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垂直管道浸取器直管内单相流的流动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盐水示踪、微机采样来研究垂直管道浸取器直管内单相流的流动模型。选用扩散模型,在设备的进口和出口同时检测应答,用矩阵法转换成理想脉冲的应答,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回归,求出直管的混合扩散系数,并作关联。  相似文献   

2.
介绍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时间域非线性回归求取轴向混和扩散系数的全过程。用矩量法求初值,用等步长法搜索,0.618法压缩区间,最后用三点抛物线法求得混和扩散系数。这种方法的计算速度快,结果精度高。  相似文献   

3.
介绍微机采样应用于垂直管道浸取器作连续、高速、多点、在线检测停留时间分布的技术。概述其基本原理,给出程序的编写要点,指出操作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上、下行管具有不同口径的异径垂直管道浸取器的流体力学特性,导出了上、下行管空隙率的计算式和总压力降的模型。试验装置的下行管直径为24mm,上行管直径为24.0,28.9,38.1或47.4mm。当实验用的颗粒物料为55—65目河砂,上行管内液相流速为0.074—1.3m/s,和悬浮液固相体积分率低于0.072时,所有操作都是稳定的。总压力降的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测定值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9.1%。数据分析得出:若保持下行管径而适当扩大上行管径,对降低总压力降和提高颗粒的滞留率都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5.
用发光二极管和光敏电阻及相应的电路组成测试系统,可将管道内的固相颗粒浓度转换成电信号,将该电信号和微机的A/D卡相连,可实现高速、连续、多点、在线测量管道内固相颗粒的浓度。  相似文献   

6.
慢扩张管道内的旋转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无粘不可压慢扩张旋转管流.以扩张角θ为小参数展开,导出了流函数所满足的方程及零阶解析解.对4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初始流型给出其速度分布的公式.计算发现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逆流区,导致旋涡破裂.  相似文献   

7.
等截面垂直管道中气粉流的临界管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考虑重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建立了描述垂直管道中气粉流行为的数学模型,采用马赫数检验法,确定了产生摩擦壅塞时的临界管长,计算表明,当气粉流以不同方式喷入相同的冶金熔池时,底吹垂直管道比顶吹垂直管道需要更大的临界管长。  相似文献   

8.
9.
在工程中,流态软土常常需要通过管道输送,然而人们并不清楚流态软土管道流动的力学性质。以毛细管试验仪为原型,设计了适合研究软土管道流动特性的仪器,研究了软土含水量、管道长径比、流动速度以及停滞时间对软土管道流动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长径比管道中,随着含水量增大,软土的剪切应力减小、流动性增强;当含水量大于一定值之后,剪切应力几乎不变;随着剪切速率增加,剪切应力变大,但最终会趋于平稳。同一剪切速率下,随着管道长径比增大,剪切应力显著增大。软土在管道中的停滞时间越长,再次启动输送时软土受到的阻力就越大。  相似文献   

10.
从标准的单相湍流k-ε模型出发,提出了一个任意非正交曲线坐标系下模化管道内气液两相泡状流的k-ε-kg-εg模型。在该模型中,气泡湍动能的耗散受其自身耗散方程的制约,并全面考虑了气泡湍动能本身的对流、扩散、生成和耗散以及与液体之间的耦合作用。该模型在理论上比k-ε模型和k-ε-kp模型更加完善。采用该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二者相对误差在计算范围内不超过20%。  相似文献   

11.
多孔分配管与汇集管内单相流体的流动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建立了变节距开孔的分配管和汇集管内单相流体的流动物理模型,并获得了分配管和汇集管内流动特性的分析解.导出了小孔间的流速、流量偏差公式,以及流量均匀分配和均匀汇集时节距函数的分布及其离散解.为动力、化工、机械等行业多种单相流体分配管和汇集管的流动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垂直下降管内油气水三相间歇—环状流转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垂直下降管内油气水三相间歇流向环状流的转换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发生转换的新判别式,着重研究了流体粘度对转换的影响,预测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此模型优于其他文献中提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对垂直下降中高粘液体两相流的流型转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水平对称撞击流中气固两相曳力模型对球形颗粒运动的影响,运用FLUENT软件对spherical、stokes-Cunningham模型以及一种新型曳力模型下的气固两相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新型曳力模型利用FLUENT中用户自定义函数(UDF)程序实现。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计算流场速度分布、进出口压力差、颗粒在撞击流装置停留时间以及颗粒运动轨迹。结果表明,采用新型曳力模型模拟撞击流气固两相流动,其速度分布基本关于撞击面对称分布。对于不同曳力模型,气固两相撞击流装置进出口的压力差在24. 9~25. 0 Pa之间。采用新型曳力模型模拟颗粒在撞击流装置停留时间主要分布在0. 4~1. 0 s,其颗粒运动现象与实验结果在定性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单流道泵内部流动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将单流道泵叶轮和涡壳作为一个整体,利用势流理论计算了单流道泵内部流动,对流场进行初步分析,得到了叶轮转至不同角度时水对叶轮的径向力以及水功率.同时,作者还利用湍流模型对单流道泵内三维湍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两种方法的结果比较和与实验对比以及对应用前景分析等验证了研究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