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翼城县酸枣嫁接大枣工程的首选品种梨枣的衰老弱化的表现,分析了梨枣老化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梨枣老化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水肥处理(对照、浇水、浇完全营养液、施复合肥、施复合肥加浇水)对梨枣生长期叶片厚度、叶面积、百叶重、枣吊长度、枣吊叶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水肥处理均能增加梨枣的枣吊长度和枣吊叶片数,其中施复合肥加浇水效果最好;浇完全营养液、施复合肥、施复合肥加浇水处理后均能显著增加梨枣的百叶重,叶面积和叶片厚度。表明施肥结合灌溉能显著促进梨枣枣吊和叶片的生长,有利于提高梨枣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水肥管理测定了梨枣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水肥处理下,均能显著提高梨枣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其中,浇灌完全营养液还能显著提高梨枣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表明适当水肥处理对梨枣叶片的生长代谢具有促进作用,其中浇灌完全营养液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攀枝花市梨枣相继引种成功。在攀枝花市栽种梨枣,具有三大优势:第一,当年种植,当年挂果,栽时选择无病虫、根系发达、苗高50厘米以上、地径0.6厘米以上的健壮苗木,在萌芽前栽植即能当年种植当年结果;第二,成熟期六月中旬至七月中旬,比原产地早了近三个月,很有市场前景;第  相似文献   

5.
临猗梨枣组培快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猗梨枣是特产于中国的稀有名贵鲜食品种,为了使其尽快大量繁殖用于生产,作者于1993-1997年进行了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临梨枣茎段最适在改良MS培养基上生长,易形成丛状芽和丛生苗,繁殖系数4,25-30天新生长高可达5-7(10)cm;分化苗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改良MS+IBA0.4mg/1,5-7天生根,4周长成健壮的完整植株,高度达7cm左右,且根系发达,一间20个培养架的培养室一年可繁殖试管苗30万株以上,现已培育出完整植株6万余株。  相似文献   

6.
贾维兰 《科技信息》2011,(26):75-75
一、鲜食枣发展状况我国鲜食枣的大量发展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品种有:早熟和中早熟品种有宁阳六月鲜、新郑六月鲜、到口酥、蜂蜜罐、疙瘩脆;中熟和中晚熟品种有大瓜枣、大白铃、临猗梨枣、辣椒枣;不落酥、成武冬枣;晚熟品种有冬枣、邢台九月青。还有近些年通过鉴定的鲜食枣新品种有早脆王、七月鲜、京枣39、阳光、月光等。第一个大规模发展的品种是临猗梨枣,临猗梨枣以其个大、早产、丰产、稳产、质优赢得了枣农和市场的认可,六七年的实践临猗梨枣便风靡全国,很多地方都引种  相似文献   

7.
枣木和梨木,旧时多用以雕版印书,所以,无益有害的书便被称为"祸枣灾梨",有益无害的书便被称为"梨枣添香"。最近,珠海出版社出版的胡军生著的《旗帜问题考与辨》,题材重大,选题新颖,持论允当,创获良多,谋篇精审,取材宽广,论述有力,语言考究,堪称是一本"梨枣添香"的核心价值观领域的力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三种枣载培品种的离体培养再生植株及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枣是原产我国、资源丰富的特产果树 ,其果实营养丰富 ,食、医兼用 ,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枣树适应性强 ,耐干旱、耐瘠薄、抗风沙 ,适栽地广 ,是黄土高原山区水土保持经济果树的首选树种[1 ] .近年来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枣的快繁研究有较多报道 [2~ 7] ,本文报道了临泽小枣、梨枣、晋枣 3个陇东地区适栽品种离体培养与快繁研究的初步结果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临泽小枣材料取自甘肃农业大学 ,梨枣材料取自陇东水土保持研究所实验基地 ,晋枣材料取自宁县九龙川 ,均于 6月取母树幼嫩茎尖和茎段 .1.2 无性系建立与继代培养 以茎尖…  相似文献   

