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无线移动Ad Hoc网络的一种节点定位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了无线移动AdHoc网络的一个节点定位概率模型,证明了当平面网络中的已知节点达到一定的数量要求时,通过模型算法可以充分准确地确定未知节点的位置.通过仿真分析,说明该模型在实际中是可行的、有效的;并且分析了节点移动性对未知节点定位的影响,得出未知节点的定位是随着其移动速度的增大而变得愈加困难,而随着其与已知节点的通信距离的增大而变得愈加容易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VoIP节点在DHT网络中定位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根据现有的DHT模型,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组的节点搜索模型.通过对节点分组和提高节点在路由表中的分布概率以及引入Bootstrap节点,增强节点定位的可靠性,优化节点平均查询开销.仿真中,节点数目由1 024个增加到10 000个的过程中,分别作100 000次查询,可以看出平均查询路径长度没有显著的增加;由于引入Bootstrap节点和节点分组,在网络中节点失败比率增加的情况下,节点查询的成功比率也没有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反映全焊接刚性节点在钢框架结构倒塌过程中的受力状态,对其在结构大变形情况下的受力机理和分析模型进行了研究.基于对全焊接刚性节点试验的准确模拟,研究了节点在弹塑性状态下的受力机理和变形特点,并对传统的节点组件模型进行了改进;分别对采用不同节点模型的钢框架子结构进行静力和动力非线性分析,研究不同节点模型对钢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焊接刚性节点在弹塑性阶段以节点域的剪切变形为主;悬链线效应引起的梁内轴拉力不仅削弱节点的承载力,还降低节点的延性;改进节点组件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反映钢框架结构在连续倒塌静力和动力分析时节点的弹塑性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4.
刘振强  王大为 《科技信息》2011,(17):319-319
框架节点作为梁柱交接区域,有着十分复杂的受力特征,这就决定了以往对于节点的研究多数是通过试验手段,而数值模拟的工作相对滞后。如今,框架节点的模型化分析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已经是很多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不同研究者提出了构建节点模型不同的模拟思路和方法,但是无论那一种模型,  相似文献   

5.
多路径交通分配模型的改进及节点分配算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动态多路径交通分配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该模型的快速算法-节点分配算法,并详细阐述了节点分配法中的网络处理、分配节点排序及参数确定等问题。节点分配算法的采用,大大提高了多路径交通分配方法的速度及容量,使之能在超大规模网络的交通规划、交通控制及交通诱导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型钢混凝土(SRC)柱-混凝土(RC)梁组合件试验现象和测量数据的分析,提出一种较为简化的多分量SRC节点单元模型.该模型的构造方法以节点受力机理为基础,以考虑节点非线性变形特征为目标,可以综合考虑节点区域多种变形,并能应用于组合结构节点的弹塑性全过程分析.结合此单元模型的传力路径与变形组成特点,建立与单元模型相对应的简化计算模型,用于提高模型计算效率.计算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提出的组合结构节点单元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节点的非线性反应,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7.
节点域起着传递梁柱之间力和弯矩的作用,这样就使得节点域的应力状态非常复杂.节点域的剪切变形对整个钢框架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1978年Krawinkler提出的模型和一维边界面理论,建立节点域的力与变形的非线性关系模型.通过与试验比较证明所建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节点域力与变形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型钢混凝土T形柱-钢梁空间节点的地震损伤演化规律,进行了1个平面节点和9个空间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分别采用位移型、能量型以及位移-能量型损伤模型对其进行全过程评价,采用Park-Ang模型分析了试件配钢形式、加载角度和轴压比对空间节点损伤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ewmark模型和Mahin模型的损伤全过程曲线呈锯齿形,与实际情况不符;Mehanny模型的损伤累积量最小,而Krawinkler模型全过程曲线大致位于各曲线中部;Hwang模型适合延性较差的破坏模式;Park-Ang模型损伤曲线包围了所有计算曲线并呈台阶形上升,Banon模型的损伤曲线近似为一直线,欧进萍模型曲线在位移-能量型中其累积损伤最小;配T形钢桁架的空间节点损伤累积较其它配钢形式试件的大,但其损伤发展相对滞后;平面节点在加载前期的损伤发展比45°试件的快,而45°加载角试件的损伤累积比30°和60°加载角试件的小;轴压比小的节点试件在损伤发展过程中会有所提前,但累积损伤较轴压比大的试件小.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基于压杆模型和软化桁架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设计方法.计算发现,压杆模型或软化桁架模型所分配到的外荷载并不平衡.通过编程计算解决了外荷载在这两个模型间分配的问题.通过3个钢筋混凝土梁柱外节点试验数据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为避免采用随机抽样模型对Ad hoc网络消息传播过程进行定量分析时存在的高估消息覆盖节点数的问题,对现有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一种高阶描述模型.该模型在转发消息时考虑了会对下一次消息转发到达新节点的概率产生影响的2个参数:节点被访问次数和节点度.节点被访问的次数越多,模型的阶数越高.在包含2 000个节点的随机图网络拓扑上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当消息覆盖的节点数超过1 800时,无论拓扑是否连通,一阶模型和二阶模型对Ad hoc网络消息传播过程的拟合度均优于随机抽样模型.当网络拓扑不连通时,一阶模型和二阶模型仍会高估消息覆盖的节点数;相反,当网络拓扑连通时,两者对仿真结果的拟合度较好,最终误差分别为-7%和-1%.  相似文献   

