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摩尔分数等物理量的量名称和量符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指出现行国家标准《量和单位》中有16个量的名称中含有"摩尔",说明了这些量的量名称和量符号有待完善之处,并提出了建议采用的量名称和量符号。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水泥土的工程抗渗特性,本文设计了水泥复合土的配合比,采取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了水泥复合土的渗透试验,得到了水泥复合土的渗透系数,并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水泥土中的水泥掺量、膨润土掺量和粉煤灰掺量对水泥土抗渗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水泥复合土的渗透系数随水泥掺量、膨润土掺量以及粉煤灰掺量变化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膨润土掺量以及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水泥复合土的渗透系数均逐渐降低;水泥土掺量对水泥复合土渗透系数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粉煤灰掺量的影响,膨润土掺量的影响偏小.  相似文献   

3.
蒸汽流量计量是流量计量的难点。阐述了蒸汽流量计量的特点,指出了影响蒸汽流量计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蒸汽流量计量准确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多因素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性能的影响,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和ASTM C1202试验方法对掺粉煤灰和矿渣的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行试验和分析,研究了不同水平下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矿渣掺量、砂率等试验因素对混凝土电通量的影响,并基于各试验因素与混凝土电通量的相关关系,研究建立了混凝土电通量非线性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矿渣掺量对混凝土电通量的影响较大,基于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矿渣掺量的混凝土电通量非线性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可以用于实际工程混凝土电通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水泥土力学特性,设计了水泥复合土的配合比。采取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了水泥复合土的抗压强度试验,并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水泥掺量、膨润土掺量和粉煤灰掺量对水泥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大小和变化规律,建立了水泥复合土抗压强度随水泥掺量、膨润土掺量和粉煤灰掺量变化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水泥复合土的抗压强度逐渐增大;随着膨润土掺量的增加其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对于粉煤灰掺量,其抗压强度在20%处达到最大。通过方差分析可知,水泥掺量对水泥复合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粉煤灰掺量的影响,膨润土掺量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降脂宁片的生产选择适宜的溶媒量.方法以提取率为指标,分别对不同溶媒量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保证有效成分提取完全的适宜加水量与加醇量,均为生药量的7倍量.  相似文献   

7.
陈安民 《科技信息》2010,(13):307-308,322
试验研究各种因素对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为优选混凝土配合比参数和指导施工提供依据。电通量作为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评价指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水胶比的增加,混凝土电通量逐渐增加:含气量对混凝土电通量影响不大,含气量迭4.0%时混凝土电通量仍能满足耐久性要求;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小于4.0%:40%的粉煤灰掺量不仅是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拐点,也是耐久性指标的极限点;粉煤灰烧失量对混凝土早期及28d电通量影响较大,对56d龄期混凝土的电通量影响不太明显;对于混凝土电通量而言,外加剂有个临界掺量。  相似文献   

8.
粉煤灰烧失量对机敏水泥基材料压敏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高烧失量粉煤灰的利用,在碳纤维质量分数为0.5%和0.9%的机敏水泥基材料中,分别加入烧失量(质量分数)4.88%和26.28%,掺量15%,20%,25%的两种粉煤灰.通过对其在小应力循环作用下压敏性和导电性变化规律的研究,指出当纤维掺量较低时,含高烧失量粉煤灰的机敏水泥砂浆的压敏性,随着粉煤灰量的增加而变差;当纤维掺量较高时,含高烧失量粉煤灰的机敏水泥砂浆的压敏性,随着粉煤灰量的增加而变好;含高烧失量粉煤灰的机敏水泥砂浆导电性总低于含低烧失量粉煤灰的水泥砂浆.  相似文献   

9.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综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客运专线的建设,监控量测技术在铁路客运专线中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从监控量测的目的、监控量测方案的设计、监控量测项目的确定、监控量测规划的制定、监控量测的元器件的使用、监控量测的项目和方法、监控量测结果的分析和反馈等方面,对监控量洲综合技术进行了阐述,并就如何制定合理和安全的沉降控制准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兵  常言海 《科技信息》2011,(8):333-333
在桥梁建设中,预应力施工采用张拉应力和引伸量双控,以应力为主,引伸量校核应力,且实际引伸量与理论引伸量误差不得超过±6%,因此引伸量的计算就相当重要,本文结合施工以及施工中出现问题的分析得出较为接近现场施工的引伸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沂南金矿是我国大(二)型黄金采选冶综合企业,经过50多年的生产,采矿方法主要是房柱采矿法和浅孔留矿法.对房柱采矿法和浅孔留矿法具有成熟的工艺技术和丰富的生产经验。但是经过对老采空区的调查研究,有的采空区多年未变样,有的却是支离破碎.由此可以对矿房的极限跨度进行研究,从而尽可能多的回采矿量,又能保证矿房的正常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讨论应用X射线荧光方法测定金的共生元素砷,从而圈定金矿体并推算金品位的前提、方法和地质效果。本方法在现场直接测定,快速、成本低,具有很好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热释光测量方法在广东河台金矿找矿试验中的应用,研究发现,宽峰型热释光曲线可以作为非矿的判别标志;而指示为矿的热释光,表现为强度大范围窄的低温尖峰峰,若矿体经历后期构造热作用,其热释光要发生衰退,则可表现为发光量很少的无峰型,这表明,热释光测量可以作为寻找金矿的一种简捷的辅助手段予以采用。  相似文献   

