织不同学科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对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张文丽 《科技信息》2009,(14):270-270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要发展潜在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