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二、水稻浸种 种子纯度应达到95%以上,种子发芽率应在95%以上.要求用上年生产的新种,陈种最好不要用沼液浸种.  相似文献   

2.
1.对种子的要求. 要使用上年生产的新种、良种.浸种前对种子进行翻晒,通常需要晒1~2天.  相似文献   

3.
1.播前种子要处理.播种前应晒种1-2天,解除种子休眠状态,提高新陈代谢能力,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采用20%盐水选种或30%-35%黄泥水选种,可清除不饱满粒.用300倍强氯精浸种,可有效地预防恶苗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瘟病等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消毒 1.种子消毒.晒种:播前晒种2~3天,可杀死部分病菌;温汤浸种:用清水洗净种子,然后用3倍种子量的55℃热水浸种(即三开对一凉),迅速搅拌至水温降至30℃时停止,再浸12小时,催芽播种;药剂浸种:将种子放在15℃~20℃清水中浸15~20分钟,除去秕籽,再浸4小时捞出,晾干表面水分,用1%硫酸铜溶液浸泡15分钟,捞出后反复冲洗5~6次,催芽播种.  相似文献   

5.
以33%NaOH水溶液为缚酸剂,异丙醇胺、环戊酮和二氯乙酰氯为原料,采用"一锅法"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采用UV、IR、1HNMR和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不同浓度的化合物浸种处理后,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减轻除草剂乙草胺对玉米幼苗的药害.当化合物浸种浓度为8 mg/kg时保护效果达到最好,在乙草胺浓度为20 mg/kg时,对玉米根长的保护率达20.4%,根鲜重的保护率达23.9%,对芽长的保护率达40.2%,芽鲜重的保护率达36.6%.  相似文献   

6.
用0.01mol/L的pH5.8磷酸缓冲液浸种9h,可在大豆种子萌发期低温胁迫((3±1)℃,24h)条件下,能有效地降低相对电导率,水溶性蛋白含量和稀碱提取蛋白含量明显增加,脯氨酸含量也显著增加.表明磷酸缓冲液浸种对大豆种子萌发期在低温胁迫时,具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甲壳素磷酸酯钾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甲壳素合成1#~7#甲壳素磷酸酯及甲壳素磷酸酯钾,分别测定了1#~7#甲壳素磷酸酯的取代度,将甲壳素磷酸酯钾配成0.5mg/L,2mg/L,5mg/L,10mg/L,20mg/L溶液,以蒸馏水为对照,进行台湾四九甜菜心、水稻种子的浸种发芽实验,浸种23~48.5h;培养温度29.5℃;每只培养皿50粒,每种浓度重复3次.结果表明:1#~5#、7#甲壳素磷酸酯钾对水稻种子均不具有促进作用;1#、2#、5#、7#对菜心种子均不具有促进作用,而6#甲壳素磷酸酯钾对水稻种子的发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4#、6#甲壳素磷酸酯钾对菜心种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质量浓度以0.5~20mg/L为最佳,其中6#甲壳素磷酸酯钾对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分别对照组增长8.0%;3#、4#、6#甲壳素磷酸酯钾对菜心种子的发芽率分别对照组增长10.0%、9.3%、14.0%。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赤霉素、双氧水、硝酸钾和浓硫酸对聊红槐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浓硫酸浸种20min为最佳处理,发芽率为98.7%,发芽势为90%,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6.7%和51.8%,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了CaCl2、NaCl、KNO3、KH2PO4等几种盐溶液浸种处理对红小豆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盐溶液浸种处理均可明显提高红小豆种子的活力,尤其以CaCl2 NaCl混合溶液浸种处理的作用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种子消毒。晒种:播前晒种2-3天,可杀死部分病菌;温汤浸种:用清水洗净种子,然后用3倍种子量的55℃热水浸种(即三开对一凉),迅速搅拌至水温降至30℃时停止,再浸12小时,催芽播种;药剂浸种:将种子放在15℃-20℃清水中浸15-20分钟,除去秕籽,再浸4小时挥出,晾干表面水分,用1%硫酸铜溶液浸泡15分钟,捞出后反复冲洗5-6次,催芽播种。  相似文献   

