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4例胸腹部动脉瘤临床治疗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腹部动脉瘤的治疗经验.方法 14例动脉瘤中,升主动脉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例,胸降主动脉瘤6例,胸腹主动脉瘤1例,腹主动脉瘤4例.行Bentall手术2例,Cabrol手术1例,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2例,主动脉内覆膜支架9例.结果早期死亡2例(14.3%),其余12例痊愈.随访6个月至2 a,除1例合并喉返神经损伤伴声音嘶哑外,其余11例疗效良好.结论应根据动脉瘤的病变部位、范围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或介入治疗;尽可能彻底切除病变和使用准确的吻合技术,保留瘤壁进行包盖,使胸腹部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更安全;主动脉内覆膜支架术符合血液动力学的要求,而且手术风险小,尤其适合DeBakeyⅢ B型夹层动脉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1 病例( 1)一般资料 :患者 ,男 ,53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及频发性室性早搏多年 ,肺功能减退 ,术前 2个月因左肾结石并积脓行左肾切除 ,术后觉下腹部疼痛 ,超声检查示腹主动脉瘤并有附壁血栓形成。( 2 )影像学检查 :术前行螺旋CT及血管造影检查 ,见腹主动脉下段管腔呈囊状扩张 ,长度约 9cm ,最大宽径约 5 1cm× 4 8cm ,有中等量附壁血栓 ;其近缘距右肾动脉开口部 (颈部 )长度约 2cm ,内径约 2 4cm ,下缘直抵髂动脉分叉部 ,左髂总动脉瘤体与腹主动脉瘤体成角约 10 0°(图 1)。诊断为真性腹主动脉瘤累及双侧髂动脉。按腹主动脉瘤…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攀钢职工医院用HP-1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诊断腹主动脉瘤3例。超声发现:腹主动脉是梭形囊袋状扩张,瘤内均见附壁血栓形成。CDFI:瘤体内红、蓝两色相并暗淡血流束,超声诊断为腹主动脉瘤并血栓形成。按其形态分为:(1)梭形主动脉瘤;(2)囊性主动脉瘤。因此,本文认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主动脉瘤的诊断,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无创的方法,是值得推荐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何淑平 《甘肃科技》2012,(22):159-160
总结了19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防止腹主动脉瘤破裂,注意观察血压及双下肢血运变化;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肢体血运,注意有无出血倾向,重视肾功能、内漏的观察。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19例患者治愈出院,未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腹主动脉瘤切除Y型人造血管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做好心理、疼痛护理,生命体征监测,严格控制血压;术后做好基础护理、生命体征维护,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及个性化的围手术期健康宣教。结果:2例死亡;19例患者无护理并发症,按预期目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准确评估患者,个性化的健康宣教,预见性的处理护理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保障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选用丝素和涤纶(PET)材料,分别制备了平纹和斜纹人工血管,测试并分析了在16kPa条件下,材料性质、组织结构、水浸润时间对人工血管水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kPa压强下,连续测量60min,无浸润丝素平纹人工血管的水渗透性呈现先快速下降而后平稳的变化趋势,而无浸润涤纶平纹人工血管的水渗透性变化不明显;两种斜纹人工血管的水渗透性远远高于平纹组织;随着浸润时间的延长,丝素平纹人工血管首分钟水渗透量显著降低,而涤纶平纹人工血管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脂肪抽吸联合腹壁整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2例患者采用肿胀麻醉、负压吸引器行腹壁脂肪抽吸;在耻骨联合区域标记"W"形切口,沿腹肌筋膜浅层剥离,折叠缝合腹直肌前鞘,根据实际情况完成脐成形及切除多余皮瓣术,分层缝合腹壁.结果 42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12个月,腹部对称柔软,切口瘢痕隐蔽,塑形效果满意.结论脂肪抽吸与腹壁整形联合应用临床疗效佳,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情况.方法对本院2003年以来收治的29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结果以黑便、腹胀、腹块、呕吐等症状就诊者10例,因其他部位肿瘤手术探查发现者2例,二次手术切除者2例.根治性切除者27例,姑息手术者2例.术后死于GIST者4例,因其他疾病死亡者10例,失访3例,存活者12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伊马替尼治疗有着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三维重建基于CT的胸主动脉瘤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为分析胸主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机理及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依据临床胸主动脉瘤患者CT数据,结合MIMICS 11数字化影像处理软件,获取胸主动脉瘤的优化表面模型。随后导入ANSYS ICEMCFD 11.0进行胸主动脉瘤模型的有限元网格划分。最后在ANSYSCFX11.0中完成胸主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分析。建立临床上适用于胸主动脉瘤患者血流动力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获得了个性化胸主动脉瘤模型中血液流场的流线、速度矢量、血管壁面压力和血管壁面切应力的分布和变化。模型具有数字化、个性化特征,可用于胸主动脉瘤血液动力学计算和分析临床胸主动脉瘤患者动脉瘤的破裂机理。  相似文献   

