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佳 《皖西学院学报》2010,26(3):129-132
一直以来,对徽州文化的第一印象莫不是徽商,他们在明清时期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很少有人去关注那些在他们的身后,深受"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思想的迫害,长期过着悲惨、压抑的生活,却依然坚忍不拔,勤劳善良,为家庭的稳定和睦做出贡献的徽州女人,她们也有自己的追求,向往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一切,在一首首生动古朴的徽州民谣中有着真切的写照。  相似文献   

2.
徽州竹编     
徽州竹编,作为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走进黄山市博物馆,一件清朝的竹丝编夏衣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件衣服为竹质,竹丝纤细光滑。  相似文献   

3.
清末之际的太平天国战争,是徽州数百年未曾遭受的战乱,对徽州宗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近代徽州宗族衰落的关键点.但是,学术界对这次战争与徽州宗族兴衰关联的研究比较匮乏.在丰富的徽州地方志和族谱资料中,可详见太平军在徽州活动状况以及这次战乱在人口、经济、祠堂、族谱和庙宇等方面对徽州宗族的破坏和冲击.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仅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徽州历史档案在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功能和文化价值,从理性的高度把握档案的文化属性,对于提高和扩大档案事业在文化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徽州历史档案的科学内涵及其文化性(一)徽州历史档案的内涵徽州地处安徽南部的黄山、齐云山之间,于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当时,徽州府辖歙县、休宁、黟县、婺源、祁门、绩溪六县。此后,除婺源…  相似文献   

5.
徽州古民居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一个成熟的建筑流派。徽州古民居以清新淡雅为其基本色彩,马头墙和漏天之井别具风味,木质结构的梁架构件坚固稳定、造型奇巧、雕刻精美,室内装饰和陈设古朴雅致,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及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6.
正周六早上8点,在安徽黄山市歙县新安小学门口,来自歙县各个小学的学生代表一起登上一辆大巴,去位于黄山市的中国徽州税文化博物馆参观、学习。徽州是一个古地名,历宋、元、明、清共四个朝代。它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和文化都非常昌盛的地区之一,是徽商的发祥地。在明代和清代,徽商活跃于中国商界500多年,有"徽商遍天下"之说。如今,黄山市有徽州区,不过徽州区并不等同于徽州。  相似文献   

7.
江春 《少儿科技》2023,(Z2):54-55
<正>3月12日,热门电视剧《狂飙》中高启强的扮演者张颂文发微博,推荐了他的新剧杀青地——武义璟园。被称为“东方博物馆”的璟园古民居,不少是徽派建筑。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有一些显著特点:粉墙黛瓦马头墙,厅堂两边是厢房,肥梁瘦柱内天井,四水归名堂。它的美尤其表现在木雕、  相似文献   

8.
一梦到徽州     
正来到宏村,其实无所谓景点,整个镇子信步一走,都是一幅画。宏村,是黄山脚下的一座小镇,清秀的山水之间,这座小镇安于一隅之中,仿佛世外仙乡一般,每个人到了这里都会赞叹一声,这里简直就像一幅写意山水画一般的存在。当年李安的电影《卧虎藏龙》在这里取景,电影获得了奥斯卡奖,片中那些如诗如梦的中国山水也随之走红,比如竹海,比如宏村。  相似文献   

