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环境规制促进了企业高效减排,但已有研究对于异质性环境规制对污染减排效应的差异性却关注有限。本文实证考察了命令型和市场型两类环境规制对生产企业排污行为影响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公众环保诉求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两类环境规制对企业排污行为的影响不同,多种稳健性检验强化了这一结论。机制分析指出,两类环境规制在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差异是造成减排效应不同的深层次原因。命令型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市场型环境规制则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异质性分析强调,公众环保诉求能有效监督地方环保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环保执法行为,进而提升异质性环境规制的减排效应。  相似文献   

2.
基于两国企业存在碳减排效率差异的实际状况,构建了两国政府选择碳税、碳排放配额或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以及企业选择碳减排水平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并运用逆向求解法求出了均衡解,发现两国政府均选择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可以成为最优的气候政策组合。从全球福利和环境效应来看,该最优政策组合既可改善全球福利,也可显著降低碳排放总量;从经济效应来看,两国均选择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并不能完全提高各国贸易效应和市场效应。研究表明,发达国家之间容易建立碳交易市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碳交易还需时日。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虑二级市场信息获利因素引发的询价机构在报价方面存在的道德风险,结合新股配给规则,通过理论和实证模型分析二级市场信息获利对询价机构报价行为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表明二级市场信息获利使得询价机构存在未真实报价的道德风险,市场通过最大化高报价投资者申购份额的配售方式以减少未真实报价的道德风险,从而二级市场信息获利使得参与询价的机构投资者具有高报价倾向.在进一步的实证分析中,基于2010年10月到2018年6月在中国A股上市的1234家IPO公司的详细报价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实证结论支持理论模型结论;进一步通过分类别、分行业、分阶段地研究,发现询价机构高报价倾向受二级市场信息获利的影响程度存在类别和行业差异.本文首次考虑二级市场信息获利这一诱发道德风险的因素对询价机构报价行为的影响,发现询价机构存在把信息留在桌子上的道德风险,同时为市场价高者得的配给规则提供了理论支撑,对政策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考察外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企业年金支出的激励机制.建立一个信号博弈模型, 雇主拥有私人信息,通过企业年金支出塑造声誉吸引人才.引入信号成本与信号间的随机关系和雇员 的不完美观察,考察雇主的最优信号成本决策. 给出了最优信号成本的图形解和算例,并考察了均衡 稳定性以及不完美观察对最优信号成本的影响. 研究发现:稳定的零均衡必然存在; 多均衡下是否存在信号成本支出不确定;观察完美程度与信号成本的关系不确定. 这表明外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提供企业年金的激励不足, 推动企业年金发展尚需提高雇主的收益.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1999~2006年期间有效数据为样本,本文利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和OLS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股价效应和企业经营绩效对中国上市公司双重融资与其他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股价效应和企业经营绩效一方面通过权益融资的市场时机效应影响了双重融资与其他融资方式的选择,与资本结构呈负相关关系;另一方面以市值账面比表示的股价效应同时也包含企业增长的信息,与较低的目标资本结构相关,而企业经营绩效则通过影响资本结构的偏离而与杠杆率呈负相关关系,这与动态平衡资本结构理论假设一致.因此本文认为市场时机资本结构理论和动态平衡资本结构理论对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决策行为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两国企业存在碳减排效率差异的实际状况,构建了两国政府选择碳税、碳排放配额或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以及企业选择碳减排水平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并运用逆向求解法求出了均衡解,发现两国政府均选择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可以成为最优的气候政策组合。从全球福利和环境效应来看,该最优政策组合既可改善全球福利,也可显著降低碳排放总量;从经济效应来看,两国均选择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并不能完全提高各国贸易效应和市场效应。研究表明,发达国家之间容易建立碳交易市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碳交易还需时日。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产品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构建误差修正项模型和基于t分布的双变量EC-EGARCH(1,1)模型,选取玉米和白糖期货作为研究样本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的的信息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农产品期、现货市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相互引导关系和相互波动溢出效应,并且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大于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检验了期货市场交易量和持仓量的信息传递效应,发现只有交易量对现货市场有显著的正反馈信息传递效应。  相似文献   

8.