10.
腹式及阴式子宫切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经腹全子宫切除及经阴道全子宫切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患者60例,其中30例施行经腹全子宫切除,30例施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每个病例分别测定术前及术后24、72 h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含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天数。结果:术前两组病例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24 h两组病例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含量均下降,与术前比较P<0.05,其中经腹全子宫切除组较经阴道全子宫切除组下降明显,两组间比较P<0.05;手术后72 h阴式子宫切除组IgG、IgA、IgM及补体C3、C4含量回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式子宫切除组除IgM及C4回升外,IgG、IgA及C3仍处于低水平;与经腹子宫切除组比较,阴式子宫切除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结论:经阴道全子宫切除对机体的创伤小,机体的应激反应轻,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小且持续时间短,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对国内外两组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人工血管从管壁结构、理化性能和生物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试验研究两组人造血管管壁的宏观及微观结构、表面润湿性、结晶度和融熔温度、周/轴向拉伸、顶破拉伸以及手术线固位强力,对比两组样品的性能差异,并分析了导致差异的可能原因,讨论了管壁结构、理化性能与力学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产和进口ePTFE人工血管试样均为双层结构,两者都有良好的疏水性表面和抗水渗透性.但进口试样具有更加规整均匀的节点和纤维形态结构,有利于人工血管的生物耐久性.  相似文献   

12.
上腹部手术在应用硬膜外麻醉时,常存在较明显甚至是严重的内脏牵拉反应,在危及病人安全的同时,常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为此我院从1997年5月——2002年5月选择120例上腹部手术病人,采用氯胺酮、胃复安辅助麻醉以对抗内脏牵拉反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120例病人中男58例、女62例,年龄16—68岁,平均42±7岁。手术种类包括胃大部分切除21例,胆囊切除67例,脾切除32例。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的心血管疾病和呼吸功能障碍。麻醉前半小时常规肌注鲁米那0.1g,阿托品0.5mg,选择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转运体(DAT)在丙泊酚麻醉苏醒中的作用.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OHDA毁损组、生理盐水组、丙泊酚麻醉组、AAV空载组、AAV2·DAT·RNAi组,每组10只.AAV干预大鼠预先经脑立体定位仪显微靶向注射AAV至VTA核团.各组大鼠经尾静脉以11 mg·kg...  相似文献   

14.
本论述就麻醉的等级分类标准和老年人麻醉进行了阐述,以阑尾炎切除手术、小儿咽喉部手术及耳鼻喉科急症手术作为具体例子,对不同麻醉方法进行分析,以探讨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全麻高频通气麻醉的优点及显微喉镜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我院采用全麻高频通气麻醉下显微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手术400例病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400例手术麻醉效果良好,手术时间短,声带损伤小,术后嗓音恢复快。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全麻高频通气安全性好,显微支撑喉镜手术操作简便,疗效高,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为急腹症、便血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0年1月住院的经结肠镜、全腹CT、腹部彩超、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的符合缺血性肠病临床特点的患者20例.结果5例患者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其他均行内科保守治疗;1例在手术后3 d因肠坏死、感染性休克死亡,1例放弃治疗.结论对于中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实施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胃大部分切除手术患者60例,观察患者术中心率及血压变化。结果术后及时清醒,躁动较少,呕吐率低,提高康复质量。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对循环功能影响小,麻醉安全系数高,对任何麻醉,手术意外都能主动防范,止痛完善,大大地提高了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18.
骶前囊肿诊治体会(附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仕侠  张艾莉  杨熊飞  朱建新 《甘肃科技》2006,22(11):230-230,190
目的探讨骶前囊肿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5年间收治的16例骶前囊肿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措施。结果1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胀痛,周围脏器压迫症状,直肠后壁饱满,CT示盆腔包块,16例均完整切除,其中经腹会阴联合切除6例,经腹切除2例,经会阴切除8例。结论骶前囊肿多通过直肠指检,B超及CT检查而诊断,确诊后通过外科手术完整切除可获得满意疗效,首次诊治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预注帕瑞昔布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患者术后疼痛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麻醉前静注帕瑞昔布40mg.术后对腹部及肩背部疼痛进行评估.抽血测定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 术后各时点腹部VAS评分、肩背痛的发生率和程度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白细胞计数和CRP...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改良阴式术对非脱垂子宫切除的优缺点,笔者选择了42例非脱垂子宫行改良阴式全宫切除术和42例同期患者行腹式全宫切除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无明显差异,而改良阴式组与腹式组在术后体温、肛门排气、下床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1).改良阴式全宫切除术,手术步骤简化,副反应少,术后效果明显优于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