14.
对黔西南三个金矿区的三种优势苔藓植物,即黄牛毛藓Ditrichum pallidum(Hedw.)Hamp.、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Brid.)Zander和硬叶对齿藓Didymodon rigidulusHedw.上附生及其表土的原生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区苔藓附生原生动物种类数为35种,表土中为15种,群落组成有较大差异。泥堡金矿与紫马金矿的苔藓附生及表土原生动物群落相似性比泥堡金矿与王家湾金矿的相似性要小,而紫马金矿和王家湾金矿的相似性较高,表明不同金矿区及金矿类型对其群落结构产生差异。似肾形虫Colpoda simulans为苔藓附生及表土原生动物的优势种类。  相似文献   

15.
桂西辉绿岩型金矿的物质来源和矿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分析桂西辉绿岩型金矿的物质来源、形成机制及矿床特征。认为桂西辉绿岩的金丰度普遍较低(约为2 .4 5×10 - 9) ,不具备形成金矿的物质来源。桂西辉绿岩型金矿属改造型金矿,金主要来源于基性岩浆对围岩(热水沉积岩)的混熔改造。桂西辉绿岩出露区或内接触带附近具硅化、褐铁矿化的断裂破碎带具有寻找辉绿岩型金矿的找矿前景,特别是广西那坡辉绿岩出露区颇有寻找辉绿岩型金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王云章 《太原科技》2012,(4):85-86,89
繁峙县金鸡沟多金属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山西断隆—五台隆起北东部,矿区经多次构造变动,在区内形成了一系列断裂破碎带,后经热液多次充填、叠加,金、多金属元素得到进一步的富集,在部分有利地段形成了金、多金属矿体。通过对地质、矿床特征、控矿因素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了区内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矿产资源丰富,周边已知金属矿产有金、银、铜、铅、锌、钼、铁矿床多处,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泽库县瓦勒根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分析,结合瓦勒根金矿的地质特征,初步认为瓦勒根金矿受地层岩性、中酸性岩浆岩和断裂构造的复合控制。隆务河群c岩组2岩段泥质细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建造含金背景值较高,是本区金矿形成的主要矿源层;矿体受层间断裂构造控制,层控性及构造控矿明显;区内印支晚期石英闪长岩体、石英斑岩体不仅为成矿作用提供热液,也为本区金成矿提供了深部矿源。  相似文献   

18.
小秦岭地区是中国典型的以金矿为主的矿产地,在该地区罗山金矿发现与金矿共生的石英脉型钼矿床,对罗山金钼矿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进行研究,并对该矿床的最新研究等方面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9.
山东焦家金矿深部载金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家金矿床为著名的构造破碎蚀变岩型大型金矿床,随着矿石不断开采,许多矿石工艺矿物学性质发生改变.为了提高金的回收率和确定选矿流程,开展了焦家金矿深部的载金矿物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对矿石的载金矿物种类、金赋存状态、金矿物粒度等矿石性质开展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焦家金矿载金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其次是石英、闪锌矿、方铅矿.其中硫化物载金占8650%,硅酸盐矿物载金占1350%.赋存在黄铁矿、黄铜矿晶体中的金粒度比在硅酸盐矿物中大得多.在黄铁矿、黄铜矿和石英中的金颗粒分别为0074~0037mm,0043~0037以及>0037mm范围之内.焦家金矿金的赋存状态有:裂隙金、包裹金和晶隙金,其中裂隙金占6551%,包裹金占1819%,晶隙金占1666%.  相似文献   

20.
夹皮沟金矿地质与采金技术简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夹皮沟矿区地理位置、地质特征、开采历史的变迁和采金技术的发展.根据目前对该矿勘探、勘测资料,未来开采的前景可观.加大科技探矿的投入,挖掘黄金资源,为21世纪的后续发展储备资金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