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了SNMP协议的发展变化,尤其是SNMPv3的安全性,分析了IPv6数据报相对于IPv4的主要变化,探讨了SNMP协议从IPv4过渡到IPv6所发生的地址表示和专用函数的变化,并对IPv6下SNMP的性能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试论网络环境下编目工作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秀荣 《龙岩师专学报》2003,21(5):143-144,146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编目工作已发生了许多变化。本文从编目对象的变化,机读目录格式和编目工作技术手段的变化,联机合作编目以及编目工作者的变化,来分析目前网络环境下编目工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弹药在长期储存过程中,其质量不断变化,影响弹药质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弹药储存温湿度环境是影响弹药质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温度和湿度变化导致的弹药各组成部分质量下降,提出了适宜弹药储存的温度与湿度条件。  相似文献   

4.
成本与变化性关系的灰色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变化减少方案理论的基础上,对变化尾二因素和制造系统成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成本变化关系灰色模型;并应用某纺织机械厂浆纱机产品的成本与变化性关系对部分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郭小宏 《甘肃科技》2013,(20):48-50
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生态系统敏感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以甘肃省陇南地区成县为例,对近1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敏感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草地退化、农业用地的生产活动等对生态敏感性的影响机制,并分析了其变化过程。运用RS和GIS技术对成县2000—2010年十期遥感影像数据以及实地调研相关资料,进行了几何纠正和人机交互方式解译,产生各年分布矢量图,然后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各种类型土地进行分析和统计,获取相应的空间信息。在此基础上对成县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对成县土地利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进行了分析,对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敏感性研究发现,近10年来成县生态系统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敏感性灵敏响应程度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耕地变化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其变化和流向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基本态势.利用鄂南贫困丘陵山区的统计资料,对本区近50年来的耕地数量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应用相关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近10年来鄂南丘陵山区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力因子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驱动因子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鄂南丘陵山区耕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北部平原丘陵地区下降快,南部丘陵山区下降慢;近10年来,鄂南贫困丘陵山区耕地资源变化主要受经济因子、人口、房地产政策及耕地开发强度的影响,特别是经济、人口因子强烈影响耕地面积的变化,是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这为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耕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三江平原植被特征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50年来,伴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三江平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植被的变化更加明显。笔分析了三江平原天然植被在特定的气候、水、地质、地貌环境下形成的基本原因,以及依地形地势而变化的分布格局,分别介绍了典型沼泽湿地、森林、中生草甸3种主要天然植被类型在分布、物种构成、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特点和最近50年来发生的变化,从人为和自然两方面说明了植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阐述了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典型湿地植被变化的基本机理。  相似文献   

8.
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资源、环境和人口问题的日益突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己成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也相应地开展了大量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文章回顾了中国在这个全球性热点领域所进行的研究;着重综述了中国土地利用/上地覆盖变化研究中时空变化、动力机制以及环境效应等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并阐述了未来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弱简并理想费米、玻色气体绝热混合时,气体粒子数密度的突变和连续变化引起的温度在量子范围内的突变和连续变化,结果表明:与气体粒子数密度有关的物理量,将随气体粒子数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用渤海南岸岩芯贝壳和有孔虫样品,进行14C年龄和氧同位素的测定,探讨了渤海南岸五万年以来的海平面的变化.与黄海的海平面变化进行对比,二者海平面变化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1.
压电监测大肠杆菌生长过程中培养液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用三种类型的压电传感器监测大肠杆菌生长过程中培养液的参数变化的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生长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是由于细菌数目的增长以及生长过程中大肠杆菌代谢产物和增加所引起。  相似文献   

12.
松嫩平原西部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1986年和2000年2期TM影像资料,在空间图形库系统支持下,分析了该区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土地利用空间组成变化、空间邻接关系变化和变化主导类型,揭示了1986-2000年间松嫩平原西部生态脆弱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此间林地、草地不断破碎化,耕地、盐碱地从整体上呈现集中化特征。耕地与草地、草地与盐碱地空间相邻度增大,草地开垦过快和土地盐碱化日益严重。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内在过程基本以旱地-水田,草地-旱地,草地-未利用地相互转化为主导。  相似文献   

13.
夏炎 《海峡科学》2009,(10):85-86,88
几千年来,中国女性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带来了夫妻相处模式的变化。该文试图在考察古今女性角色变化的基础上,结合冲突理论,思考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权力和地位的变化,归纳出适合的夫妻关系调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耕地变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978~1999年武汉市的统计数据,分析探讨了武汉市近22年来耕地的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22年来,武汉市耕地总体趋势逐年下降,耕地变化区域差异显;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是引起耕地数量变化的内在驱动力,而经济利益的驱动和有关土地的政策是引起耕地变化的外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服装中省的变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女装前片为例,具体介绍了省缝的形成和变化,试着对省的变化应用作更深一步的探讨,总结出省变化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6.
金属热变形时动态组织变化的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考虑变形历史对组织变化以及组织变化对变形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金属变形组织变化模拟模块,模拟结果和实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完整的区分地形数据库中各种地理要素的变化类型,提出了地形数据变化分类所依据的4因子模型,即对象整体、对象组件、对象或对象组件的状态、属性值的逻辑运算结果,这4个因子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变化类型首先根据高层次的因子判断,如果高层次因子无法区分变化,则逐渐降低确定变化的因子类型。基于提出的方法,建立了一个自动化提取和发布变化信息的信息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满足空间数据生产者发布变化信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榆阳区土地利用和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榆阳区1988—2003年土地数据为依据,在分析研究土地利用的数量和结构变化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国内外学者在生态价值估算的方法与模式,结合该区的实际情况对估算方法进行修正,并对所研究时段内各年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以1988年土地数据为基准,测算了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和结构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变化情况,分析了其变化的时段特点及变化原因,定量地揭示了在生态脆弱区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1988-2003年,榆阳区土地利用变化所产生的环境响应总体来说是积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年度总量在波动中提高;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及农用地内部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实现了经济和环境双赢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松花江三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松花江三湖流域是吉林省水资源和林业基地,是长白山动植物资源保护的重要地域.通过对三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深入剖析发现,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三湖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导致了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背景的变化,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甚至恶化,严重影响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对三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研究,为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加强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运动与线粒体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动可导致线粒体发生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不同的运动可引起不同的变化.从有氧运动和大强度力竭运动两个方面综述了线粒体的形态学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并报道了线粒体损伤的保护和预防,以及基因选材的一些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