11.
土壤中的高镉对农作物有重要影响,而关注镉对种子发芽作用的研究较少.本试验模拟了9个不同镉(Cd2+)离子浓度对6种不同空心菜品种的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空心菜品种中,台湾白骨柳叶空心菜的发芽情况最好,并在加入重金属Cd2+之后仍有95%以上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可以用来作为受镉污染土壤修复的备选品种;另外,低浓度Cd2+对大部分空心菜品种的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过氧化氢对小麦种子活力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过氧化氢对小麦种子萌发及过氧化物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显著促进小麦种子萌发,提高其萌发系数,发芽峰值和活力指数,并导致电解质外渗率提高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大.相关性分析表明,过氧化氢浓度与种子电解质外渗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种子活力指数、蛋白质含量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李志清  周波  刘阳  马骁 《松辽学刊》2006,27(4):41-43
通过对四种禾本科牧草种子在6个盐浓度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萌发指标的观测,比较、评价其耐盐性,并观察盐胁迫解除后的种子萌发的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复合盐浓度的增加,四种牧草种子的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低浓度盐分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四种牧草种子具有不同的耐盐性,披碱草与虎尾草耐盐性较强,朝鲜碱茅次之,星星草种子的耐盐性相对较差.一定浓度的盐胁迫对种子的萌发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无籽西瓜在无菌条件下萌发的各种条件,得出:种子消毒污染率最低方法为250PPM的二氧化氯与0.15%升汞联合消毒,而以250PPM二氧化氯与2%次氯酸钠联合消毒方法种子的萌发率最高,无菌萌发的理想条件为无菌水加纱布。  相似文献   

15.
磁化水对大白菜和甘蓝抗溴氰菊酯污染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了磁化水浸种、敌磁液培养的污染环境下萌发生长的大白菜和甘蓝的种子的发芽率 较自来水浸种和敌自液培养(对照)的高;SOD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也均高子对 照.表明了磁化水可缩短农药在蔬菜体内的滞留时间,减弱农药对蔬菜的伤害,因而提高了大白 菜和甘蓝对溴氰菊酯污染的抗性.  相似文献   

16.
药用植物蚬壳花椒种子休眠及萌发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木本药用植物蚬壳花椒生殖环节中的致危因素,采用多种方法处理其种子,研究其休眠和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当年成熟的种子去除种皮后可以萌发,证明种子的胚发育成熟,种皮的透水性也较好,与休眠关系不大;休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种皮内含有抑制萌发物质,及种皮坚硬的机械阻碍作用.采用不同的处理,获得种子萌芽率较高的方法为:浓硫酸处理6 min,去除种皮,然后用50 mg·L-1的GA3浸泡5 min,清洗后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培养,萌芽率可达60%.  相似文献   

17.
普通念珠藻中水提、碱提多糖的分离、分析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前后分别用蒸馏水10.5mol NaOH溶液从普通念珠藻中提取,分离出水溶性多糖SP和JP,并对SP,JP的一些简单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完全酸水解后经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表明,SP含葡萄糖,JP含葡萄糖和木糖;将SP,JP进行种子发芽活性试验,结果表明:PS在0.5-2mg/L范围内对实验物种子水稻,绿豆,大豆的发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发芽率分别比对照组增长9%,5%,8%,而JP在0.5-40mg/L范围内对的种子水稻,绿豆,大豆的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分别为9%,9%,7%,对SP,JP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地统计学角度,应用半方差维数对蒙古栎萌发的种子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蒙古栎的发芽率很高,幼苗难以越冬;在样地内,萌发的蒙古栎种子分布极不均匀,但在不同尺度下,半方差维数为1.820,其空间分布具有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别采用室内常温贮藏、4℃冷藏、4℃沙藏、-20℃冷藏和-20℃沙藏5种方式,对麻疯树种子进行筘藏试验,并于贮藏前、贮藏1、2、3、4、5个月后测定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萌发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麻疯树种子出现明显的劣变现象,表现为质膜透性增大,丙二醛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贮藏5个月后种子活力和发芽率均降低.5种处理中,贮藏效果最好的是4℃沙藏,其次是4℃冷藏,贮藏效果最差的是-20℃冷藏.  相似文献   

20.
棉花花粉人工萌发及授粉液在杂交制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诱导棉花花粉人工萌发培养基中蔗糖,琼脂的最适浓度。发现在无机盐基液的固体培养基中,45%蔗糖浓度和0.8g/L琼脂是诱导棉花花粉人工萌发的最适浓度。硼和GA3对棉花花粉的人工萌发有促进作用,此外还对棉花杂交授粉液及其在杂交制种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