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6月13日,河南省修武县出土了5块与韩愈有关的石碑,分剐是:宋熙宁三年《唐韩文公故里》碑、明嘉靖四十四年《唐昌黎伯韩文公墓》碑、明隆庆五年《唐昌黎伯韩文公故里》碑、清嘉庆二十年《韩文公祠祭田》碑,以及清道光二十四年《唐昌黎伯韩文公故里》碑。根据不同史料考证,这5块石碑应是修武韩愈后裔于民国年间利用旧碑刻制伪造和新刻而成,主要目的是为了恢复修武韩氏为韩愈后裔的称号,纠正清乾隆以来“修武韩氏永不承袭”的圣旨。  相似文献   

2.
古碑是先书刻后立石,还是先立石后书刻,前人有不同的观点。在宋代以前,碑可以先书刻后立石,也可以先立石后书刻,宋代以后,碑都是先书刻后立石。古碑书刻与立石次序的改变与书写方式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分四组(摩崖刻经、碑柱经幢、龛窟单尊造像记、寺庙记述)对泰山佛教石刻的内容和价值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有清一代,私家刻书现象蜂起,以刻书为荣的官宦学者比比皆是。清代两湖地区私家刻书主要有以下基本特点:仿宋元影刻之风盛行;刊刻经史著作和名儒著述是两湖地区私家刻书的大宗;丛书辑刻此起彼伏;力刻乡贤著述,编纂、刊刻乡邦文献;延请精工良匠写刻雕版;以写刻为主流。清代两湖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清统治者振兴文教的政策和官员、士绅、文人学士的倡行,清代两湖地区学术繁荣,学术人才辈出和良好藏书风气的传承以及教育事业的兴盛和家学的发展,则是两湖地区私家刻书昌盛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泰山现存香社组织“合山会”八次刻立共十五通碑,其中,唯藏于岱庙遥参亭一组《泰邑合山会姓氏碑及志序》无确切年代(有学者曾推测为清咸丰九年)。然而,细读该碑题刻,发现内有笔者故里之村名和包含笔者仲曾祖父在内的一组香社成员姓名,遂考之故里现存民国十二年(1923)《三次重修关帝庙碑》以及十修《泰安赵氏家谱》,并采访堂祖父后又得到许多独有的口述资料,最终确认,该碑实际刻立于民国八年(1919)。  相似文献   

6.
孙清彦《学书枝言碑》原石已毁湮,传世拓片亦不全。相关史载多有舛误,由于一直看不到全碑全文真相,书刊文章引用时只能沿袭旧说。本文在整理点校全文基础上,就其作者问题,书刻年代,立碑地点,书刻形制,内容字数等等作出考定,期望相关部门在重修史志时,能据实予以更正。  相似文献   

7.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24(1):108-108
在曲靖第一中学安放着两块被国务院首批重点物保护的重要碑刻,其中一块就是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又称石城会盟碑,盟誓碑。  相似文献   

8.
利用互感耦合电路模型,对方锭电磁铸造过程中磁场三维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为铸造工艺的改进和结晶器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校南诏史研究室周祜副教授长期热心于地方民族古籍、古牌刻、宗教、语言文字、民俗的考察和研究,退休后,矢志不移,成果颇丰。近年来,他把曾发表的相关作品编辑成《大理历史文化论集》,由中国社科出版社和新西兰霍兰德出版有限公司联合出版发行。该书主要内容有云南及大理著名的“三碑”考释(《南诏德化碑》、《元世祖平云南碑》、《山花碑》)、《云龙记往》笺注及大理元碑、梵文碑、本主信仰、白语文的探讨等。独道见解的考释,鲜为人知的探讨,构成该书的显明特色,是一本研究云南及大理历史文化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壳体内刻槽对半预制战斗部破片成型的影响规律,开展了不同工况的仿真计算,并对典型工况进行了试验验证.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爆炸载荷条件下破片的破碎断裂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横向刻槽与纵向刻槽的形状、深度等因素对破片成型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仅有横向刻槽时,将形成较多碎小破片;仅有纵向刻槽时,将形成杆条式破片;同时预制横向刻槽与纵向刻槽时,纵向刻槽深度应比横向刻槽深度小于20%,可得到大小均匀、质量可控的破片;刻槽形状采用"V+V"型或"锯齿(斜口朝起爆点)+V"型时,破片破碎控制效果较好.对典型工况开展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较为相似,证明了仿真规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扫描电镜对锯齿叉趾铁甲背部形态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扫描电对锯齿叉趾铁甲背部体表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其前胸背板密布的刻点不规则圆形,具刚毛,此刚毛着生于刻点的内侧缘,长度为60-80μm,鞘翅具有规则排列的刺突和呈纵行排列的刻点,刻点近圆形,均具一向内的突起,在突起的背部着生有刚毛,长度约57μm,这些重要的细微结构显示昆虫鞘翅演变的多样性,并为其分类和进化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蒙刻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解决了蒙古字通过电脑刻绘大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十六国前秦时期,泰山便成了山东最初的佛教中心。世云北魏造像,北齐刻经,是说北朝的佛事活动已经形成了带有倾向性的时代特征。洪顶山关于僧安道壹的碑、铭、题记提供了他山不可比拟的史料,为研究山东境内的北朝佛经刊刻活动及僧安道壹其人提供了新的实证。  相似文献   