网络效应、市场结构和进入壁垒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一个序贯博弈模型研究了网络效应对市场结构、行业进入壁垒的影响 ,研究了在位者的先发优势、在位者和后来者的竞争行为 .研究表明 ,不同强度的网络效应将会造成不同特点的市场结构 ,赋予在位者获取超额利润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中国医药市场,构建双寡头竞争制药企业和集中采购平台间的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制药企业和采购平台的决策行为,探讨集中采购规制、平台的收费模式和产品差异化战略对制药企业创新激励与药品市场绩效的综合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集中采购规制并非总是降低制药企业的创新激励,而是受到平台收费模式的影响.其次,集中采购不一定能够提高药品市场的配置效率,当且仅当集中采购效率较高时,才能提高药品市场的配置效率.最后,产品差异化战略不仅能缓解市场竞争对制药企业的不利影响,还能提高其创新激励,且对集中采购规制对社会福利的增进具有正向强化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完善集中采购规制设计,优化集中采购平台的运营及集中采购规制下制药企业的定价和创新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强制碳减排政策下,企业希望通过寻租等手段逃避减排责任的动机强烈,而现行的环境规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过多的寻租空间.构建基于SWARM的碳交易市场仿真模型,模拟不同寻租环境下碳交易市场排放权交易,从流动性、波动性、有效性三个方面衡量市场运行效率,考察碳排放权免费分配方式下,不同寻租环境对碳交易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寻租行为会通过改变初始配额的分配总量和结构,影响碳交易市场的流动性和有效性,但对市场价格波动没有显著作用.寻租行为对市场运行效率"不降反升"的影响反映出初始配额免费分配法并不能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减少政府对碳交易市场的干预,从免费分配方式向定价出售或拍卖方式过渡,不仅能明确价格信号,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还能从源头上切断企业寻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企业合理发放养老金,避免企业养老基金出现赤字,利用时间序列和矩阵理论将投资利率为可逆MA(1),MA(2)模型推广为MA(q)模型和条件ARMA(q)模型,得到缴费预定型企业年金保险中相应利率下的生存年金的1阶矩和2阶矩,由此可确定发放企业养老金的均值和方差.  相似文献   

12.
利用时间序列将投资利率为条件稳定AR(l)模型推广为条件稳定AR(p)模型和广义条件AR(p)模型,并根据生存年金理论得到缴费预定型企业年金保险中相应利率下的生存年金精算现值模型,这对解决企业合理发放养老金,避免企业养老基金出现赤字等问题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建伟  丁克诠 《系统工程》2004,22(11):74-78
利用时间序列理论将利息力为可逆MA(1)、MA(2)模型推广为可逆MA(q)模型和一般MA(q)模型,得到在一般MA(q)利息力下计算预期利率的期望和方差。在推广的利息力模型下,分别给出了缴费预定型企业年金保险中生存年金的精算现值和二阶矩模型,这对解决企业合理发放养老金,避免企业养老基金出现赤字问题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时代,不少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具有收集和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技术能力。构建了双寡头博弈模型,刻画了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都可能基于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个性化定价的事实,研究个人信息保护对于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竞争的影响及其福利效应。结果表明:对所有企业都采取保护时消费者剩余最小,无保护时消费者剩余最大;单方面获得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企业将获得最高利润,但是当外资企业单方面获得信息时社会福利最小,当本土企业单方面获得信息时社会福利最大。研究还发现,如果违反行业自律协议将面临一定的惩罚时,行业自律能够成为一种保护个人信息的手段,但行业自律将带来无效的均衡。研究结果对政府管理部门制定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对跨国企业收集和利用本国个人信息的规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MA(q)利率下企业生存年金精算现值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时间序列理论,将可逆MA(1),MA(2)随机利率模型推广为可逆MA(q)和一般MA(q)模型,并给出判定MA(q)模型中q阶数的计算步骤.根据缴费预定型养老金精算现值理论,分别得到可逆MA(q)和一般MA(q)随机利率模型下退休职工一单位元生存年金的精算现值模型.利用中国城镇职工从业生命表和相应精算现值模型,可计算给付企业年金的期望水平.  相似文献   

