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通过对烟台市所城里中传统民居的实地调研及民居使用现状分析,在尊重传统、保护和延续传统民居精神风貌的基础上,使用和优化传统节能技术,对民居的内部空间形态和外部空间形态进行局部改造,使民居获得节能减排的使用效果,实现了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的同时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的有效途径.我们发现:传统民居由于层高一般较高,将其局部空间改造成复式空间存在可能性,这为扩展使用空间、解决传统民居中人口密度大造成的生活空间拥挤问题提供了可能性;建筑南向局部阳光间的加入,不仅解决了传统民居中采光不足、室内环境昏暗的现象,也为室内采暖、通风提供了条件,节约了能源;传统火炕与太阳能结合设计,彰显了传统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体现了民居传统的延续和节能减排并重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2.
石谦飞  韩乐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1):6323-6328,6338
山西省作为我国能源大省,其农村地带幅员辽阔、产能大,耗能亦大。山西传统民居是构成其农村住宅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有助于山西以及全国在农村地区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以山西东南部典型传统民居作为研究样本来实测并分析其节能状况。考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依附于样本并制定出了山西东南部传统民居节能评价理论与方法。该理论和方法适用于当地农宅节能减排工作,也有在实践中完善的空间和推广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四川彭州山区农村民居室内居住热环境,降低冬季采暖能耗,结合当地气候特点与经济条件,提出了适宜性的绿色被动式建筑设计方案策略,并在彭州市大坪村进行了新建民居工程实践。通过对新建民居的室内热环境进行实际测试及计算机模拟,并与现有砖混民居作比较,结果表明新建民居有较好的保温节能效果,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新建民居建成使用后,通过居住满意度调查,当地居民对于新建民居的整体满意度达到95%。在此基础上,又推广建设200余户左右,对于我国山地乡村新建民居建筑的节能减排、生态化建设有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振 《中国西部科技》2012,(4):43-44,22
传统民居采取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策略,通过建筑自身的处理,以较低的能耗创造出相对适宜的居住环境,对如今的建筑节能仍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沱川乡河东村传统民居的测绘分析研究,分别从传统民居的用材、自然通风、太阳能利用与遮阳、以及保温隔热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民居中的被动节能技术,以期对现代建筑的节能设计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王振     
传统民居采取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策略,通过建筑自身的处理,以较低的能耗创造出相对适宜的居住环境,对如今的建筑节能仍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沱川乡河东村传统民居的测绘分析研究,分别从传统民居的用材、自然通风、太阳能利用与遮阳、以及保温隔热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民居中的被动节能技术,以期对现代建筑的节能设计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金国辉  李佳  杨鹏  陈伟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7):1402-1410
为解决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不科学而造成的室内热环境质量差、能源浪费量大及供热能效低的问题。文章对内蒙古西部初始民居进行了分析,利用DeST软件优化建筑结构、替换保温材料、增加保温层厚度、更换外窗等方式研究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性进行分析。通过净现值法,计算出了适合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的三种外保温材料不同厚度的净现值和节能率。结果表明:外墙围护结构的优化对建筑整体节能效果最好,节能率可达20.92%。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外围护结构优化综合节能率超过86.7%,冬季采暖能耗为29.75 kW·h/m2。  相似文献   

7.
对山西晋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丁村传统民居和当地新建民居进行实地调研和温度测量,对新旧两种民居的冬季保温和夏季隔热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在平面布局、围护结构、屋顶及隔层、采暖方式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传统木构建筑在冬夏两季节能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寒冷Ⅱ B地区[1]传统民居室内热环境的方法,并且从选址布局、围护结构、屋顶及隔层、取暖方式、新能源利用五方面对今后乡村住宅建设提出了节能设计的策略,以期达到既延续当地民居传统外观特征,又能提高居住舒适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依据《河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结合Climate Consultant软件和焓湿图,进行了河北省冀东地区民居的气候适应性分析,得到适于该地区民居建设的被动式策略,提出了冀东地区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和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9.
我国村镇民居正处于由传统建筑向绿色高质量建筑转变的过程当中,需要开发新型建材以及新的建造方式.目前村镇民居地坪节能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关于住宅围护结构绿色节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墙体和屋顶,然而地面系统对于降低建筑能耗也是有非常突出的作用,村镇民居地面系统有待研发一种结合装配式结构,集保温、装饰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复合板材.板...  相似文献   