14.
泰山是一部厚重的书法史,上自秦汉,下至明清,历代不乏书法大家,在泰山留下了众多的在书法史上有显赫地位的法书名刻。其中以秦《泰山刻石》,汉《衡方碑》、《张迁碑》,北齐《泰山金刚经》,唐欧阳询《房彦谦碑》、李隆基《大观碑》,宋赵佶《大观圣作之碑》,明顾有初《玄帝宫碑》,清何人麟《杜甫秋兴八首》九大名帖,集篆、隶、楷、行、草之大成,名垂书史。泰山书法,造就了书法中的泰山。  相似文献   

15.
一位哲学家说过: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石头烂得更快。把名字存入心中的,名字才会永恒。周掌生用他的行为为世人立下了怎样的心碑?这心碑上又镌刻怎样的记载?周掌生60年风雨征程上——刻下塘桥镇乡镇工业兴办史与周掌生的心碑;刻下23年前4000元起家与如今江苏省光达集团公司拥有5000万资产的心碑;刻下10年来上交国家集体2500万元与23年中为1500多名农民职工增加收入2500万元的心碑;刻下一个农家的苦孩子成长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的心碑;这一块块心碑的中间,是一条长长的路,弯弯的路,风风雨雨的路。  相似文献   

16.
消失模镁合金铸件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消失模镁合金铸件的表面成分与耐腐蚀能力进行了研究,发现消失模镁合金铸件比其他铸造方法获得的铸件的耐腐蚀性更好.在50g/L的NaCl盐浴中腐蚀,聚苯乙烯(EPS)消失模镁合金试样的耐腐蚀性能比普通铸造得到的镁合金试样耐腐蚀性提高了约3倍.其主要原因是以EPS为模样的镁合金消失模铸造得到的铸件表面有一层MgO-Al2O3-SiO2-无定型C粒子等组成的薄膜,该薄膜对镁合金起到了保护作用.因此,消失模铸造非常适用于镁合金的成形。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铸造技术的现状,提出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和非占位涂料技术可提高砂型铸造的精密度,实现精确成形,并结合砂型铸造用制动鼓模样的制造实践,对这一技术的关键点进行了分析,与普通砂型铸造相比,指出了该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对铸件质量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铸造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按工序将铸造缺陷产生原因进行分类.提出了一种数据模型,可发现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工序以及相关的故障因素,向决策提供信息,有利于决策解决生产中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于硅锰合金的主流生产方式为坑池铸造,但该方法易产生严重粉尘污染并造成资源浪费.为了解决该问题,当前硅锰合金行业设计并制造了一种连铸粒化设备,利用锭模铸造方法加工硅锰合金,能够有效减少污染、节约材料并提高生产效率.为了对锭模铸造方法进行更全面的认识,利用PROCAST仿真软件,对半球体和半球圆柱体铸锭的铸造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20.
在光刻机的对准、曝光和量测等过程中,存在量程范围小,测量精度要求极高的套刻标记。这些套刻标记在实现特定功能的同时,会受到多种误差的影响,比如标记线宽与设计差异、标记线条边缘粗糙度、标记边缘效应等。该文旨在解决光刻套刻量测领域中的问题,特别是针对业界常用的微型衍射套刻(micro diffraction-based overlay,μDBO)标记,通过对穿线套刻情形进行量测过程的仿真研究,提出了一种借助光刻成像仿真软件进行标记量测结果仿真的方法。该文运用自制代码的DrM软件和商业仿真软件HyperLith作为工具,两者的仿真结果均定性还原了实验中探测到的特殊亮暗线现象,验证了该方法用于量测仿真的可行性。此外,该文还对匹配实验仪器的穿线套刻μDBO标记设计、照明波长、照明配置和待测信号区域等参数进行仿真优化,输出了基于目前实验配置的优化标记与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