9.
梨枣又名大铃枣、脆枣,原产于山西省,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其果个大,果皮薄,肉厚汁多,味道甜脆,可食率达95%以上,除含糖量高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钙、铁等矿物质,长期食用能生津健脾、补血养颜,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市场潜力很大,且适应性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经济林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85%、70%~75%、40%~45%条件下,对梨枣光响应特征的影响。通过对梨枣光响应曲线的拟合分析,并利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计算不同水分条件下梨枣的光响应特征参数。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梨枣光响应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即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不断增大,梨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先上升后逐渐趋于平缓;经计算后发现梨枣叶片的各项光合生理参数随水分胁迫的加剧发生显著性变化,梨枣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_(max))、光饱和点(LSP)逐渐减少,暗呼吸速率(R_d)和光补偿点(LCP)逐渐升高。说明水分胁迫降低梨枣的净光合速率,影响光合作用过程,轻度水分胁迫条件下更有利于梨枣进行光合作用,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增加有机产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以梨枣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不同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85%、65%~70%、50%~55%、35%~40%)下坐果期梨枣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来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对梨枣坐果期生长的影响,旨在探索梨枣坐果期生长的适合土壤含水量,达到节水增产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坐果期梨枣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呈升高趋势,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50%以下时,增加显著;而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50%以下时,下降显著,表明当土壤缺水时,坐果期的梨枣可以通过提高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而提高抗旱能力,但会显著抑制梨枣的光合能力,影响梨枣的生长和发育,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60%以上时,对坐果期梨枣的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12.
以梨枣为材料,采用室内盆栽,通过测定梨枣叶片的蒸腾速率、叶片含水量、叶片气孔密度及气孔导度、蒸腾耗水量等各项指标,来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重度缺水、中度缺水、轻度缺水、正常含水)对梨枣苗期蒸腾耗水规律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轻度缺水对梨枣树叶片蒸腾速率没有抑制作用,但中度缺水、重度缺水处理下梨枣叶片的蒸腾速率、叶片的自然含水量、气孔密度及气孔导度、蒸腾耗水量等指标均明显降低。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梨枣苗期蒸腾速率有明显的提高,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0%~75%时,苗期梨枣的蒸腾速率、叶片自然含水量及气孔密度、气孔导度及蒸腾量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的枣树良种规模栽培、集约经营与产业化开发已经成为许多县市小流域综合治理、山区综合开发及扶贫攻坚计划的重要内容。来自国家林业局的消息显示,在河北邢台,由北京美林正大投资公司投资开发的数千亩山区梨枣已经结出硕果,在未来二、三年内,这里的梨枣种植面积将增加到3万至5万亩。梨枣生产基地上安排数千名下岗工人的计划也正在实施之中。中国林业科学院专家表示,梨枣是一种比一般枣大五倍多、维生素C含量比猕猴桃高10多倍的新型单品种。预计二、三年内,梨枣和其它的各种枣类新品种将大量出现在国内外市场。随着对梨枣保…  相似文献   

14.
以梨枣苗为材料,采用浸泡法,用不同激素配比的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的混合液处理梨枣苗根系,通过测量新生根根长、根数、根重和比根长等形态指标以及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比较其生长状况,研究不同配比的萘乙酸和吲哚丁酸对梨枣苗根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不同配比的萘乙酸和吲哚丁酸对梨枣苗生根有显著影响,在不同处理中,以0.07 g/L萘乙酸+0.03 g/L吲哚丁酸对梨枣苗促生根效果最好,可以显著地增加梨枣苗新生根根长、根数和根重,增大比根长,提高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并能增强新生根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浸水诱裂法研究了四不像枣、金丝小枣、梨枣和骏枣四种枣果分别浸水4、8、16、24、32、48、72h后的裂果敏感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浸水时间的增加,裂果率和裂果指数均增大.浸水72h,四不像枣的裂果率和裂果指数最大,分别达到90%和0.93;其次是金丝小枣,为50%和0.41;再次是梨枣,为43%和0.33;骏枣最低,为37%和0.27.四种枣果的吸水率随着浸水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均在48h达到最大值;吸水率大小为:四不像枣(20.9%)金丝小枣(18.4%)梨枣(12.5%)骏枣(8.2%).四种枣果的水势变化与浸水时间之间无明显规律:四不像枣为"W"形,金丝小枣为"倒N"形,梨枣和骏枣为"N"形.相关性分析显示,裂果率和吸水率之间的相关系数r值为0.89,即枣裂果敏感性与吸水率呈正相关;裂果率和水势之间的相关系数r值为-0.04,即与水势无关.  相似文献   

16.
枣组培快繁中降低成本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管苗成本高是限制组培研究成果进入规模化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继我们课题组梨枣,鸣山大枣组培快繁成功之后,笔者围绕降低成本问题做了一些尝试,试验结果:梨枣,鸣山大枣的培养基中可以用食用白糖取代试剂蔗糖,自来水取代蒸馏水,用罐头瓶取代三角瓶作培养容器,用高锰酸钾液等消毒剂浸泡代替酒精棉球擦试消毒,以及合理计划留种苗和缩短生根苗在培养室内的时间等都可明显降低其成本。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本地区梨枣的感病组织进行分离培养观察以及田间再接种试验证实,该病害由交链孢属(Alternaria sp.)、茎点霉属(Phoma sp.)和毛盘孢属(Colletortrichum sp.)3种真菌混合浸染引起,对梨枣、鸡蛋枣、本地小红枣、台湾青枣等均能产生危害,3者的致病性并无显著差异,侵染时间和部位以及产生的症状也相对一致.当空气湿度达到95%以上,温度在24~28℃之间时发病快而严重,病害程度与枣品种也有很大的关系.防治上主要依靠品种抗病性及果园管理等农业防治手段.丙环唑对该病有较好的治疗和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新疆生产的圆脆枣、赞皇大枣、赞新大枣、灰枣、骏枣、壶瓶枣、梨枣7个枣品种为实验材料,描述了不同品种枣果实、枣核、种仁的形态特征;对不同品种枣果实性状、枣核、种仁的数量性状进行比较;并且分析了不同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检测的7个品种中,梨枣的果实最大,灰枣的果实最小;灰枣、骏枣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高于其它品种;单果重与果实横径和果核横径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93和0.88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含水率、种仁纵径、种仁横径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3、-0.923和-0.881。  相似文献   

19.
枣组织培养中外植体取材部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改良Ms培养基附加不同的6-BA,IBA,对梨枣不同取材部位的外植体进行培养。结果表明,枣头枝的一次枝茎尖比茎段好,二次枝的茎段有较低的新枝分化、成活率。枣吊枝,枣股枝及枣头枝的三次枝均不宜作外植体。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