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生态环境多样化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是山东旅游发展的重要特点.以山东省137个县(市、区)为最基本的研究单元,运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法,以自然和社会作为分析因子,构建了山东省旅游生态敏感性指标体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技术)基于遥感影像、矢量及栅格等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并使用ArcGIS进行综合生态敏感性分析,得到生态敏感性等级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山东省生态敏感性处于中等水平,高度敏感、较高敏感和中度敏感区域呈圈层状分布.结合目前山东省土地利用地域分布的实际情况,按照旅游业发展环境的生态特征,将山东省按县级行政区单元划分为4个旅游生态空间类型,分析了各个空间类型的特点和其旅游发展方向,进而提出了山东省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郭小宏 《甘肃科技》2013,(20):48-50
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生态系统敏感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以甘肃省陇南地区成县为例,对近1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敏感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草地退化、农业用地的生产活动等对生态敏感性的影响机制,并分析了其变化过程。运用RS和GIS技术对成县2000—2010年十期遥感影像数据以及实地调研相关资料,进行了几何纠正和人机交互方式解译,产生各年分布矢量图,然后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各种类型土地进行分析和统计,获取相应的空间信息。在此基础上对成县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对成县土地利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进行了分析,对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敏感性研究发现,近10年来成县生态系统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敏感性灵敏响应程度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新沂市生态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借助先进的GIS技术,选择有区域代表性的生态因子,采用因子叠加法,对新沂市的生态敏感性进行深入分析.按生态敏感度的高低将研究区划分为极高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和非敏感区5个等级,并提出了分区保护与建设的建议,为研究区的空间功能区划和生产力布局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极高和高生态敏感区面积占研究区的28.3%,说明研究区生态敏感性很高,应对该区作合理的主体功能区划.  相似文献   

4.
综合考虑嘉禾县的现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及城市建设用地的现状。在定性分析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选取了自然生态N子、生态服务因子、人类活动影响N子、灾害风险等4类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结果将嘉禾县域划分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非敏感区4个类型的地域斑块,用以指导城乡统筹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规划.  相似文献   

5.
刘宏海 《科技信息》2009,(36):I0061-I0061
淮南市位于安徽省中部,辖五区一县及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总面积2585平方公里,总人口近240万人,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国家大型能源基地。1984年与青岛、重庆一同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的市",享有地方立法权。  相似文献   

6.
选取青岛西海岸新区为研究区域,应用生态敏感性分析方法,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模块将区域划分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一般敏感区以及非敏感区;根据土地利用承载的功能现状,构建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研究生态敏感性与土地利用功能匹配程度,从而得出匹配程度谱,并应用于主要功能区匹配程度评价.为西海岸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发展生态技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技术产生具有必然性。生态技术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根本目标,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大力发展生态技术。发展生态技术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根据生态因子的主导性、代表性、可计量性 、可比性和易获取性原则,选取有效灌溉面积比率、单位面积SO2排放量、污水排污达标率、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建成区比例、湿地比例、林地比例、水土流失率9个生态敏感性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因子权重,建立生态敏感性模型,计算武汉城市圈各地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值.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范围内鄂东北、鄂东南低山丘陵地区生态敏感度较高;武汉地区敏感度一般;沿江平原地区生态敏感度较弱;研究区生态敏感性程度整体较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足迹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研究恩施州土地利用可持续性,采用生态足迹方法对恩施土地利用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进行测算:2004年,恩施州人均土地生态足迹需求为1.36264hm2,人均生态承我为0.49289hm2,区域土地利用生态足迹总体上呈现生态赤字,为人均-0.86965 hm2.结果表明恩施州2004年土地利用为不可持续.  相似文献   

