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3 毫秒
1.
用问卷法和同伴提名法对876名小学生的亲子依恋、教师接纳、同伴接纳与儿童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母子依恋、教师接纳、同伴接纳与儿童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各变量的不同水平之间儿童学业成绩存在显著差异;母子依恋、教师接纳、同伴接纳对于儿童的学业成绩有较大的预测作用,但在不同性别、年级水平上又存在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
同伴侵害是个体成为同伴攻击行为目标的经历,包括身体侵害、言语侵害和关系侵害等形式.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者开始采用提名法、自我报告法、访谈法以及观察法等方法对同伴侵害问题进行探讨,同时研究者还根据不同的研究需要编制了多种测量同伴侵害问题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应用项目反应理论的区分度、难度和信息函数峰值3个参数对Armsden和Greenberg(1991)的父母同伴依恋量表进行修订,目的:使修订后的量表更能精确地调查中国初中生的依恋现状。结果:父母同伴依恋量表符合单维性检验,可以根据项目反应理论进行修订。新量表的区分度a值和难度b值具有合理的取值范围。新量表的测验信息峰值函数变小,具有更高的信度。新父亲和同伴依恋量表均包含两个因子:信任和沟通。新母亲依恋量表包含的因子个数和原量表相同:信任、沟通和疏离。经正式施测,修订后的量表可以有效地调查中国苗族初中生的依恋现状。  相似文献   

4.
J.R.Harri的群体社会化理论(简称GS理论)提出了社会化具有情境特异性的假设,认为同伴群体是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社会化动因,父母对儿童人格发展没有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5.
影响儿童早期社会交往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生物学因素的气质;二是外部条件的家庭因素,包括亲子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当然,其他各种因素也起作用,而且它们都不是独立影响儿童早期社会交往,它们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这些因素中,气质是个体内因;亲子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属外部因素,父母是外部因素的主要操控者.因此,父母在儿童早期社会交往教育中,应该特别注重儿童的气质,并与儿童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和改善家庭环境,为培养儿童早期社会交往能力建构有效的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父母拒绝与留守儿童攻击行为的关系,以及道德推脱和越轨同伴交往在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青少年道德推脱问卷、越轨同伴交往问卷和攻击行为问卷对949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父母拒绝、道德推脱、越轨同伴交往、攻击行为两两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拒绝对留守儿童道德推脱、越轨同伴交往和攻击行为均存在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学前晚期儿童同伴接纳与心理理论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同伴提名法将77名5-6岁幼儿分为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一般型,并采用意外转移任务、意外内容任务和故事叙述任务逐个进行测验。结果:(1)同伴接纳类型依高到低分别为一般型占55.8%,被忽视型占18.2%,受欢迎型占14.3%和被拒绝型占11.7%;(2)高TOM的被试占59.7%,TOM任务不存在性别差异;(3)受欢迎型幼儿的TOM任务成绩最好,被拒绝型幼儿的成绩最差;(4)同伴接纳类型与TOM总成绩存在极显著负相关;(5)幼儿心理理论水平能预测其同伴接纳类型。结论:学前晚期儿童具有较高的心理理论水平,其同伴接纳程度对心理理论水平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依恋理论中的几个热点课题,包括依恋理论中内部活动模型的概念,对依恋类型的测量,依恋的文化差异和依恋的世代间传递等进行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对胡平等(2003)的研究结果提出一些看法,认为对依恋的测量应该是采取维度性的,而不是离散的范畴性的方式,中国儿童的依恋类型与国外研究的差异可能不是由于文化和家庭抚养环境而引起的,而是由于依恋的世代间传递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2603名儿童(9.05±0.53岁)作为被试,考察中文版多维同伴侵害量表(MPVS)的测量学特性.结果表明,1)中文版多维同伴侵害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2)结构方程模型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3)分组验证性因索分析表明,该问卷对男生和女生具有同样的测量学特性.本研究为今后关于同伴侵害的研究提供了可靠、有效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在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因此学习者应该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能以教师为中心,不能把学生看作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123名3-5岁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及与同伴接纳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研究采用同伴提名法将幼儿分成四种不同的同伴类型:受欢迎、被拒绝、被忽视和一般型;采用四种心理理论任务,逐个测查了幼儿的心理理论能力;采用《儿童心理综合量表》的言语—叙述和言语—词汇两个部分,对幼儿的言语能力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4岁到4岁半是幼儿心理理论快速发展的时期;受欢迎儿童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表现得分最高,其次是一般型,被忽视型、被拒绝型得分最低。控制言语后的协方差分析表明,言语对心理理论的表现有显著主效应,但同伴地位对心理理论表现的主效应不再显著。对社会偏好的回归分析表明,心理理论总分能够较好地预测幼儿的社会偏好分。  相似文献   

12.
“工作”是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其实质和成人的工作是不同的,儿童的“工作”就是活动,是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的自由活动。因其自由、自主、自助的特性,“工作”和游戏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又不等同于游戏。“工作”教育理论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但必须正视其本土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测定同伴教育前后留守儿童身体形态、机能相关生理指标的数据变化,分析同伴教育对机体产生的影响.选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解放岩乡解放岩学校留守儿童(200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人)和对照组(100人),试验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同伴教育加常规教育,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教育.研究结果表明,6个月后,试验组留守儿童的血压变化不明显,身高和体重虽然没有差异,但是都有增长趋势;这说明与身体的自然发育成熟比较,同伴教育对身高和体重干预的效果甚微;试验组的肺活量和胸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同伴教育干预下,留守儿童坚持科学、规律、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增大肺活量,提高肺的通气机能.  相似文献   

14.
让74名3~4岁儿童讲述自己的过去经历,并考察其语言能力和心理理论,探讨儿童回忆叙述的内容是否与推理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有关。结果发现:与已有西方文献相比,中国儿童对自己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回忆非常少;儿童回忆时,谈及他人的次数和其他个体的数目越多,其心理理论越好,排除了年龄和语言的影响后,谈及他人的数目与错误信念成绩仍然相关。儿童习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叙述过去,涉及他人的谈论与推理心理状态的能力有关,这些结果可能提示了文化渗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回忆中提及他人与幼儿错误信念理解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74名3~4岁儿童讲述自己的过去经历,并考察其语言能力和心理理论,探讨儿童回忆叙述的内容是否与推理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有关。结果发现:与已有西方文献相比,中国儿童对自己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回忆非常少;儿童回忆时,谈及他人的次数和其他个体的数目越多,其心理理论越好,排除了年龄和语言的影响后,谈及他人的数目与错误信念成绩仍然相关。儿童习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叙述过去,涉及他人的谈论与推理心理状态的能力有关,这些结果可能提示了文化渗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陈鹤琴关于幼儿心理特点和幼儿智力开发思想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鹤琴认为,科学育儿首先要了解幼儿、研究幼儿;针对幼儿好动的心理特点,游戏、音乐等活动是“发展幼儿智力的钥匙”,感觉训练是幼儿认识环境的基础,是幼儿智力开发的重要环节;在教育活动中开发幼儿智力,应注意掌握刺激的原则、联念的原则、动作的原则及开发幼儿智力的具体作法。陈鹤琴先生关于幼儿心理特点和幼儿智力开发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的“活教育”的主张。  相似文献   

17.
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理解是儿童心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阶段是儿童情绪理解迅速发展的时期,它在儿童的社会交往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研究表明,儿童的情绪理解可分为基于面部表情的、愿望和信念的理解。情绪理解与情绪调节、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和家庭对儿童情绪理解的影响的研究也是研究者们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