11.
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恢复力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研究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对五个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在试验研究基础上,考虑了节点配箍率、含钢率和轴压比,对节点延性、耗能和强度、刚度退化等影响,建立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恢复力模型.  相似文献   

12.
由于目前广泛应用的路由协议大都是假设网络中的节点是可以信任和相互协作的,对于安全的问题考虑不多,而网络中某些节点很容易被俘获而成为恶意节点,使得现有的路由协议变得十分脆弱,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快速移动节点的可信度模型FATM,以及基于快速移动节点的可信路由协议FARP,通过网络中的快速移动节点辅助一般节点进行可信度的计算和更新,并在可信模型建立之后选择可信度较高的路由进行通信。最后采用OPNET对FATM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快速移动节点的可信度模型的安全性更高,并且节省了一般节点的能量和空间开销,具有较好的网络适应性及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的有向传感器节点的感知模型应用中,在感知范围两侧的边缘处易受误差影响而使得此处感知能力的不确定,致使整个网络的覆盖情况不稳定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有向概率感知模型。该模型参考了全向概率感知模型,同时考虑到了节点的转动误差,更加准确地描述了有向传感器节点的感知能力。经仿真验证,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炉炉顶煤气管道球形节点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高炉炉顶煤气管道球形节点力学模型,提出了边界条件和载荷的处理方法。对高炉炉顶煤气管道球形节点进行了有限元计算,求出了应力分布规律,对球壳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张兵  肖建春  刘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8):7988-7997
为研究节点刚度对管桁架拱稳定性的影响,在节点弹簧单元和壳单元滞回性能一致性得到验证的基础上,采用往复荷载下的变刚度弹簧模型代替壳单元考虑节点的半刚性。弹簧模型的节点刚度方程由节点域壳单元模型在往复荷载加载作用下的骨架曲线确定。以矢跨比为0.29,跨度为50m的管桁架拱为算例,采用材料与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法对节点域弹簧模型和普通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静力失稳模态”为空间管桁架拱的最不利初始缺陷形式;节点刚度对管桁架拱的承载力影响程度与考虑初始缺陷的大小、分布形式和荷载作用范围有关。  相似文献   

16.
在电机动态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基于改进节点法的异步电机仿真模型,实现了对电力电子电机传动系统整体进行仿真.按照改进节点法的要求,异步电机采用α-β坐标系下的动态模型,使用梯形法求解微分方程,经过离散化和线性化,得出异步电机作为一个电路元件对电路矩阵方程的贡献.该模型能对各种不同结构、不同开关模式的逆变器驱动的异步电机传动系统进行仿真,适用于电机的不同运行模式.通过对异步电机启动及非对称运行的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一种轻型工作流引擎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常见大型工作流引擎存在结构复杂、灵活性差等问题,采用分层存储思想,将工作流过程模型中节点的静态属性和节点之间的动态连接关系分开存储,优化了工作流过程模型文件的存储方式。在保存好的工作流过程模型的基础上,制定了简化的模型解析加载流程,根据节点之间的动态连接关系,提出了节点递归排序算法,保证了节点的有序运行。基于.NET编程平台,开发了一种轻型工作流引擎,实现了工作流实例的解析加载和各活动节点的有序仿真运行,通过案例验证了所开发工作流引擎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准确、高效地评估输电塔半刚性节点的力学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输电塔半刚性节点弯矩-转角曲线预测方法,通过引入代理模型方法近似半刚性节点几何尺寸与极限抗弯承载力、初始转动刚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具有较高精度的预测模型,进而结合Kish-Chen幂函数模型拟合输电塔半刚性节点的弯矩-转角曲线。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代理模型的输电塔半刚性节点弯矩-转角曲线预测方法能减少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成本,较好地模拟输电塔半刚性节点实际受力-变形情况,为输电塔半刚性节点的工程设计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由于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耦合建模方法大多数依赖网络拓扑结构划分节点类型,未考虑节点信息的属性,同时也忽略了不同节点类型对风险传播的影响,削弱了对风险预测的能力。因此,提出了一种考虑节点异质性和故障函数的电力信息系统风险传播模型。首先对实际电力网络节点特性以及耦合性特点进行分析,结合节点异质性提出双网节点的表征方法,基于双网物理和逻辑依赖关系,设计了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s, CPS)表征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双网状态交互影响的方向性及节点的依赖性,分析影响风险传播的因素,通过定义基于节点度的故障概率函数,构建了电力CPS风险传播模型。以合成网络和意大利真实数据所建立的耦合网络进行实验分析,证明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通信历史相关性的P2P网络分布式信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P2P分布式信任模型NBRTrust.在节点通信历史分布式存储基础上构造了节点局部信任度评价分布式存储网-βlist,通过分布式计算节点信任评价行为的相关度,得到以节点相关度为因子的全局信任模型NBRTrust,用于评估节点的可信程度;定义了模型的数学表述和分布式计算方法,设计了基于NBRTrust信任模型的P2P通信模型.仿真分析表明,相比纯粹的局部信任模型和全局信任模型,NBRTrust信任模型更客观,能够有效抵御单个恶意节点和团队恶意节点的欺骗行为,是一种有效的信任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