16.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VC)能否筛选出优质企业进行投资并促进被投企业的业绩改善,是判断新兴市场国家风险投资行业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这一问题,针对国内市场的研究匮乏.本文以中国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研究VC能否筛选出优质企业以及能否为被投企业带来业绩改善,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基于逻辑回归,VC未必能筛选出优质的企业,表现为企业业绩变量回归系数不显著;2)基于模糊断点回归进行内生性调整后,VC能够促进被投企业的发展,对被投企业的业绩改善有正向作用;3)从经营效益和创新角度研究VC影响企业业绩的潜在机制发现:一方面,VC降低了被投企业的销售成本率,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另一方面,VC的进入为被投企业带来行业经验和资源等,促进被投企业技术或商业模式的创新,从而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本文实证结果表明国内VC具有"增值"作用,能够创造经济价值,但不具有"筛选"作用,揭示了VC对被投企业业绩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为VC能促进被投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证参考.研究结果对于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和政策制定者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信息产业在全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的事实,通过分析资产专用性理论在信息产业实践中的差异性,揭示了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在“资本”与“劳动”关系方面的差异.由于这些差异,导致了以契约理论为基础的企业理论不完全适应信息技术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在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起来以前的所有企业实践中,企业都是按“资本雇佣劳动”这个模式组织起来的.通过分析信息技术企业的资产特性与企业总福利最大化及剩余索取权的分配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劳动雇佣资本”在信息技术产业是合理的.更进一步说明“劳动”趋于主导地位对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Enterprise systems must have the structure to adapt the change of business environment. Whenrebuilding enterprise system to meet the extended operational boundaries, the concept of IT cityplanning is applicable and effective.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scribe the architectural approachfrom the integrated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In3) standpoint and to propose for applying the "CityPlanning" concept for rebuilding "inter-application spaghetti" enterprise systems. This is mainlybecause the portion of infrastructure has increased with the change of information systems fromcentralized systems to distributed and open systems. As enterprise systems have involvedheterogeneity or architectural black box in them, it may be required the integration framework(meta-architecture) as a discipline based on heterogeneity that can provide comprehensive view of theenterprise systems. This paper proposes "EII Meta-model" as the integration framework that canoptimize the overall enterprise systems from the IT city pl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传统单因子Lee-Carter模型中死亡率的改善呈常数速率的明显弊端,利用贝叶斯MCMC方法和中国实际人口死亡率数据,考察对比了双因子Lee-Carter模型的预测效果.检验结果表明双因子模型的拟合优度和离差信息准则DIC明显优于单因子模型,较好地抓住了死亡率随时间演进的波动性.文章还进一步比较了基于两种模型预测结果的年金的定价、统计特征、风险度量和资本要求.结果表明双因子模型下,年金价格核密度图的尖峰厚尾现象较为突出,宜考虑TVaR风险度量来弥补SolvencyⅡ中基于VaR的资本额度计算方法的不足,以因应年金产品中死亡率超预期改善的长寿风险.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大股东控制下的企业集团内部资本转移优化模型,定量地推导了三种情景下的均衡结果、参与各方福利和影响因素,以此对大股东控制下的内部资本交易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理想型内部资本交易实现了资本配置的最优化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形成参与各方"共赢"的局面,实现了集团公司财务目标;附加冲突成本的内部资本交易存在资本转移不足行为,资本交易仍可以持续维持,基本实现集团公司财务目标;侵害型内部资本交易存在过度转移资本行为,资本交易不可持续,实现的财务目标只能是在损害利益相关者的前提下,追求控股股东财富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