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模式的现代转型,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其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于此,应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重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等途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成为信息化时代主要国家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手段。信息化时代必须将信息技术创新与国家治理体系改革结合起来,实现信息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并举。从信息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协同演进的关系视角,重新审视了信息化支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经验、问题及挑战,探讨了面向未来促进信息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协同发展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3.
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实质,就要对治理及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全面的现代化、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必然要求。为此,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其他主体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属于治理理论中的治理术范畴。治理术包括政府理性、如何执政和政府的艺术三个方面,其核心是法治理性和善治理性。因此,国家治理能力就是在国家治理体系框架下,治理主体以法治思维和善治思维运用治理机制和治理工具实现治理目标的能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点,在于政府行使国家权力时,慎用专断性权力并善用建制性权力。这是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协商民主探索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完善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本土化、制度化的一种民主治理形式。协商民主作为我国政治制度的一部分,在目标指向和实现途径等方面,与国家治理存在高度契合,二者都强调人民主体、治理主体多元化和制度化建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坚持人民民主的原则和目标指向,是我们在以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邪教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为邪教治理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做好邪教治理工作有利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顺利实现。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视域下,我国的邪教治理存在着依法治理、无法铲除外逃邪教组织、宗教场所商业化扭曲等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就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发挥多元主体的治理功能、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依法支持正规的宗教建设。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国家治理体系当中,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是三个相互结合的有机整体。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则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改革内容。政府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在现代“治理”理念下具有独特的中国语境,要从政党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公民治理的整体关系中把握政府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治国理政理念先后经历了从依法治国向法治中国建设的历史变迁。尽管如此,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还是面临着境外敌对势力点对点渗透过程中所宣扬的宪政观点、少数网络大V与网络大咖所主导的网络暴政以及政府治理与百姓抗争之间的矛盾被少数人恶意炒作等多方挑战。要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坚持用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加强法治中国建设,来应对世界经济政治一体化发展所带来的文化思潮与价值观念冲击;需要坚持用网络立法与网络问政加强法治中国建设;需要坚持用政府善治与公民理性加强法治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9.
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对深化当前我国社会改革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使得法治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要明确依宪治国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地位,同时保证在国家、政府和社会三个层面上的制度创新,从而更全面地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法治化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作用,是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些确定性的原则,保证国家治理在这个体系内有目标、有规范、有底线、有秩序地进行。法治化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作用,是提供一种法治精神。法治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体同构、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法治化寓于治理现代化当中,治理现代化通过法治化加以体现。依法治国中的法应该做一抽象的新解释:依照法治来治理国家,即国家治理的法治化。在保障确定预期的条件下,自由在当下,应该成为法治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期新阶段,世情、党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也发生了重大转变,高校同样面临怎么破解改革发展稳定的难题。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必须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才能更好实现,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意义重大而深远。本文通过三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并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路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转型、从马克思主义到毛泽东思想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两次飞跃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最根本的经验是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群众利益重泰山,在对待人民群众的问题上,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保持着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二、党群关系生命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面临的最大危险,在看到党群关系基本向好时也要高度重视所存在的问题。三、群众工作新局面,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从战略高度,抓住机遇促发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13.
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拯 《孝感学院学报》2005,25(1):117-121
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党同群众的关系如何,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的一个根本政治问题。我们的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干人民。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无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脱离群众是执政党的最大危险,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所以,坚持和完善党的群众路线,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是我们党在21世纪最为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群众路线自其确立以来就是党一贯坚持并加以丰富和发展的根本工作路线、组织路线和领导方法。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实践要求、理论要求为其拓展了新内容,充实了新思想,提出了新的实施方法,真实体现出党以人民群众为根本、为依托、为中心、为基础的“群众路线精神”,并且使之在党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都得到贯彻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群众路线的创新和发展对新形势下党的执政兴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有关社会建设的战略部署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充分改善和保障民生,实现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在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的大背景下,紧密结合我国民族地区在民族性、客观环境条件的特殊性以及社会治理能力的差异性等特定基础,按照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建设的基本方针,依法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充分改善和保障民族地区的民生,实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念经历了由群众理论到执政为民理论演进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包含着执政为民理论的基本因子,列宁执政时期初步奠定无产阶级政党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石。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党的四代领导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群众理论运用于中国实际,进一步阐述执政为民的理念,最终明确执政为民的科学定义,丰富了执政为民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周琳 《孝感学院学报》2005,25(1):122-124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基本的领导方法与工作方法。新时期由于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思想更加复杂.基于物质利益的重新分配带来的诸多矛盾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走群众路线的方法成为必要。在具体途径上.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走求真务实之路.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深化改革之际,执政党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实现路径。其原因在于,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具有多维度内在契性。  相似文献   

19.
实现现代化,必须实现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社会和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因此,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加速人的现代化进程,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