9.
徽州水口林     
安徽省的徽州地处万山丛中,峰奇峦秀,水清潭碧,居民村落多借助山水布局,无论依山而建还是临水而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讲究村头、村尾组景,徽州人称为“水口”。水口都有水口林,又称风水林。水口林如绿色屏障将村庄紧紧环抱在绿林之中,远远望去,只见林木,不见村落。水口林中多以银杏、槠树、枫树、柏树、樟树为风水树,尤以樟树为最。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其木理多文章,故谓之樟”。徽州的一个地域性特点就是“贾而好儒”,以樟树为风水,其企望本村文运昌盛之寓意不言而喻。在水口林中,往往还建有桥、亭、阁、楼、寺、塔、书院等,与水口林共同构成水口园林,供村人游憩或行旅歇息。有的山村在落差大的水口林筑坝拦水,建水车、水碓,将水能用于生产生活。因此,水口林既有保护村落防风、挡沙、固土等自然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及历史学、社会学和民俗学的相关理论,对徽州民俗体育的内涵、特征、功能和变迁展开论述.结果表明,徽州民俗体育是在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徽州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带有显著的农耕性和宗法性特征,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主要依存于节日民俗.对徽州民俗体育进行挖掘和整理,努力保持它在传承与发展中的原真性和多样性,使这一优秀文化得以弘扬,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徽州碑刻是徽州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真实的原始记录,是徽学研究中不可多得的一手原始资料。针对当前徽州碑刻资源因为没有有效的保护措施而日渐消亡的现象,提出通过建立徽州碑刻资源特色数据库,系统地收集和整理分散于徽州田野之中的碑刻资源,并加以数字化处理,不仅能够永久保存徽州碑刻资源,而且能够进一步加以利用和传承,同时还是与其他已建成的徽州文化遗存数据库实现数据、资源同步和共享。分析了徽州碑刻资源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内容选择和关键技术,以期为其他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乾坤 《工程与建设》2013,(3):334-335,423
徽州大道立交位于合肥市南二环路与徽州大道交叉口,为五路交叉,是联系城市快速路网与高铁南站的重要交通枢纽,区位位置十分重要,通过对交通状况、路网结构特征分析,结合影响区域内相关立交节点特征的分析,确定了合理的立交设计方案,为保证快速路网及高铁南站的交通系统的流畅运行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3.
徽州水口,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是徽州人的保护神和心灵家园。从实用层面上来看,具有定界、防卫、交通导向、休息聚会场所等功能;从美学意义上来看,既有儒家的"比德"思想,又有道家的"师法自然"观念,还有现代意义上的"诗意地栖居"理想;此外,还有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徽州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特色数据库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有效的途径。以徽州古桥为研究对象,从建设内容、特色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平台搭建和发布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以期通过古桥特色数据库的建成,一方面为徽州历史文化的对外宣扬作出一定的贡献,同时也为后续其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徽州古祠堂是徽州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明清时期徽州宗法家族制度;为了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利用徽州古祠堂相关资源和历史文化,同时也是更好地对外宣传徽州文化,对徽州古祠堂相关信息数据化进行了研究,提出建设一个徽州古祠堂特色数据库平台,从特色数据库平台建设资源选择对象和数据库结构设计以及物理实现3个方面展开研究和论述,以期能够为徽州文化历史资源的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为其他徽州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统战文化既是统战思想理论的结晶,又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儒学在徽州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徽州宗族社会中发挥了凝聚人心的作用,具体体现在社会教育、商业经营和维护宗族稳定等三方面。徽州儒学在历史上是徽州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代安徽人民精神家园的建设依然需要继承和发扬徽州儒学。徽州儒学是当代安徽统一战线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8.
由于目前对徽州古村落生态设计思想溯源没有系统梳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生态设计思想的挖掘与利用。在对徽州古村落案例及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文化观、生态设计观和生态造物观3个方面论述了徽州古村落的生态设计思想源头。结果表明:徽州古村落的生态文化观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追求阴阳平衡、天人合一、人与人及自然和谐;生态设计观受当地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设计上采取因地制宜、因材施用;生态造物观受传统造物观和实践经验的影响,体现绿色、环保、节约资源,并逐渐程序化、规范化、有效化。徽州古村落生态设计思想将为本土生态设计理论体系的架构、地域现实生态问题的解决、城市规划、美好乡村建设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艺术家们说,皖南古徽州的木雕、石雕、砖雕(简称“三雕”)是中华文化园里的一颗璀璨明珠。明清年间,“三雕”艺术发展最为鼎盛,尤其是其刀功、技艺已到了“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的艺术意境。始建于宋,大修于明嘉靖年间的绩溪县龙川胡氏宗祠的木刻花雕艺术就是一个佐证。古祠木雕采用浮雕、镂空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除了梁勾、梁托和门楼上的龙凤、历史戏文之外,整个落地门窗的木雕布局有“荷花、花瓶、百鹿”三种图案。要是从含义来看,荷花图意味着“和为贵”,教育后人清清白白做人做事;百鹿图意在祝愿祖祖辈辈延年益寿;花瓶图象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考察了自明清始至民国时期徽州茶商在上海的活动概况,具体分三个阶段论述,分别论述了各个不同时期徽州茶商的活动情况。探索了旅沪徽州茶商的发展脉络,并简要分析徽州茶商在上海所处境遇的变化和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