10.
集束装配式结构民居是新一代绿色节能生态的装配式钢结构低层建筑产品。为研究其抗震性能,以某民居为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集束装配结构体系进行了模态分析,研究了该结构在3种地震波中的地震时程响应。结果表明,集束装配式结构民居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1.
对建筑物节能和空调节能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建筑物节能、空调节能必须同步发展才能体现建筑节能的整体效力。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全国各地方的原生态民族舞蹈不断涌现出来,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各民族舞蹈现代舞化也有很大的突破,尤其是蒙古族舞蹈更显得明显和突出,这样的舞蹈给予了我们视觉上很大的冲击和可观性,但是也导致了民族舞蹈文化的双重性,给我国的民族舞蹈事业带来了利弊参半的现实问题,这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民族文化所产生"变异"的客观现象。  相似文献   

13.
公共机构节能是我国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公共机构节能可以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步伐,同时也是公共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必然要求。阐述了公共机构节约能源的意义,对目前公共机构节能政策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有关节能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元杂剧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创作遵照约定俗成的习惯来进行,可以说,它既是艺术表现,也是民俗表现,它与民俗文化关系极为密切。本文从民俗文化的四个层面,即民间传说、民俗语言、民间信仰、民间礼仪与《窦娥冤》的文本创作之联系,来具体阐述这样一个主题——作为元代时代精神的元杂剧,它的出现,是由民俗文化整合的结果,是由民俗文化赋予这个时代以鲜明个性,并以元杂剧这种文学体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张荣臻  焦亚南 《科技信息》2010,(29):I0111-I0111,I0119
世界各民族的民俗文化源源流长,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如何向世界展示翻译好本民族文化或者本民族的一些社会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及本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是翻译学的根本任务。详细了解其他民族的民俗文化,又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翻译给本民族的文化了解者,也是翻译工作者的最大的欣慰。本文从民俗文化、可译性及可译性限度、民俗文化的可译性限度及其调节机制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了民俗文化的可译性限度问题,同时提出了如何正确处理民俗文化的可译性限度问题。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HDC系列系统节能控制器的产品性能及工作原理,通过对该产品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安全性的分析,认为该采暖系统节能控制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传承民歌、弘扬民歌、发展民歌是振兴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内容,在高师声乐小组课中通过感受民歌、探究民歌,表现民歌三方面教学,提出以民歌教学为主要内容的高师声乐小组课模式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在生产和生活中创作出来的一种民间口头语言艺术.信仰者与创作者的同一性保证了民间文学与民间信仰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民间信仰是民间文学形成的基础,民间文学内容包含很多民间信仰的文化因子.民间诸神是民间文学创作的主要题材;宗教神灵占据了民间文学作品很大部分;民间鬼神与神人崇拜信仰是民间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中国民间信仰的演变轨迹直接影响着我国民间文学创作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民族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民族的审美观、情感以及思想的表现,更是丰富民族文化内涵和美学思想的具体展现。然而,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族民间美术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甚至面临着消失的困境。通过有效利用现存法律制度构建民族民间美术的法律保障体系,培养民间美术继承人、发展活态保护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建民族民间美术数据库,发展民族民间美术教育,推进民族民间美术大众化等路径,进一步强化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20.
风筝承载的民俗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归纳法对风筝的扎制、放飞、与民俗节日以及文学和艺术创作等从民俗文化视角进行研究。认为:风筝是一项集观赏、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具有民俗文化特征的体育活动,其制作和放飞都体现着浓郁的民俗文化内涵;放飞风筝还是我国许多地方民俗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放风筝体现着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民俗文化精神;风筝还是我国民间文学和艺术作品的素材,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