10.
认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对于理解区域人地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其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利用赫章县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四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和统计数据,分析赫章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带来的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利用敏感性指数探究价值系数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2000年—2015年,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耕地面积有所下降,水域和未利用地占比小且变化不大。生态服务价值表现为可持续发展上升状态,主要由林地贡献,但人均生态服务价值有所下降。土地利用类型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表明生态服务价值对价值系数缺乏弹性,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基于RS和GIS的土地利用监测对山西清徐经济开发区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研究,完成了土地利用监测结果的初步评价。研究表明:RS与GIS相结合的新技术应用为开发区土地利用监测提供了及时高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对遥感影像及土地监测对照图的分析,揭示了山西清徐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是由农村居民点向其他独立建设用地的转变,将开发区土地利用逐步推向节约集约用地的方向。在用地调整布局上,经济利益与区位、交通优势作为驱动土地转变的主要动力决定了建设用地拓展的区域和方向。经济效益分析显示,开发区2005-2010年年均创造经济效益占全县GDP的30.28%,为清徐经济的稳步增长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定量测量未来时期人类生产生活等消费活动是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计算。采用地方生产力指标体系,在计算2004年大连金港区的生态足迹的基础上,对金港区2010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预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2004年大连市金港区的生态赤字为1.5201 hm2/人;规划至2010年,金港区的生态赤字为:1.7023 hm2/人。预测结果表明随着金港区的进一步规划发展,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由于可利用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消费量的增加,生态承载力的增加幅度小于生态足迹的增加幅度,导致生态赤字的增大。计算结果将为优化金港区的城市生态结构、完善其生态系统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统计数据常作为基础数据参与经济维度、社会维度和生态维度方面的审计,但其不能精确地刻画细粒度区域之间的差异,因此空间对审计结果的影响常被人们忽略。基于空间数据和统计数据,本文综合考虑区域间自然环境差异,引入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生态效益审计,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思路。本文运用GIS技术,在生态敏感性分区的基础上从时空维度把握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特征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高度和极度敏感区域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大幅增加,轻度敏感区域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减少的态势,轻度和高度敏感区域未利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持稳定状态,其他敏感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有所减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使得生态安全呈现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随着吉林省生态省建设的实施,生态环境问题的预防和整治已变得非常迫切.根据分区的原则、依据和选择的指标体系,利用GIS手段对吉林省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敏感性进行了分区研究,并对各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了整治对策,为区域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结构的景观特征分析——以耕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与分形理论相结合,对某市耕地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景观特征方面的分析,并分析了其景观变化的原因。从而得知,土地利用受到自然和人为影响大小的程度能从各土地类型的分维值中体现出来。该方法和结果能够为进一步考虑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人为因素以及采取的措施的程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车身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身是轿车的关键总成,其结构决定了整车的力学特性,对白车身进行模态分析不仅能考察车身的刚度特性,而且可以对车身结构进行灵敏度及优化分析.文章建立了某轿车白车身有限元模型,考虑了白车身覆盖件板厚对一阶弯曲和扭转模态频率的影响及灵敏度分析,基于灵敏度分析结果抽取对模态频率影响较大的部件进行优化分析,以提高白车身一阶扭转频率为目标进行优化,以增强白车身强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求关中-天水经济区(以下简称关天经济区)旅游经济整合的基础与潜力。方法使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和基尼系数数理指数及spss聚类分析,对形成原因进行探讨。结果关天经济区旅游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空间差异,表现在旅游综合收入、接待游客人次数、旅游发展速度及旅游资源分布差异等方面,但旅游平均增长速度、旅游相对差异演变及大量新兴景区的涌现也显示出很大潜力。结论关天经济区需加强旅游合作,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选取了河北省石灰岩矿山相对集中的2个典型矿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987年和2007年两不同年份的遥感信息资料,结合实地调查,解译分析了2个典型矿区的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矿区开采面积扩展迅速,且主要占用了原有灌草地和未利用地,典型区受破坏面积所占比例和水土流失量增加,生态破坏强度和区域的环境敏感性逐渐加大,保护要求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9.
重庆奥林匹克花园山地规划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重庆市奥林匹克花园山地公园规划区内的高程、坡度、土壤特点和植被组成现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选择规划区内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特点有显著影响的两个生态因子———坡度和植被覆盖度,应用GIS和因子叠加法技术进行了生态敏感性分析,划分出极敏感区、敏感区、弱敏感区和非敏感区。分析表明:极敏感和敏感区面积占研究区的21.1%,大部分为陡崖及裸地;弱敏感区占22.9%;非敏感区占56%,植被覆盖率高,坡度小。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北地区基于GIS的生态承载力定量评价与空间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从图斑、县、省三级不同空间尺度对2000年西北地区生态承载力的供给与需求进行定量计算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整个西北地区生态承载力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但各省区情况不同,其中:陕西、新疆生态承载力供给小于需求,处于生态赤字状态,而甘肃、青海和宁夏生态承载力供给大于需求,处于生态冗余状态;西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生态承载力供给空间分异明显,呈东南、西北部较高,东北、西南、中部较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地理单元的生态承载力供给差异也较大,表现为黄土高原中西部、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山地、天山山地和阿尔泰山地等地区的生态承载力整体供给较高,而其他地区的则较低,其中:关中盆地、银川盆地和干旱区绿洲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供给最高,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葛尔盆地和吐鲁番盆地腹地的广大戈壁、沙漠地区的最低,呈连片分布状态;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内部由于景观破碎严重,生态承载力供给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表明西北地区生态承载力供给与该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地利用/覆盖及人类活动强度具有密切的空间关联与空间异质性;西北地区单位面积生态承载力供给和人口密度基于县级尺度的相关系数为0.66,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空间分布格局相似,表明西北地区人口分布具有显著的生态承载力偏向性.2000年西部地区生态承载力供给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表现为明显的地带性分布与局地性分布相符合的空间分布格局,整个地区生态承载力供需矛盾突出,处于生态不安全与不可持续性发展状态,而各省区、县及其内部生态承载力供需矛盾差异较大,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状态各异.研究实践证明GIS技术的应用为空间生态承载力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